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慧姝
摘 要: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是科学探究的要素之一,教师要善于在探究实验的各环节中,抓住有效契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感性认识;创造性思维;分析论证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探究式实验就是用实验方法探究科学知识,去尝试、设计方案,体验活动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悦,形成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提出问题,即从日常生活或实验观察中发现并表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要素之一,教师要善于在探究实验中创设情境、抓住契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一、通过丰富的感性认识,促使学生提出问题,进行猜想
如在“探究光的反射”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进行“找亮点”游戏,即教师手拿一个激光笔,一块平面镜,让学生找经平面镜反射后,激光束照射在哪。学生为了找得更快获得胜利,会自动对激光笔、平面镜、“亮点”之间的位置关系有很强的感性认识,进而启发他们把感觉表达出来,即猜想。
二、实验中善于发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探究实验中真正放手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去解决问题,而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在实验中有意义的探索、有价值的问题、值得纠正的缺点等一切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如在“探究平面镜成像”教学中,有的学生直接用直尺确定物与像的位置关系,有的用三角板的直角边,有的用横格纸、方格纸,有的用书把玻璃板夹成竖直,还有的学生说有两个像,无法重合等很多有意义的探索,我都及时表扬,从而激发学生探究、发现的兴趣。
我认为,善于发现学生的一切有益探究,是教师发现问题能力的体现,对培养学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利用仪器说明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在初次使用某种仪器时,我会出示它的说明书,让学生指出由此获得的信息。如由力学仪器中找出某些与电学物理量有关的指标、操作要求等。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在众多的材料中发现有用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在生活中阅读说明书的习惯,使学生有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的意识。
四、在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论证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如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教学中,各小组分别用5Ω、10Ω、15Ω不同的电阻进行实验,再将这三种不同电阻所得的实验数据同时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猜想,这样做的意义绝不是仅让学生明白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更重要的是给学生提供思维空间,使他们有机会去“发现”。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所以我们要保护学生的求知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更深刻甚至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志伟.中学科学教育.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4).
[2]曹宝龙.高中物理问题性教学的基本策略.物理教学,2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