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关系对幼儿的影响及相关教育对策研究

2015-01-13 01:53汤夏萍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4年11期
关键词:同伴关系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摘 要】幼儿时期是一个人以后步入社会生活所要经历的重要时期,对塑造幼儿的道德观念、思维方式以及个性特点都会产生十分显著的影响。而同伴关系在幼儿的自身发展和社会适应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幼儿生活中的一种重要人际关系,甚至对成人以后的人际关系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研究、分析、寻求适宜的教育对策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幼儿;同伴关系;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现阶段我国的幼儿大多数是“六小灵童”,即汇集父母和四位老人宠爱于一身的“小公主”、“小皇帝”。父母及祖辈的百般呵护和全方位的照顾,使幼儿丧失了对他人或同伴关注和帮助的机会;再者,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住在了城市,在生活便利的同时,这种“封闭式”的生活环境和农村“开放式”的环境相比,孩子独处的时间更多,大多数孩子缺少同伴交往的基础,也缺乏与同伴交往的能力,这显然不利于孩子同伴关系的发展。比如有的幼儿只喜欢自己玩耍;有些在游戏过程中抢夺玩具;还有的在集体游戏中单单只考虑个人喜好不顾他人感受,甚至做出损害集体利益的事情。这些问题都影响他们的成长和成才,乃至品德和个性。不良的儿童同伴关系可能会成为将来建立成人人际关系的阴影。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提出了重要他人(significant others)的概念,认为在互动式的重要他人中,“父母是孩子互动式的重要他人,然而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重要他人的角色作用逐渐减弱,而教师、同伴群体等重要他人的地位逐步上升”。由此可见,同伴关系以其独特的方式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笔者通过研究幼儿同伴关系,提出教育上的相关对策,以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既具有理论意义又具有非常的现实意义。

一、同伴关系概述

(一)同伴关系的概念

同伴关系主要是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幼儿同伴关系就是指幼儿在成长过程中,与周围的孩子们交往中产生的一种关系。同伴关系在幼儿发展中具有成人无法取代的独特作用和重要适应价值。同伴关系是幼儿发展社会能力的重要背景,其使幼儿获得了关于社会的更广阔的认知视野;同时也是满足幼儿社会需要、获得社会支持和安全感的重要源泉;从同伴关系中获得的同伴交往经验有利于幼儿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

(二)同伴关系的特征

幼儿在社会变革中,其同伴关系在内容和形式上也不断发生变化,其中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①非常渴望同伴交往;②交往平等意识增强;③希望在师生交往中发展同伴交往能力;④同伴关系促进了亲子关系的民主化;⑤交往中独立与协调相统一。

(三)同伴关系对幼儿的重要性

同伴关系与幼儿的学习、社交等能力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同伴关系对幼儿的学习、社会行为、社交技能以及亲子关系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反过来,这些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幼儿同伴关系的建立、发展和质量。

1.同伴关系对幼儿学习热情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幼儿同伴合作对彼此智力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实际生活中,幼儿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帮助和指导,如果给他们一定的机会和责任,他们也能为同伴提供帮助和指导。以同伴合作学习来说,如果所有幼儿为了共同完成老师分派的任务,相互鼓励和支持,地位对称平等,建立在共同的兴趣和信任的基础上,同伴之间积极讨论,交流看法,共享彼此不成熟的观点,就能激发出幼儿的学习热情和极大的积极性。

2.同伴关系对幼儿行为的影响

研究表明,幼儿的合作、友善与亲社会行为和同伴接受性成正相关,而攻击与破坏行为则导致同伴拒绝。在同伴接受性上有困难的幼儿,往往会产生消极的自我评价和对外部世界的敌意,反过来,又进一步加强了他们的攻击性和破坏性。社会行为与同伴关系的这一交互影响,构成了社会性正常与变态发展的基础。①在一个由两名幼儿合作完成的相互信任的心理学试验中,其中一名幼儿蒙着眼睛,由另外一名拉着手,在其指引下共同走过一条布满障碍的道路,试验开始时,由于同伴彼此之间的不信任,走的过程较为艰难,跌跌撞撞,但是蒙着眼睛的幼儿因为自己看不见路,所以就必须选择相信同伴的指引。在后一段路程中,蒙着眼睛的幼儿明显比之前信任同伴,因为有了充分的信任,接下来的路就走的比较顺利;完成后,二者互换角色,还是会出现刚开始的问题,但是明显比第一个孩子更快的选择了相信同伴,最终顺利的完成了任务。这个小实验告诉我们人的成长不是孤立的,很多时候必须选择相信对方,才能实现目标。这就是同伴之间的影响,在同伴的交往中,只有充分的相信同伴,才能获得同伴的信任,这种相互信任的同伴关系对于幼儿的行为、思想有很大的积极影响。

二、我国同伴关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我国幼儿同伴关系的现状

虽然大家都知道,幼儿身心和谐、健康发展,得益于与同伴之间良好的合作关系。但是据相关调查,发现在我国幼儿同伴合作的现状却不容乐观。细观幼儿在幼儿园的交往行为,有的幼儿表现的太过强势,思维敏捷,常担任“头儿”的角色,表现出较强的组织和领导才能,但在交往中不善于吸纳别人的建议容易以自我为中心;有的幼儿性格比较孤僻,任性,不合群,在同龄伙伴玩耍时也表现得过于敏感,不愿意和小朋友一起游戏,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经常独来独往,常常闷闷不乐;有的幼儿在交往中伴有明显的攻击性行为,如骂人、打人、推人、争抢玩具、故意刁难小朋友等。

(二)我国幼儿同伴关系存在问题的原因

1.幼儿自身的影响

幼儿自我意识正处于萌芽时期,孩子关于“我”的概念正在逐步形成,进而会在各种日常生活和活动中突出“我”的强烈愿望。因此,幼儿存在不同程度的以自我为中心行为表现。生活中不服从长辈的管教,如果受到家长和教师的约束,就会产生反抗心理,有时不让做的他偏要做,不采纳接受大人的意见;在游戏活动中也是只考虑自己,毫不顾忌同伴的感受;而且幼儿的气质和性格以及认知水平的高低、语言能力、情绪情感发展水平都是决定其交往能力的重要因素。

2.家庭因素的影响

今天,越来越多的幼儿成为“独二代”,父母,祖辈们集所有宠爱于一身,过度的溺爱逐渐养成了其自私无理、霸道蛮横、唯我独尊等的性格,而且住单元结构房的原因使孩子与世隔绝,缺少同伴交往的机会,加之如果家庭环境冷漠,缺少关爱则会形成孤独、自闭、顽劣的性格。

3.托管机构的影响

幼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的质量也成为预测幼儿同伴关系的因素,当幼儿拥有温暖或者安全的师生关系时,他们会将之作为其他社会关系包括同伴关系的资源。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如果教师经常关心、体贴、尊重和理解幼儿,便有助于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反之如果经常冷落或惩罚幼儿,就会使幼儿产生不安全感,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形成孤僻、冷漠、不合群等性格特征。

4.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社会中成人之间的争名逐利、勾心斗角、自私冷酷也会不自觉的影响着幼儿,而且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却越来越少,关系也日趋冷漠,慢慢地孩子也更多选择自己一个人玩,与电脑、电视或玩具作伴,而不是主动找同伴玩耍。加之,现如今社会中暴力犯罪、打架斗殴等现象十分常见,幼儿在耳濡目染中便学会了这些攻击性行为。目前影视节目、甚至动画片中都有许多打斗场面和暴力情节,如比较受孩子欢迎的《铠甲勇士》、《奥特曼》系列的动画片,对正处于模仿学习阶段的幼儿存在很大的不良影响。幼儿觉得很威风或单纯认为好玩,就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了这些不正确的榜样,模仿其中“武力”解决问题的行为。

三、国外关于幼儿同伴关系的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

(一)国外关于幼儿同伴关系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幼儿教育目标发生了一个明显的变化,那就是由“智育中心”向注重幼儿全面发展方向的转变。60年代,美、日、苏等国在冷战和高科技竞争等因素的压力下,都以高、新、难等原则进行中小学课程改革,教学内容逐级下放,加强早期智力开发成为美、苏、日等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这种情形下,人们倾向于把早期教育误解为早期智力开发,导致“智育中心”,忽视学前儿童社会性和情感的发展。①随着冷战时代的结束和人文主义教育观的复归。1985年在日本召开的日、欧、美幼教峰会批评了早期教育中将幼儿发展等同于智力发展的错误倾向,呼吁幼儿教育从‘智育中心转向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幼儿社会性和情感的发展。②人们己经意识到,幼儿各个方面的发展是相互联系的,社会性和情感应被看成智能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国幼儿教育都越来越重视发展幼儿良好的同伴关系,并将其作为培养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二)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幼教一直比较重视幼儿同伴关系的发展。在1952年颁布的《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中,从思想品德教育的角度提出了培养幼儿团结、友爱、有礼貌的人际交往目标。80年代以后,更加明确地提出了幼儿同伴交往的目标。198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分别提出了小班、中班和大班的同伴交往目标。此后,不断修订纲要,在新《纲要》的各领域的内容与要求中无一不以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作为达到其教育目标的重要条件之一。

四、构建促进幼儿同伴关系的教育对策

(一)形成安全的依恋关系

我们通常把幼儿的依恋分为安全型和不安全型两大类。安全型幼儿表现为热情、自信、友好,有较强的合作性和适应性,显得愉快、投入,能听从成人指导,自我调节能力良好,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乐于探究且坚持性较好。而不安全型幼儿则难以很好适应、自我调整的能力较差,也较消极被动,较难进入游戏活动,在游戏活动中不投入、不自信、注意力不稳定,情绪易变,难以平静安闲。这说明安全型幼儿具有较强的社交能力,人缘好,友善合作。同时发现早期被评定为安全型依恋的幼儿在幼儿园表现出较高的社会技能与活动的主动性、独立性及其同伴和成人的合作性。他们在与同伴的游戏中机敏而富有变通性,并表现出更积极的影响,有较强的领导倾向和领导能力,常是活动的发起者与积极参与者,有良好的自我调整能力,而且富有同情心。不安全型幼儿则在同伴关系中倾向于退缩、被动,交往犹豫,参与活动不积极且缺少热情,存在对教师等成人过分的依赖。幼儿依恋质量无疑对幼儿同伴关系产生深刻的影响,安全型依恋的幼儿相对于不安全型依恋的幼儿具有某种现实发展的优势。这种依恋关系的安全性使幼儿生活的环境具备了心理意义上的安全保障,即保证了较高的活动安全度,这驱使幼儿自由地探索与交往。

(二)加强交往中的游戏合作

在各种强化接触的策略中,利用游戏强化合作的效果最为突出。因为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也是幼儿进行社会性交往的主要形式,并且游戏蕴涵着丰富的社会性教育价值,是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途径。首先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中感受彼此平等、相互信任,体验到伙伴们的关心和尊重,进而产生来自同伴所带来的安全感及归属感,建立自信心,这将有益于幼儿养成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积极态度。另外,幼儿在游戏角色中活动,扮演着各种角色,逐步认识理解角色的义务、职责,不断学习着社会经验和行为准则,进而使同情心、责任感得到发展,并逐步养成互相帮助的优良品质。

(三)鼓励幼儿的交往行为

同伴交往对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同伴合作对幼儿社会化的积极作用更为明显。通过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研究,发现幼儿经常与同伴进行合作交往,不但有利于幼儿认知技能的学习、情绪安定和愉悦,而且还可以让幼儿在和同伴合作中学会与人相处的社会技能,提高其待人接物的能力。另外,同伴之间的这种互相帮助、相互合作可以改变孩子凡事以我为主的心理,能够使他们认识并观察到对方的观点及需求,并且学会理解别人,约束自己,以及改变自己不合理的想法与行为,懂得与同伴如何更好的相处。基于以上原理,不难看出,鼓励交往对幼儿健康成长是何等重要。幼儿园与家庭都要给孩子创造交往的机会,让他们在交往中认识自我,在合作中培养良好品质,树立社会责任感,以进一步培养孩子们的亲社会行为。

(四)重视言语交往能力的培养

语言的发展,是幼儿全面发展的前提,终身发展的基础。没有语言,就无法与人沟通、交流,无法学习知识,学习生活的技能和做人的本领,智力的发展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幼儿与同伴的交往是通过语言来表达思想情感的,正是在交往过程中,幼儿丰富了词汇,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可以说,语言与交往是相互影响的,一方面,交往发展了语言,另一方面,语言促进了交往。幼儿期又是学习语言的最关键时期,重视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给幼儿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丰富幼儿的生活内容,促进幼儿思维发展显得尤其重要。《纲要》中也指出,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幼儿语言交往能力是同伴交往的主要形式,语言是幼儿与他人、与周围世界进行交流的纽带。

(五)整合社会有利因素,减少对幼儿的不利影响

在信息化社会,我们应该整合社会生活中对幼儿教育有利的因素,减少对其不利的影响。即,加强对幼儿关于信息化社会的教育;注意消除成人交往中对幼儿的不利影响;减少暴力节目对儿童的影响,制定相关规定加以限制。

幼儿同伴关系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幼儿在这种人际关系中学会了合作和服从,指导与尊重,获得了人际交往的经验和技能,同伴之间的交往是幼儿未来社会生活的一种预演。新的时代,对幼儿有新的要求,他们不仅要有高智商的头脑、健康的身心,更要有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合作精神与交往能力。因此,我们还必须更进一步的探讨幼儿同伴关系的相关教育对策,以便更好的推进我国的幼儿教育工作。

注释:

①陈欣银.《中国儿童的亲子关系、社会行为及同伴接受性的研究》,《心理学报》,1995年第3期第229页

②王美芳.《儿童社会技能的发展与培养》,华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248页

③李季湄.《面向新世纪的世界幼儿教育》,《学前教育研究》,1999年第5期

参考文献:

[1]侯爱民.关于同伴关系对儿童的影响及相关教育对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

[2]龙红芝.幼儿同伴关系干预的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

[3]杨靓.幼儿社交退缩行为游戏干预的个案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4]常玉.幼儿园幼儿同伴合作问题及对策调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5]陈杰琦、埃米勒·艾斯贝格、玛拉·可瑞克维斯基编,何敏、李季泥译:《多元智能理论与儿童学习活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作者简介:

汤夏萍(1964.7~),女,江苏宜兴人,毕业于福州幼师,后获得福建师大教育专科学历,现任三明市妇联幼儿园园长、幼儿园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同伴关系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同伴关系作为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保护性因素
探究分组自主游戏促进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高中生同伴关系的影响途径及启示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公民教育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对学校教育的新挑战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小学教育中同伴关系的重要性及其培养策略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