校企合作平台建设的典型模式分析

2015-01-28 16:21谢洪
广西教育·C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平台建设校企合作

谢洪

【摘 要】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和重要平台。通过分析当前校企合作平台建设的典型模式,总结其合作经验和特点,以更好地推进校企合作实现双赢。

【关键词】校企合作 平台建设 典型模式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2C-0122-03

校企合作是发展高职教育的必由之路。通过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对接度,不仅可以提高办学活力,而且可以满足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是学校和企业相互协作共同发展达到双赢的重要途径。目前,校企合作的内容一般包括共建实训基地、订单培养、技术培训、接纳学生顶岗实习等,但合作的质量和合作深度与期望值还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在接纳学生顶岗实习方面问题尤为突出,因而有必要分析校企合作平台建设的典型模式,总结其合作经验和特点,以更好地推进校企合作实现双赢。

一、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企业合作意愿不强。很多企业不愿意接收学生实习,或者虽然同意接收学生实习,但未能按要求给学生进行技术指导和实习管理。企业从经济利益考虑,接收学生顶岗实习会影响其设备利用率,因学生对生产环境不熟悉,技能不熟练,生产率会降低,从而影响其目前的经济效益。

二是企业不信任高职院校学生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或者出于对知识和技术保密的心态,往往把学生安排在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岗位,甚至把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使用。学生也觉得顶岗实习技术含量不高,技术技能得不到长进,从而失去实习的耐心和兴趣。

三是一些专业设置不合理,知识和技术更新没有跟上企业新知识新工艺的步伐,学生没有掌握企业最新的技术技能,导致学生顶岗实习中无法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

四是顶岗实习的管理、监控及考核不到位,致使实习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此外,校企合作中还存在顶岗实习专业不对口、学校与企业信息沟通不畅、学校与企业缺乏相互了解和沟通等问题。

二、建设校企合作平台的意义

学校与企业是两类完全不同的组织,它们各自有着鲜明的属性。高职院校的目标是培养优秀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而企业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但有着优秀员工的企业才会创造出企业的最大价值。学校与企业的交叉点是前者培养优秀人才,后者使用优秀人才,但优秀的人才有赖于企业的支持才能培养出来。

校企合作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仅仅依靠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在这一过程中,学校与企业没有隶属关系,它们价值取向相异,若双方没有建立合作、沟通的平台,没有建立一种利益共同体,那么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的合作则会变成仅仅是完成校企双方制定的任务,是表面的敷衍,矛盾与冲突的发生就会在所难免。这种脆弱的合作一旦遇到冲击就会迅速土崩瓦解。

如何深化校企合作教学,已成为所有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地方政府目前尚未建立专门的协调机构负责制度设计、实施过程的监督和考核来推行校企合作,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目前均处于自由实践的原生态。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在多年的摸索实践中探索出来的一些典型合作模式,或许能够为探寻更好的校企合作提供实践支撑。

三、校企合作平台建设的典型模式

(一)“产学工作站”模式

1.组织架构。“产学工作站”作为顶岗实习教学的基层组织,其主要职能是负责区域内的顶岗实习管理,还负责开发、管理实习基地、技术服务等的安排和管理工作。工作站由专职指导教师、企业帮带师傅、学校兼职管理员等不同职责的人员组成,他们相互配合,既有分工,更有合作。

学校专门设立校企合作办公室,根据区域的不同,下设N个产学工作站。办公室负责校企合作和顶岗实习的统筹和协调工作。

2.运行机制。对产学工作站的正常运行,学校有相应的制度和经费保障,出台了相应的校企合作工作站运行管理办法和工作津贴管理办法。产学工作站作为学校教学的一个基层组织,对学生、工作站专职指导教师的聘用、行为规范、工作津贴等均按学校制度规范管理。工作站对专职指导教师考核,发放教学任务津贴和奖惩金,保证指导教师能够安心地驻站进行实习指导工作。

3.特点。第一,构建人才共育共管的环境。产学工作站作为顶岗实习教学基层组织,设在不同的区域内,在地域上与区域内的企业靠得更近,既方便学校及时了解学生实习的状况,也方便企业对学校人才培养意见的及时反馈;同时产学工作站可以成为学校与地方政府、企业以及校友交流沟通的场所,形成企业与学校交融的共育共管人才培养环境。第二,课程开发企业化、质量保证多元化。产学工作站作为基层的教学组织,对区域内企业的产品、技术、人才需求等有更深入和准确的了解,可以建立企业资源库,并在此基础上细化顶岗实习任务,还可以对相关的典型任务进行分析、整合、实施、反馈、修正形成专业实践课程,从而形成校企共同开发和实施的校企合作课程;在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融入企业人才标准,把技能水平、职业素质交由企业指导师傅负责考核,产学工作站的指导老师负责考核纪律、态度、实习报告等其他方面,形成校企共管共评的质量保证体系。第三,“产学工作站”模式适合学生顶岗实习的地域相对集中但企业相对分散的情况,如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许多中小型企业。

(二)“行业协会”模式

1.组织架构。“行业协会”模式是以“行业协会”为平台的顶岗实习模式,它由行业牵头、学校主导、企业全面参与。通过行业协会平台,以会员制或联盟制的形式吸纳会员企业,协会有相应的章程和活动制度,通过协会会刊、会员大会、协会网站等途径扩大信息交流。学校通过建立核心企业群,扩大合作范围,深入沟通,保证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质量和有效管理。

2.运行机制。首先,学校以及核心企业以理事会单位的身份加入行业协会组织,学校通过行业协会理事会,加强与各核心企业的沟通,建立核心企业群,以便于学校有效开展顶岗实习和质量管理。其次,行业协会通过创办会刊、会员大会、协会网站等途径,与广大会员企业交流信息、建立合作关系,也为学生实习和学生就业搭建平台。再次,学校以行业协会为平台,开发学生顶岗实习基地群,拓宽实习岗位的种类和数量。一方面可以大面积地拓展实习企业,大大增加了实习岗位的数量,同时也包容了一个专业的多个专业方向,不但有利于学生就业,也有利与企业选拔人才,避免了与单个企业合作的局限性;另一方面企业岗位与专业的对口度高。endprint

3.特点。第一,合作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行业协会是行业企业的共同组织,有资格有能力对行业特殊工种进行技术规范的制定和修改,并参与职业资格的鉴定和质量管理等工作。学校作为协会的理事单位,与行业协会合作,不但可以更了解行业对技能人才规格的要求,而且可以避免与单一企业合作的阶段性的弊端,与行业协会的合作就是与一批企业的合作,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第二,信息全而新。行业协会拥有众多企业技术创新、经营管理的大量信息,对市场的供求信息、企业分布及发展方向、技术装备、人力资源结构及人才需求动向有深刻的了解,学校与行业协会合作,能及时了解行业发展的全面动态和最新信息,为学校的专业设置提供充分的依据。第三,能保证专业调整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与行业协会的合作,保证了专业调研信息的广度和准确度,确保了专业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验室建设等的针对性、超前性和主动性。第四,“行业协会”模式适合学生顶岗实习的行业相对集中而企业相对分散的情况,如一些专业的适应面广,但大部分单个企业需求量都不多。

(三)“教师工作室”模式

1.组织架构。以教师个人命名的工作室是院校内部的专业社团组织,对外具有法人资质,具有完备的工商税务手续,可以承接业务,但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对内,工作室就是教研室或专业实训(验)室,要完成规定的教学工作量、接纳学生实践教学。工作室除了要接受学校正常的教学管理和考核外,还要接受学校的对外接项目的管理和考核。

教师工作室的任务包括外联、教学、科研和就业四个方面。工作室的老师要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借助学校的场地和设备参与市场竞争获得工程项目,这样才有机会与工程师一起开展高职教育教学创新实践研究;在教学业务上,外接的实际项目是载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工程项目,既使学生得到真实项目的训练,又展示了专业教师的技术水平、学校设备优势,为推进更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寻求契机。

2.运行机制。学校成立校企合作教育教学办公室,对教师工作室实施管理。办公室设在校内,对外负责与企业及社会各界联络,同时协调工程师到校参与合作相关事宜,解决可能产生的相关矛盾;对内统筹校内各工作室的教学活动,确保教师工作室在承接企业项目中获得一定利润,又能顾及教学主业,保证企业项目的实施和教学之间的平衡。

校企合作教育教学办公室定期举行工作室成果展览,举办校企合作教育教学研讨会,在推进和规范校企合作中做到四个“对接”,即工作室承接的企业项目与专业教学对接;工作室的企业项目与实践教学对接;工作室的项目推进与师资队伍建设对接;工作室的任务使命与教学改革对接。教师工作室是学校在开展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一条途径,承接的企业业务只是形式,能顺利完成合同是教师能力的体现,为学校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并为学生就业服务是其真正的使命。

3.特点。第一,教师工作室具有法人资质。教师工作室作为院校与市场、企业联系的纽带,具有法人资质,但受学校领导和校企合作教育教学办公室管理,享受学校给教师工作室一定的优惠扶持政策。第二,教师工作室是学校对外展示人才和技术水平的一个窗口。教师工作室是展示院校的整体人才、技术优势的一个窗口,学校允许并鼓励使有能力的专业教师参与市场竞争,提高技术业务水平,同时推进院校与企业、行业的联系。第三,教师工作室是校企合作教学团队建设的推进器。教师工作室工作的顺利开展,其先决条件是有专业能力较强的师资,并且学校对教师工作室有具体的指导。教师工作室可以自主聘请企业技术人员组建合作团队,并以教师工作室机制吸引企业工程师加盟高职兼职教师队伍,创新高职院校“双师”素质队伍建设的模式。第四,教师工作室是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的催化剂。教师工作室在完成其所承接的企业真实项目过程中,必然会对参与生产的学生提出技能及素质要求,从而教师就有机会与企业工程师一起反思和探讨专业建设和课程教学改革。工作室还可以将真实项目重新进行组合、整理,转化为学生校内实训的项目或毕业设计研究的课题,学生主持、教师辅导、工程师把关,理论联系实践,融“教、学、练、做”为一体。

除以上模式外,还有(下转第139页)(上接第123页)“企业校区”模式、“前厂后校或前校后厂” 模式等,由于篇幅有限,在此不做详细分析。

四、结语

校企合作平台是连接企业与学校的桥梁,关系到学校、企业、教师、学生等诸多方面的利益,直接影响到高职教育改革的进程。通过校企合作平台的建设,学校可通过合作平台了解企业的项目、技术人员、设备、管理等可以利用的资源;企业可通过合作平台了解学校的学生技能和文化水平、教师的研究能力及团队情况、教学设备等各种可以利用的资源,加强了学校、企业、教师、学生之间的信息沟通,实现校企资源的共建、共管、共享,互惠互利双赢。建设校企合作平台,其实就是建立校企长期合作机制,构建利益共同体,为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裴智民,郎荣兴.高职院校“工作站”式顶岗实习教学体系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9)

[2]葛惠民,郭李红,于德明.“行业相对集中、企业相对分散”顶岗实习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9)

[3]邱荒逸. 深化校企合作教学的工作思路与实践尝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4)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厅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立项课题(2013C161)

【作者简介】谢 洪(1967- ),广西平南人,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现代职业教育及计算机通信技术。

(责编 黎 原)endprint

猜你喜欢
平台建设校企合作
浅谈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运用QQ群开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研究
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绩效提高途径探析
党建类新媒体加强平台建设的实现路径
“互联网+”思维在应用型高校课堂管理的思考与探索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