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支翠 周士军
摘 要:反思我校的数学质量,学生应用数学意识薄弱、动手能力低,数学创造能力弱,学生数学质量的基本现状:学生在上数学课的时候不爱开动脑筋,占40%的人在人云亦云,滥竽充数;每个新的东西出现,学生很少系统地联系已经学过的知识,把数学思维“孤立”起来;目前我校的数学教学质量出现了“瓶颈”,到达现在的位置之后无法再进一步,必须找到突破口,而这个就是学生思维训练。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创设;教学质量
鉴于我校的数学教学质量出现了“瓶颈”,我校已开展《小学生良好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课题研究,已于2010年7月报县教育信息中心批准立项。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时时处处把着眼点和归宿放在学生思维品质的研究上,从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人在课题研究实验中拟定了一个《创设有效数学情境 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子课题。现就小学数学情境创设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不一定都要找生活原型
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在设计问题情境时要让学生回归生活,设计与生活紧密相连的问题情境,但是,数学教学中若凡事都找生活原型,将数学看做生活问题的附属物,那就步入数学教学的一大误区。数学发展史表明,数学的发展一方面来自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来自数学自身发展的需要。这就表明,创设问题情境不能凡事都要找生活原型,有的也应该从数学内部创设。
二、创设问题情境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
有些教师虽然精心设计了数学问题情境,往往对创设教学情境认识不够,常常会导致教学情境与教学内容相脱离,教学情境不仅没有发挥作用,反而扰乱了学生的思维。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一年级数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时创设了以下情境:
师:(出示课件:小鹿、小象、小猴、小猪在一起玩耍)同学们,今天小鹿家里来了很多客人,你们看看图有什么发现?
生1:我看到有大象、小豬,还有很多小草。
生2:还有小鹿、小猴你没有说。
生3:我发现他们去做客不带礼物。(全班大笑)
师:哦。这些动物也是啊,没有带礼物,我们不能向他们学习。
生1:不能。我到姥姥家给她带了脑白金。
生2:我到舅舅家给他带了几瓶酒,是用我的压岁钱买的。
生3:带酒不好。酒喝多了伤身体。
师:对,我们不能喝酒,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再看看图上还有些什么?
生1:图上还有很多花和草。
生2:这个图上小猪画得不好看。
……
在上面的片段中,教师在努力营造一种让学生喜欢的氛围,让学生在情境中得到情感体验,但是教师没有通过自己语言的引导让学生发现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大量的时间被学生讨论与数学知识关系不大的信息,浪费了时间,课堂效率就大打折扣了。
三、对于教材不是学生熟悉和理解的情境要大胆改进
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十分注意创设问题情境来引发儿童的思考,然而,教材上的情境并不总是符合教学的实际需要。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实际去大胆整合教材。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在使用教材的问题情景时必须注意:不是一个学生熟悉和理解的情境要大胆改进。
建构主义认为,同一知识在不同的情景中具有并不完全相同的意义。因此,让儿童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十分必要的。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注意到,学习者是基于自身的经验背景来建构新知的,我们在创设情境时首先要考虑是否是一个学生熟悉和理解的情境。
如,学习“位置”时,教材安排了一个在电影院找座位的情景图,显然,农村小学的儿童对这个情景是非常陌生的。当教师对这个情景图作简单介绍后,大部分学生按要求根据排号在图中找到了座位。这是否就意味着学生理解了情境的数学意义,认识了情境中各数之间的关系呢?课后,我问一名学生:“你知道电影院的座位是怎样编排号码的吗?”学生回答不上来。由于缺乏必要的生活经验,学生理解相关知识就会产生一定的障碍,因此,必须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帮助学生建构数学知识。
个人认为,教学实践中如果很好地做到了这些,问题设置恰到好处,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磨坪长海希望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