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娟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文化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一个个体在这样的一个社会文化氛围中成长,必定会受到社会文化的“熏陶”,然而这种“熏陶”却并不都是正面的,因此部分个体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对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来说,又何尝不会受到社会多元文化的影响呢?因此在学校的管理中出现了一个名词——问题学生,之所以称为问题学生是因为他的问题
行为。
关键词:问题学生;问题行为;历史根源;产生原因
筆者将从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出现的历史原因,当今问题行为的表现,及矫正策略等三各方面来谈:
一、中学生问题行为诞生的历史根源
从20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社会文化也得到了多元化的发展,学校这块圣地所培养的学生不再仅仅受到学校的教育与感化,而且受到了社会这个大家庭的教育与感染。也就是从那一刻起,一个人在成长中所受的教育也就不再那么单纯了,这也就导致了个体受教育的多元性与复杂性。然而任何一个领域都至少存在两面性,教育领域也不例外,教育对孩子来说再也不是单纯的课本知识的教育,学校的教育,变为了更为广泛的教育——社会性的教育。在这个大的领域里,如果不加以引导,不采取一定的措施,个体的成长就容易偏离正常的路线,就容易出现偏差,进而导致个体行为不合乎规范,产生问题行为,出现问题学生。
另外,从个体成长的历程来说,中学生无论是从心理还是生理上来说,都处于发育期,也就是说处于不稳定期。这就导致了中学生极易受到媒体上、社会上的各种不良诱惑,如果在这样的诱导下,还没有父母、教师、朋友及时的指引开导,就极容易产生问题行为。中学时期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很多良好的行为习惯,文明举止都是在这个时期内养成的,如果在这个时间段内养成一些坏毛病,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对个体而言则是贻害终生,对社会而言则可能贻害一方。然而,在当今社会,目前还没有什么能够彻底地阻止问题行为的产生,但是作为家长、教师的我们不能任由问题行为的蔓延,因此我们应该注意孩子们的举止,注意孩子们成长的环境,注意孩子接触的人群,而做出适当的引导,不能任由孩子安排,盲目地给孩子自由,更不要等到问题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才意识到教育的作用,那时候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二、常见的中学生问题行为及产生原因
1.厌学
厌学是当今教育中普遍存在一种问题。在众多的调查中,在多次的思考中,厌学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社会大环境的浮躁,社会的功利性意识强,拜金主义主导了众多人的思想,教育评价方式单一,学生课业负担重,学校缺少吸引力,学生思想“超前”等。
2.打架
如今中学生打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根据多次与打架学生交谈得知,打架一般发生在挑逗、误解或产生小矛盾不能得到及时而正确解决的情况下。有些学生打架是因为受到一些影视片迷惑,想表现自己,想让其他同学听命于自己,不敢和自己顶嘴,体现自己“小霸王”地位。当然,也不乏有些学生为了实践自己的非法行为,进行威逼。
3.吸烟、喝酒
吸烟喝酒的行为在当今中学生中已经屡见不鲜。主要是受到大人们的影响,中学生正处于儿童向成年人的过渡时期,他们很想体会成人的感觉,在众多的行为中,他们于是选择模仿吸烟、喝酒。在众多的调查中,表现出他们吸烟喝酒的唯一目的就是想让周围的人待他们如成人,想引起周围人的重视而已。
4.顶撞父母(或老师)
从心理学角度讲,中学生正处于成长中的叛逆期,他们不愿意听从别人的指挥,有时候更喜欢挑战父母老师的权威性,这就导致他们表现出顶撞父母老师的行为。事后,如果你和这些问题学生谈心,就会发现其实他们没有恶意,只是他们当时一时冲动而已。然而,如果不对学生的这种行为加以正确的引导,不采取合理的处理措施,只会产生更多的问题,让父母老师不知所措。
5.无集体观念
由于当前众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独生子女受到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百般呵护,万般宠爱。孩子成为家中的“小皇帝”,与孩子有关的一切几乎全由孩子做主。这就导致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没有集体观念,凡事只想着自己,不顾及他人感受,不为他人着想。在当今社会下,教育孩子不能只让孩子学知识,还要让孩子学做人,要有全局观念,要有集体意识,要有团队精神,这也是当今社会对人才的一种要求。
三、中学生问题行为的矫正
对于学生出现厌学、打架、吸烟喝酒、上网、早恋、顶撞父母,无集体观念、离家出走等问题行为,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都有责任对其进行帮助和引导,让这些问题学生早日迷途知返、悬崖勒马、踏上正轨。在帮助和引导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
入手:
1.在切入话题的时候,不要开门见山,单刀直入,只要是问题学生,在心理上总有一点抵触,总有一点反感
因此在谈话时,应当创设一定的情境,寻找恰当的切入口,循循善诱,进而进入主题。
2.在谈话过程中,要注意用词,要注意语气委婉
主要是要让问题学生感觉到亲切,感觉到教师就是他们知心朋友,让他们对你无话不说,只有这样,在接下来的教育中,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3.任何人要做一件事,肯定是出于某种原因
而作为教育者,只有知道原因,才能“对症下药”,才能更加有针对性地纠正学生的错误,进而进行教育。询问原因的方式多种多样,只有采取合适的方式技巧,循循善诱,才能得到最真实的原因,才能明确最原始的动机。
4.在明确原因之后,便是对原因的分析
只有当家长的、做老师的对孩子错误的认识加以纠正,以后才不至于犯类似的错误。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还可以举例,让孩子从认识别人的错误进而认识自己的错误,达到自省的目的。
5.在循循善诱、因势利导之后,便是对孩子的期望和鼓励
这样会给孩子传递一种正能量,让孩子感觉到你对他的重视,你对他的关心,你对他的期望。总之,让孩子感觉到他存在的重要性。
当然,对于问题学生的问题行为还有很多,矫正的方式也不拘一格,这只是笔者的一些心得。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只要想成为一位合格的监护人与教育者,只要有耐心,用心即可。笔者在这里呼吁:不要放弃任何一位问题学生,今天的问题学生也许就是明天的太阳。
(作者单位 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冉店中学)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