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垒 李开宇 郭静花 李彦
摘 要 目前,我国旅游教育与旅游产业发展严重错位、旅游行业人才大量流失。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引起业界的关注。对已经完成专业实习的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进行调查,分析其在实习与求职中面临的专业知识结构、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助于反思现存教学模式与课程体系的不足。研究通过对国内三所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实习进行调查,对有关实习、课程设置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旅游管理本科教育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 旅游管理 本科教育 专业实习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The Study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of Tourism
Management Major Based on Internship
WANG Lei, LI Kaiyu, GUO Jinghua, LI Yan
(School of Tourism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Human and Geography,
Xi'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128)
Abstract The dislocation of tourism education and tourism industry as well as the severe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the tourism management major students has aroused the concern of scholars in tourism field. This paper helps to reflect on the deficiencies of existing system of teaching models and curriculum by investigating the internships of tourism management undergraduates, and analyzing their professional knowledge, practical ability,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in their internship and job hunting.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internships of the tourism management students in three universities in China, analyzes internship and curriculum, and at last proposes framework for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reform of tourism management major.
Key words tourism management;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internship; curriculum system
0 引言
旅游管理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然而,目前我国旅游教育与旅游产业发展严重错位、旅游行业人才大量流失。①旅游管理本科毕业生就业难,毕业生“非本行业就业”、“学非所用”,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发展水平,课程体系直接反映专业的教学思想,决定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规格和质量。对已经完成专业实习的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进行调查,分析其在实习与求职中面临的专业知识结构、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助于反思现存教学模式与课程体系的不足。
1 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
1.1 问卷调查
调查对象为西安、烟台和广东地区三所大学。调查时间为2014年5月,共发问卷96份,收回86份,均为有效问卷。
问卷分三个部分:(1)实习情况调查,包括实习单位性质、实习时间、实习所担任的工作性质、实习满意度、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前景和就业前景。(2)课程设置调查,包括专业英语课程设置、对就业有价值的课程、课程设置的优点、课程设置的缺点和课程设置建议。
1.2 问卷分析
1.2.1 专业实习效果
调查表明,三所学校学生实习大部分是在酒店,没有学生做导游。只有烟台某大学8%的学生承担管理工作外,其他学生从事的都是一般员工工作。西安某大学规定学生的实习时间是一年,而83%的學生实习时间不满一年,59%的学生实习时间仅为5~6个月。总体上,56%以上的学生认为实习形式较单一,从实习中所学到的东西对自己所学专业作用不大。通过实习,超过80%的学生认为专业无优势、局限性强导致就业面窄就业难,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旅游管理专业前景不乐观。
1.2.2 对专业课程设置的认识
50%以上的学生认为英语课程设置时间太短,80%的学生认为应加强专业英语的学习。在专业技能的培养过程中,西安某大学92%的学生认为应该开设课程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培养,说明学生希望能整体把握技能培养,进行自我技能培训。
在全部课程中,学生认为对实习与就业最有价值的课程是:旅行社管理、饭店管理、专业英语、管理学原理、统计学、会计学、西方经济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这些课程除旅行社管理和专业英语外,均为国家规定的旅游管理本科必须开设的主干课程,也是体现旅游管理专业特色的课程和专业必备知识。
2 实习调查反馈出的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在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已有关于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以及对湖南、河南、西安、重庆、北京等地大学和洛桑酒店学院等学校有关课程设置的了解,研究认为,当前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如下:
2.1主干课程专业统一性不够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规定了旅游管理专业有13门主干课程,③即管理学、微观经济學、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饭店管理原理、旅游资源与开发。然而,在对国内8所高校的调查中,只有两所学校开设了全部的主干课程,部分院校把专业主干课程设在选修课中。这表明当前国内各院校在处理主干课程与院校专业特色课程关系上分歧明显。
2.2 选修课差异性不强
选修课不仅是对必修课内容的深化和拓展,更重要的是选修课可以强化学校的专业特色,突出差异性和特色性。在问卷调查中,超过80%的学生认为旅游管理专业就业前景不乐观,就业面窄。许多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领域和专业方向认识不足、专业知识与技能积累不足,对就业与从业具体工作认识存在误区。出现这些问题与所开设的专业选修课特色性不强有关。在调查的高校中,选修课主要集中在旅游心理学、旅行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政策法规等课程上,而能反映院校自身特色、专业特色、培养目标等的具有特色和差异化的选修课程开设不足。
2.3 专业实践与实习不足
旅游管理专业是应用性极强的学科,该学科特色强调在教学活动中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践教学。然而目前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重教学理论轻社会实践的现象较严重。④⑤经问卷调查,60%以上的学生认为实习不满意或实习对所学专业促进不大。学生认为实践不足,主要因为:第一,学校的实践设施落后,国内旅游院校室内实践教学设施、设备严重匮乏。学生掌握的只能是一些理论知识,教学效果也因此受到影响。第二,缺乏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我国许多的旅游院校未建立起长期的、相对固定的适于学生训练的校外实训基地,从而使实习流于形式。第三,实习弹性制度不够,实习内容单一。在调查中60%的学生对实习不满意,学生在低年级段实习机会少,而到高年级段接触实习时缺乏前期的积累和准备,并且学生实习时一般从事的都是最基层的服务工作。
3 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改的建议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不仅要考虑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体系,更要慎重考虑学科专业特点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个性的发展。学校应该统筹全部课程的规划,严格按照教育部规定的主干课程来设置,构建符合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专业化课程体系。因此,将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分为素质课程、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四个部分。
3.1 素质课程
素质课教学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自学能力、应变能力,为学生的学习专业知识学习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做好铺垫。素质课包括政治、计算机、体育和英语等课程。此外,应开设专业英语课,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使学生了解国外的先进研究成果。
3.2 专业基础理论课程
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是旅游专业重要的基础课,即教育部规定的旅游管理专业13门主干课程。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培养学生掌握旅游管理专业核心基本理论和核心专业知识,使学生对旅游学科的整体框架有一个十分清晰的认识,培养学生专业基础通用的共同能力,由此形成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最基本的骨架。
3.3 专业方向课程
专业方向课程即选修课,这部分课程重在培养学生在自己感兴趣领域的创新和创造力。专业基础方向课的设置,按照不同工作岗位类别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来设置课程,突出学生的差异性。
由于旅游业受到各种主观因素的影响,其发展现状在各个地区表现出较大的差异。⑥专业方向课程在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应考虑到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情况,在课程设置时突出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同时将有关当地旅游业发展状况、旅游资源形成和开发状况、旅游企业经营形成地方特色课程。⑦
3.4 专业技能课程
在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方面可以借鉴康奈尔大学和北京联合大学的“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⑧产学研合作教育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使课堂教学和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教师参与企业教学问题研究进行有机结合。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可以弥补学校实践设施落后的缺陷,还可以选择足够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和较高水平的旅游饭店、旅行社等作为学生校外实习的基地。在实际操作中,学校和企业联合共同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等内容。通过“产学研一体化”办学,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两种资源的优势,服务了企业,同时又培养了应用型人才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实现校企“双赢”。
注释
① 王晨光.论旅游专业教学改革中的观念更新[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146-148.
② 梅虎,詹泽慧.旅游管理本科生就业倾向与本行业关联性分析及对策[J].旅游学刊,2009:76-81.
③ 郑坚强,黄耀丽,李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知识体系构建的探讨[J].商业现代化,2009:387-388.
④ 徐雪.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以西安财经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文化经济,2010:185-188.
⑤ 王操红,江历明.我国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对策[J].高教论坛,2006(4):26-29.
⑥ 王丽霞,李九全,郭静花,巴华蕊.基于4R理论的海外旅游专业硕士课程设置的思考[J].旅游论坛,2012:114-118.
⑦ 朱孔山.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6:130-133.
⑧ 汤利华,赵鹏.构建旅游院校“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的几个问题探析——以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为例[J].旅游学刊,2006(S1):8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