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情入理,自然而然

2014-09-02 10:57渠东剑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4年7期
关键词:正比例反比例本课

渠东剑

在2014年“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活动(南京赛区)中,笔者观摩了9位青年教师的数学课堂教学,与参赛选手交流,对课堂教学点评,向与会专家请教,受益匪浅。9位青年教师富有朝气、勇于创新的精神,准确把握课标、个性鲜明的教学设计,充满智慧创造、师生共同发展的课堂实践,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笔者对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冯丹丹老师的教学设计,结合其课堂教学实践,谈一下个人的体会,与冯老师商讨,与广大同仁交流。

1.自然架设新旧知识的桥梁。

教师立足于本课教学内容,将教材提供的核心问题情境改编成“她本人驾车来南京上课”的背景,显得亲切自然,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接到参赛通知,冯老师开车从苏州到南京,车的里程表显示一共行驶约200km,全程所用时间t(h)随平均速度v(km/h)的变化而变化……”

针对此问题情境,冯老师设计了一系列有联系且逐层递进的问题,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深刻的探究:先分析其中的常量、变量,尝试建立这些量之间的关系t=;再分析这样的关系的特征,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所研究的对象是函数——自然勾起对函数的回忆;在此基础上追问,这是一次函数吗?是正比例函数吗?——这是没有学过的“新”函数——而这样的函数来自于现实生活,值得研究……面对新旧知识的冲突,学生学习的目标选择、主动探究的倾向、学习的动力就自然产生了。

此时,教师再给出一组实际问题,其中的2个问题仍借用“冯老师来南京上课的背景”:

(1)在出发之前,冯老师去加油站把油加满,已知汽车的油箱为50升,路程中平均每千米耗油量为0.1升,油箱中剩余的油量Q(升)与行驶路程x(千米)的函数关系式是什么?

(2)汽油每升7.6元,实际加油费用y(元)随加油量x(升)的变化而变化,y与x的函数关系式是什么?

并明确要求学生用“函数关系式”刻画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学生依次写出关系式:y=7.6x,Q=50-0.1x,y=,m=。直接写出函数关系式,一是学生在充分探究上述核心问题(问题一)后已具备完成的条件,二是在已经熟悉的情境中去思考解决新问题,可节约时间成本,使数学活动尽快切入到本课的核心内容上来——抽象概括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而对于核心问题情境(问题一)的探究,不惜时间和精力,引导学生从认识变量开始,复习函数的概念,逐步深入,直至得出“产生数学”的结果,足见教师对教学内容认识之深刻,把握之准确,设计之恰当。

2.突出建构新概念的过程。

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问题解决”,形成了一组对象:

t=,y=7.6x,Q=50-0.1x,y=,m=

教师提问:在这些函数关系中,哪些是你已学过的?你对它们有何印象?让学生辨别出其中的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并简单回顾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概念。同时,也间接而自然地产生了要研究另一类“不熟悉”的函数的问题。

当学生把熟悉的对象剔除之后,剩下的便是一组“‘大量同类事物的不同例证”了,这正是“概念形成”的基础,但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数学探究活动。首先,它们值得研究,或者说研究这样的问题有价值——问题均来自于现实生活。其次,怎样研究呢?这类对象的本质是什么?你搞清楚了吗?能说得清吗?——给出它的定义。再次,这一组对象的共同属性是什么?——尝试抽象概括,用文字、符号表征,比较、反思、质疑,把握本质……概念的建构就自然而然地展开了。

从教学实践过程看,教师注重启发引导,让学生独立地思考,充分地交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并颇具耐心地等待,努力促进学生的自我领悟。比如,在学生建立概念后,教师让学生再写出类似的例子,让学生自己说说对反比例函数的认识,等等。让学生举例,是概念教学的重要方法,学生能够举出符合概念的特例,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他对定义的理解,同时,问题又具开放性,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3.注重强化概念的本质属性。

学生深刻理解概念,除了要充分经历概念建立的过程,还要应用概念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试想,对刚刚建立起来的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八年级学生的认识还是肤浅的,甚至某种程度上是表面的、形式上的。需要我们及时跟进,强化对概念的理解。概念的强化一般要从概念辨析、概念应用两个方面,从正反两个角度进行。

针对概念的强化,教师预设了一定数量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回答问题。例如,让学生主动辨析关系式xy=k(k≠0),y=kx-1(k≠0),=k(k≠0)与反比例函数的关系;给出一组函数关系式,让学生判断它们是否为反比例函数,如是反比例函数,要求确定参数k的值,等等。让学生在比较、辨别、应用的过程中,深化对概念的理解。笔者认为,作为概念课教学,教师对概念的强化,设计是恰当的,实施是有效的。

4.恰当开放学生探究的空间。

本节课在教学设计时重视深化学生的探究活动,精心设计了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对学生有一定的挑战性,但经过努力,或者经过探究交流活动,是能够得到解决的,可谓难度适中;问题紧紧围绕本课核心内容,注重知识的应用,并留有探究的空间,可谓典型恰当。特别是在开放的数学活动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定位较为准确:用大量的元认知语言,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与思路,留给学生充分的交流展示的时间与空间。从课堂实际过程看,面对开放的问题,学生表现出了积极高涨的学习热情、理性的思考精神、合作交流的学习态度,这无不与教师的恰当设计与悉心引导有关。

例如,让学生写出反比例函数的例子,将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要求学生再举出生活中的反比例函数的例子;给出确定的反比例函数模型,让学生构造现实生活的实际情境。“课外延伸”给出了以阿基米德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地球”为背景的杠杆原理情境,让学生从中体会反比例函数的应用。课堂上学生举出了很多符合要求的例子:买商品,水池进水,工程问题,行程问题,等等,有些出乎听课教师的意料。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以激发,思维得以发展,个性得以张扬,课堂教学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整体把握冯老师的教学设计主线,似乎可用如下框图表示:

当然,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也有可商榷之处。这里,笔者提两点个人思考与冯老师商讨。

其一,反比例函数,既是概念又是数学模型,学习本课的起点是函数概念及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教学除了传授知识外,让学生经历并学习系统地研究数学对象的方法,对“数学育人”无疑具有重要意义。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复习并借鉴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研究过程方法,并有意识地让学生意识到研究方法的重要性。但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只复习了函数概念、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等知识,对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研究的方法似乎重视不够,而这正是本课要借鉴的经验与方法。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构建前后一致、逻辑连贯的数学学习过程,使本课的思想方法的教学效果打了折扣。回顾初中数学函数的脉络,就是在“变量说”的函数概念的基础上,用一以贯之的研究方法,去研究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达到知识能力螺旋上升的目的,并在研究的过程中,在用研究方法去学习的过程中,去掌握知识、深化理解研究的方法,进而发展学生认知力的。

其二,教师可能认为xy=k(k≠0),y=kx-1(k≠0)是“y是x的反比例函数”的几种等价形式。教材例题“由xy=k(k≠0)所确定的函数”,并没有直接说xy=k(k≠0)是反比例函数。这里用“等价”是否合适?如果可以这样认为,那么在初中阶段,这样的安排是否恰当?怎样认识关系式xy=k(k≠0)?这可能还要回到隐函数来认识。这样看教师的处理也许有值得推敲、改进之处。

(作者系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秦淮区教学研究室教研员)

在2014年“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活动(南京赛区)中,笔者观摩了9位青年教师的数学课堂教学,与参赛选手交流,对课堂教学点评,向与会专家请教,受益匪浅。9位青年教师富有朝气、勇于创新的精神,准确把握课标、个性鲜明的教学设计,充满智慧创造、师生共同发展的课堂实践,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笔者对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冯丹丹老师的教学设计,结合其课堂教学实践,谈一下个人的体会,与冯老师商讨,与广大同仁交流。

1.自然架设新旧知识的桥梁。

教师立足于本课教学内容,将教材提供的核心问题情境改编成“她本人驾车来南京上课”的背景,显得亲切自然,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接到参赛通知,冯老师开车从苏州到南京,车的里程表显示一共行驶约200km,全程所用时间t(h)随平均速度v(km/h)的变化而变化……”

针对此问题情境,冯老师设计了一系列有联系且逐层递进的问题,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深刻的探究:先分析其中的常量、变量,尝试建立这些量之间的关系t=;再分析这样的关系的特征,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所研究的对象是函数——自然勾起对函数的回忆;在此基础上追问,这是一次函数吗?是正比例函数吗?——这是没有学过的“新”函数——而这样的函数来自于现实生活,值得研究……面对新旧知识的冲突,学生学习的目标选择、主动探究的倾向、学习的动力就自然产生了。

此时,教师再给出一组实际问题,其中的2个问题仍借用“冯老师来南京上课的背景”:

(1)在出发之前,冯老师去加油站把油加满,已知汽车的油箱为50升,路程中平均每千米耗油量为0.1升,油箱中剩余的油量Q(升)与行驶路程x(千米)的函数关系式是什么?

(2)汽油每升7.6元,实际加油费用y(元)随加油量x(升)的变化而变化,y与x的函数关系式是什么?

并明确要求学生用“函数关系式”刻画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学生依次写出关系式:y=7.6x,Q=50-0.1x,y=,m=。直接写出函数关系式,一是学生在充分探究上述核心问题(问题一)后已具备完成的条件,二是在已经熟悉的情境中去思考解决新问题,可节约时间成本,使数学活动尽快切入到本课的核心内容上来——抽象概括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而对于核心问题情境(问题一)的探究,不惜时间和精力,引导学生从认识变量开始,复习函数的概念,逐步深入,直至得出“产生数学”的结果,足见教师对教学内容认识之深刻,把握之准确,设计之恰当。

2.突出建构新概念的过程。

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问题解决”,形成了一组对象:

t=,y=7.6x,Q=50-0.1x,y=,m=

教师提问:在这些函数关系中,哪些是你已学过的?你对它们有何印象?让学生辨别出其中的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并简单回顾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概念。同时,也间接而自然地产生了要研究另一类“不熟悉”的函数的问题。

当学生把熟悉的对象剔除之后,剩下的便是一组“‘大量同类事物的不同例证”了,这正是“概念形成”的基础,但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数学探究活动。首先,它们值得研究,或者说研究这样的问题有价值——问题均来自于现实生活。其次,怎样研究呢?这类对象的本质是什么?你搞清楚了吗?能说得清吗?——给出它的定义。再次,这一组对象的共同属性是什么?——尝试抽象概括,用文字、符号表征,比较、反思、质疑,把握本质……概念的建构就自然而然地展开了。

从教学实践过程看,教师注重启发引导,让学生独立地思考,充分地交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并颇具耐心地等待,努力促进学生的自我领悟。比如,在学生建立概念后,教师让学生再写出类似的例子,让学生自己说说对反比例函数的认识,等等。让学生举例,是概念教学的重要方法,学生能够举出符合概念的特例,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他对定义的理解,同时,问题又具开放性,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3.注重强化概念的本质属性。

学生深刻理解概念,除了要充分经历概念建立的过程,还要应用概念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试想,对刚刚建立起来的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八年级学生的认识还是肤浅的,甚至某种程度上是表面的、形式上的。需要我们及时跟进,强化对概念的理解。概念的强化一般要从概念辨析、概念应用两个方面,从正反两个角度进行。

针对概念的强化,教师预设了一定数量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回答问题。例如,让学生主动辨析关系式xy=k(k≠0),y=kx-1(k≠0),=k(k≠0)与反比例函数的关系;给出一组函数关系式,让学生判断它们是否为反比例函数,如是反比例函数,要求确定参数k的值,等等。让学生在比较、辨别、应用的过程中,深化对概念的理解。笔者认为,作为概念课教学,教师对概念的强化,设计是恰当的,实施是有效的。

4.恰当开放学生探究的空间。

本节课在教学设计时重视深化学生的探究活动,精心设计了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对学生有一定的挑战性,但经过努力,或者经过探究交流活动,是能够得到解决的,可谓难度适中;问题紧紧围绕本课核心内容,注重知识的应用,并留有探究的空间,可谓典型恰当。特别是在开放的数学活动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定位较为准确:用大量的元认知语言,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与思路,留给学生充分的交流展示的时间与空间。从课堂实际过程看,面对开放的问题,学生表现出了积极高涨的学习热情、理性的思考精神、合作交流的学习态度,这无不与教师的恰当设计与悉心引导有关。

例如,让学生写出反比例函数的例子,将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要求学生再举出生活中的反比例函数的例子;给出确定的反比例函数模型,让学生构造现实生活的实际情境。“课外延伸”给出了以阿基米德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地球”为背景的杠杆原理情境,让学生从中体会反比例函数的应用。课堂上学生举出了很多符合要求的例子:买商品,水池进水,工程问题,行程问题,等等,有些出乎听课教师的意料。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以激发,思维得以发展,个性得以张扬,课堂教学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整体把握冯老师的教学设计主线,似乎可用如下框图表示:

当然,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也有可商榷之处。这里,笔者提两点个人思考与冯老师商讨。

其一,反比例函数,既是概念又是数学模型,学习本课的起点是函数概念及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教学除了传授知识外,让学生经历并学习系统地研究数学对象的方法,对“数学育人”无疑具有重要意义。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复习并借鉴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研究过程方法,并有意识地让学生意识到研究方法的重要性。但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只复习了函数概念、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等知识,对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研究的方法似乎重视不够,而这正是本课要借鉴的经验与方法。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构建前后一致、逻辑连贯的数学学习过程,使本课的思想方法的教学效果打了折扣。回顾初中数学函数的脉络,就是在“变量说”的函数概念的基础上,用一以贯之的研究方法,去研究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达到知识能力螺旋上升的目的,并在研究的过程中,在用研究方法去学习的过程中,去掌握知识、深化理解研究的方法,进而发展学生认知力的。

其二,教师可能认为xy=k(k≠0),y=kx-1(k≠0)是“y是x的反比例函数”的几种等价形式。教材例题“由xy=k(k≠0)所确定的函数”,并没有直接说xy=k(k≠0)是反比例函数。这里用“等价”是否合适?如果可以这样认为,那么在初中阶段,这样的安排是否恰当?怎样认识关系式xy=k(k≠0)?这可能还要回到隐函数来认识。这样看教师的处理也许有值得推敲、改进之处。

(作者系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秦淮区教学研究室教研员)

在2014年“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活动(南京赛区)中,笔者观摩了9位青年教师的数学课堂教学,与参赛选手交流,对课堂教学点评,向与会专家请教,受益匪浅。9位青年教师富有朝气、勇于创新的精神,准确把握课标、个性鲜明的教学设计,充满智慧创造、师生共同发展的课堂实践,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笔者对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冯丹丹老师的教学设计,结合其课堂教学实践,谈一下个人的体会,与冯老师商讨,与广大同仁交流。

1.自然架设新旧知识的桥梁。

教师立足于本课教学内容,将教材提供的核心问题情境改编成“她本人驾车来南京上课”的背景,显得亲切自然,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接到参赛通知,冯老师开车从苏州到南京,车的里程表显示一共行驶约200km,全程所用时间t(h)随平均速度v(km/h)的变化而变化……”

针对此问题情境,冯老师设计了一系列有联系且逐层递进的问题,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深刻的探究:先分析其中的常量、变量,尝试建立这些量之间的关系t=;再分析这样的关系的特征,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所研究的对象是函数——自然勾起对函数的回忆;在此基础上追问,这是一次函数吗?是正比例函数吗?——这是没有学过的“新”函数——而这样的函数来自于现实生活,值得研究……面对新旧知识的冲突,学生学习的目标选择、主动探究的倾向、学习的动力就自然产生了。

此时,教师再给出一组实际问题,其中的2个问题仍借用“冯老师来南京上课的背景”:

(1)在出发之前,冯老师去加油站把油加满,已知汽车的油箱为50升,路程中平均每千米耗油量为0.1升,油箱中剩余的油量Q(升)与行驶路程x(千米)的函数关系式是什么?

(2)汽油每升7.6元,实际加油费用y(元)随加油量x(升)的变化而变化,y与x的函数关系式是什么?

并明确要求学生用“函数关系式”刻画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学生依次写出关系式:y=7.6x,Q=50-0.1x,y=,m=。直接写出函数关系式,一是学生在充分探究上述核心问题(问题一)后已具备完成的条件,二是在已经熟悉的情境中去思考解决新问题,可节约时间成本,使数学活动尽快切入到本课的核心内容上来——抽象概括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而对于核心问题情境(问题一)的探究,不惜时间和精力,引导学生从认识变量开始,复习函数的概念,逐步深入,直至得出“产生数学”的结果,足见教师对教学内容认识之深刻,把握之准确,设计之恰当。

2.突出建构新概念的过程。

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问题解决”,形成了一组对象:

t=,y=7.6x,Q=50-0.1x,y=,m=

教师提问:在这些函数关系中,哪些是你已学过的?你对它们有何印象?让学生辨别出其中的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并简单回顾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概念。同时,也间接而自然地产生了要研究另一类“不熟悉”的函数的问题。

当学生把熟悉的对象剔除之后,剩下的便是一组“‘大量同类事物的不同例证”了,这正是“概念形成”的基础,但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数学探究活动。首先,它们值得研究,或者说研究这样的问题有价值——问题均来自于现实生活。其次,怎样研究呢?这类对象的本质是什么?你搞清楚了吗?能说得清吗?——给出它的定义。再次,这一组对象的共同属性是什么?——尝试抽象概括,用文字、符号表征,比较、反思、质疑,把握本质……概念的建构就自然而然地展开了。

从教学实践过程看,教师注重启发引导,让学生独立地思考,充分地交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并颇具耐心地等待,努力促进学生的自我领悟。比如,在学生建立概念后,教师让学生再写出类似的例子,让学生自己说说对反比例函数的认识,等等。让学生举例,是概念教学的重要方法,学生能够举出符合概念的特例,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他对定义的理解,同时,问题又具开放性,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3.注重强化概念的本质属性。

学生深刻理解概念,除了要充分经历概念建立的过程,还要应用概念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试想,对刚刚建立起来的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八年级学生的认识还是肤浅的,甚至某种程度上是表面的、形式上的。需要我们及时跟进,强化对概念的理解。概念的强化一般要从概念辨析、概念应用两个方面,从正反两个角度进行。

针对概念的强化,教师预设了一定数量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回答问题。例如,让学生主动辨析关系式xy=k(k≠0),y=kx-1(k≠0),=k(k≠0)与反比例函数的关系;给出一组函数关系式,让学生判断它们是否为反比例函数,如是反比例函数,要求确定参数k的值,等等。让学生在比较、辨别、应用的过程中,深化对概念的理解。笔者认为,作为概念课教学,教师对概念的强化,设计是恰当的,实施是有效的。

4.恰当开放学生探究的空间。

本节课在教学设计时重视深化学生的探究活动,精心设计了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对学生有一定的挑战性,但经过努力,或者经过探究交流活动,是能够得到解决的,可谓难度适中;问题紧紧围绕本课核心内容,注重知识的应用,并留有探究的空间,可谓典型恰当。特别是在开放的数学活动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定位较为准确:用大量的元认知语言,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与思路,留给学生充分的交流展示的时间与空间。从课堂实际过程看,面对开放的问题,学生表现出了积极高涨的学习热情、理性的思考精神、合作交流的学习态度,这无不与教师的恰当设计与悉心引导有关。

例如,让学生写出反比例函数的例子,将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要求学生再举出生活中的反比例函数的例子;给出确定的反比例函数模型,让学生构造现实生活的实际情境。“课外延伸”给出了以阿基米德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地球”为背景的杠杆原理情境,让学生从中体会反比例函数的应用。课堂上学生举出了很多符合要求的例子:买商品,水池进水,工程问题,行程问题,等等,有些出乎听课教师的意料。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以激发,思维得以发展,个性得以张扬,课堂教学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整体把握冯老师的教学设计主线,似乎可用如下框图表示:

当然,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也有可商榷之处。这里,笔者提两点个人思考与冯老师商讨。

其一,反比例函数,既是概念又是数学模型,学习本课的起点是函数概念及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教学除了传授知识外,让学生经历并学习系统地研究数学对象的方法,对“数学育人”无疑具有重要意义。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复习并借鉴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研究过程方法,并有意识地让学生意识到研究方法的重要性。但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只复习了函数概念、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等知识,对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研究的方法似乎重视不够,而这正是本课要借鉴的经验与方法。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构建前后一致、逻辑连贯的数学学习过程,使本课的思想方法的教学效果打了折扣。回顾初中数学函数的脉络,就是在“变量说”的函数概念的基础上,用一以贯之的研究方法,去研究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达到知识能力螺旋上升的目的,并在研究的过程中,在用研究方法去学习的过程中,去掌握知识、深化理解研究的方法,进而发展学生认知力的。

其二,教师可能认为xy=k(k≠0),y=kx-1(k≠0)是“y是x的反比例函数”的几种等价形式。教材例题“由xy=k(k≠0)所确定的函数”,并没有直接说xy=k(k≠0)是反比例函数。这里用“等价”是否合适?如果可以这样认为,那么在初中阶段,这样的安排是否恰当?怎样认识关系式xy=k(k≠0)?这可能还要回到隐函数来认识。这样看教师的处理也许有值得推敲、改进之处。

(作者系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秦淮区教学研究室教研员)

猜你喜欢
正比例反比例本课
上期《〈反比例函数〉拓展精练》参考答案
《反比例函数》拓展精练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反比例函数相关的隐含结论及其应用
巧用点的坐标解决反比例问题
教,针对学之所需
正比例的意义
根据特征巧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