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于乐娇
摘 要 高校贫困生是高校学生工作中特殊关注对象,由于主客观方面因素,贫困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关注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从构建好贫困生的资助机制,建立多元资助体系;建立多层次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体系;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等几方面对他们做好帮助和引导。
关键词 高校贫困生 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5.01.083
1 高校贫困生定义
在做好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工作中,如何界定贫困生,目前全国还没有一个通行的标准,各省份甚至各地区之间也是难以平衡。我们通常把贫困生界定为在全日制普通本专科院校中,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承担学费,基本生活费处于所在地区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学生,为顺利完成学业,需要接受外界的资助。贫困生一般采用一般困难、贫困和特困三个等级。
2 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性心理状态,良好的心理健康,具有良好的承受压力忍耐挫折适应环境调节情绪的能力,能够帮助一个人更好地适应环境,改变认知,发展自我。关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是高校教书育人不可推卸的责任,重视贫困生这个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关乎着贫困生健康成长和成才。
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贫困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还要承担巨大的经济和精神压力。近年来,由于贫困生的心理问题而导致一些社会问题,而且体现逐年上升趋势。面对这种情况,心理问题的表现存有很多共性。经过梳理概括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自卑心理较为普遍。贫困生由于经济上困难,为了筹齐学费许多家庭都是多渠道找亲朋好友借钱,这一事实给贫困生带来巨大的心理包袱,继而在学习上、生活上自我否定,认为自己跟其他同学不一样而感到自卑。其次当前高校学生贫困差距悬殊,在学校中普遍存在着攀比现象,由于不同的成长环境和教育环境,更会加剧他们的自卑心理,主要表现为:不善交际、沉默寡言、孤独、自我封闭。
第二,情绪障碍较严重。国外学者布罗迪(Brody)曾指出:家庭贫困会造成忧郁情绪增加而乐观情绪减少,从而降低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相关研究报告也说明了这个问题:“贫困大学生具有较明显的忧郁倾向。其忧郁状检出率高达51%,远远高于其他人群,SDS标准分在(50~60)之间为轻度忧郁,占35.34%;中度忧郁(60~70)12.7%,重度忧郁(70~80)占3%均高于普通大学生。①贫困生由于长期处于消极或者情绪波动大的状态下,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情绪障碍,而这种不良情绪会对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带来影响。在高校中,贫困生遭受突如其来的打击比普通大学生多,再加上面对周围学生的富足,这种反差更容易让贫困生被失落抑郁、烦闷不安、怨天尤人等情绪障碍所困扰。
第三环境适应能力较弱。心理学中“文化自我中心论”理论提到,来自农村地区的贫困大学生他们的很多习惯包括语言、交流方式、生活等都与城市文化有些区别,继而带来个人环境适应性障碍。而且,大多数贫困生面临的问题除了环境适应外,还有学习方法、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都将发生明显变化。许多贫困生在中学阶段学习拔尖成绩优异,到了大学,面对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管不住自己无法合理支配時间,通过一段时间学习,渐渐没有了以前的优势,进而影响学习成绩,适应环境的能力普遍较弱。
第四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一个生活在社会之外的人,同人不发生关系的人,不是动物就是神。”《学记》中讲:“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荀子曰:“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综上表述生动阐明良好的人际关系重要性。大学生正处于成年早期,对于人际交往有些强烈的需求,然而现实情况是,大多数贫困生来到大学,人际交往并不是很理想。遇到了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并非孤立存在,往往在于这些学生从小生活环境封闭,不少人性格内向、保守、孤僻。当他们来到大学,这种性格会限制他们跟同学正常交往,当看到自己与其他同学之间的差异,从而导致贫困生难以适从,愿意独处,甚至造成了部分贫困生严重的自闭心理。②
总的来说,大多数高校贫困生表现得心理健康水平较低。部分学生随着适应能力的增强,其不良心理状态会有所缓解,矛盾的心理状态逐渐趋于稳定,但部分学生仍难以缓解。另有研究表明,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心理状态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等方面差别突出。③
3 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3.1 客观原因
第一,社会环境。主要包括社会风气、文化环境对个体的人格和行为施加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社会文化的不良因素会加剧贫困生的心理困扰。当今社会对贫困生的关注越来越多,资助方式也呈现出多元化,这件事本身是好的,但是由于实施不当或者被扭曲,社会上一些善意的动机也无意中会加大贫困生的心理压力;其次随着高校扩招带来高校规模不断壮大,日益严峻就业形势,这给今天的大学生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和挑战。
第二,学校环境。学校中存在着各种组织,比如会形成班级、年级,同时也会形成各式各样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通常是与学生家庭背景和社会身份相对应的。在大学衡量人才的标准是多元的,对于学生的培养,学校更注重综合素质的发展,贫困生一般都来自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农村或山区偏远的地区,除了学习之外,在其它方面存在着许多适应性不足,来到大学面对全新的学习环境,有些贫困生因为心理承受能力与抗挫折能力不够强大,无法接受变化了的学习方式、教学方法等现实、正视自我。
第三,家庭环境。每个孩子的成长与家庭环境有着十分重大的关系,贫困生在进入大学后其价值观、行为方式、语言、衣着等与个人生活紧密相关的符号都会带着家庭所属的社会身份特征。尽管教师在教学中并不因为学生的家庭背景而有所区别,但在面临同样的环境时,不同的贫困家庭对孩子有不同的教育方式。有的父母不关心孩子心里所想,粗暴地干预孩子的选择,必然会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带来影响。
3.2 主观原因
一是性格内向。调查发现,高校贫困生大多数性格内向,这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太与人交流,怕别人看不起自己,或者是自己觉得低人一等。这类学生对自己丧失信心,往往做事处处小心,在与人交往时,会过多的约束自己,时间一长,容易产生孤独、郁闷等情绪,进而形成心理问题。
二是自尊心过强。有一部分贫困生因为家境困难,在中学阶段就已遭受歧视或者挫折,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自卑,他们往往采取这种方式来武装自己,对自己提出过高的要求,然而现实情况又让他们在短时间无法达到自己的目标,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下,心理不断受挫,影响其心理健康。
三是承受能力差。高校贫困生中有一部分缺乏面对贫困的勇气,意志脆弱、承受能力差、缺乏抗挫折能力,這些导致他们不能够经受生活带来的挑战,在出现危机时,更是缺乏理智去战胜困难,从而出现心灰意冷、萎靡不振。
四是心理调适能力差,贫困生在生活中容易感情用事,认为自身条件不足都是社会造成的,心理灰暗,另外由于高校贫困生心理不成熟,在世界观、人生观及思想等方面没有稳定,在实际生活中,总是对自己出现的心理活动无法正确调适,时间一长,就容易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4 改善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策略
4.1 建立多元的资助体系
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大部分是由于经济困难而产生的经济压力。为此,学校应该同有关的行政部门,根据国家政策,研究制定贫困生资助体系,并努力探索其他多元化的资助方式;其次学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募集资金,增强贫困生的资金实力,达到能力资助。所谓能力资助就是从学生自身出发,帮助贫困生发展自己的能力,通过自身能力的提高来解决经济困难,具体的说就是针对贫困生存在的问题,高校要开展贫困生心理健康辅导,依托团体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提高心理素质,对其进行技能训练,通过这些技能培训,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生的经济问题。
4.2 建立多层次的心理健康培训体系
心理学家班杜拉说:“人生来只有少数行为模式。这种显著的可塑性高度需要继续掌握新的胜任能力,实现他们终身变化着的需要。”那么在应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要坚持发展优先,防重于治的原则,大力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教育,让学生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全面了解自己,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系统培训。高校在日常事务管理中,可以利用校园网络,宣传栏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普及活动。其次,要加强心理健康咨询工作,在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要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并注重其对咨询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素质。再次,学校可以经常举办学生喜闻乐见的多种活动,比如个别询问、团体辅导等多种多样的形式,深入细致的开展工作,为学生及时提供心理辅导。
4.3 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
与其他学生相比,大部分贫困生更需要有一个开放包容、积极向上的心理健康环境。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可以丰富贫困生的生活,使其多样化,从而缓解压力,使心理问题得到有效的缓冲。最后,要加强组织建设,给贫困生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在班级和宿舍中,同学之间互相关心、理解,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与发展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要大力倡导同学之间互帮互助,让贫困生不仅生活和经济上得到资助,更重要的是在心理上得到支持,最终帮助贫困生培养健全人格。
注释
① 程丹.对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考[J].南方青少年研究,2000(3).
② 胡春光.试析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其教育方法.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2):100-102.
③ 郭永兴,谭甲文.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浅析.池州师专学报,2003(4):78-79.
参考文献
[1] 王瑞荣.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D].哈尔冰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7.7.
[2] 王少梅.影响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分析及对策.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6.
[3] 甘敏思.大学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10.
[4] 赵萍.浅谈普通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中外企业家,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