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孝玲
摘 要: 类比是一种主观的不充分的似真推理,因此,要确认其猜想的正确性,必须经过严格的逻辑论证.类比是一种大胆合理的推理,它是创新的一种手段,有了类比,在研究一个问题时,学生将跳出一定框架,不受现有知识的约束.类比可以发现知识的共性,找到知识的本质;没有类比,就无法归类,无法迁移.本文探讨初中数学中类比思想的应用问题.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类比 类比思想 应用
所谓类比,就是由两个对象的某些相同或相似的性质,推断它们在其他性质上也有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推理形式.
初中阶段所学的类比主要有:一种是某些待解决的问题没有现成的类比物,但可通过观察,凭借结构上的相似性等寻找类比问题,然后可通过适当代换,将原问题转化为类比问题解决.另一种就是将原命题类比到比原命题简单的类比命题,通过类比命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的启发,寻求原命题的解决思路与方法.比如可先将多元问题类比为少元问题,高次问题类比到低次问题,普遍问题类比为特殊问题等.
类比是一种主观的不充分的似真推理,因此,要确认其猜想的正确性,还须经过严格的逻辑论证.类比是一种大胆合理的推理,它是创新的一种手段.有了类比,在研究一个问题时,学生将跳出一定的框架,不受现有知识的约束.初中有很多知识可以用类比法,比如,因式与因数的概念,分式与分数,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学习线索的类比,全等三角形与相似三角形有关概念、判定、性质的类比,以及在近几年的中考卷中经常出现运用类比迁移的这种思维.运用类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可以让知识得以有效整合,形成一定的知识网络.下面就类比思想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
一、渗透类比知识,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在数学学习中有很多的概念,如果单独理解或者记忆,学生就会感觉比较困难,但如果从定义形式上看,就可以发现有很多定义的形成是相类似的.可以通过概念的类比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如:相似三角形的概念为三个内角相等,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叫相似三角形:相似多边形的概念为各个内角都相等,各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多边形叫相似多边形.又如:有一个角为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矩形,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菱形,有一个角为直角,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正方形.通过这样的类比,学生更深入理解图形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对这几个概念的印象更深刻.
三、渗透类比知识,构建知识网络
运用整体性解决问题策略类比的思想方法,能使学生轻松地掌握新的数学知识与方法,在探索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数学学习效率.如:在学习图形变换平移、旋转、轴对称、相似时,整个教学流程都是按照定义、判断变换、练习进而得出该变换的性质,然后把轴对称定义、性质作为原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学习其他几种变换.在学习过程中说明了在数学教学中类比思维的渗透,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为学生的创新提供了思维的空间与方法.又如:在研究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时,我们可以通过列表格的形式很好地学习它们的图像所在位置、解析式、最值、增减性等等,通过这样的横向类比既加强知识间的对比,又鲜明地展示知识的获取过程,形成清晰的知识链,也可以把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放在一起进行纵向类比,让学生茅塞顿开.五、对类比思维的反思
利用类比方法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定义、性质、判定的本质,分清原知识和现知识的联系和区别,也可以总结得出一类问题的解法规律.但也要防止照搬照抄,产生负迁移.如有三个内角相等的三角形是正三角形,有的学生立即就类比得到四个内角都相等的四边形叫正方形,其实我们都知道四个内角都相等的四边形并不一定是正方形,只能说一定是矩形,当矩形邻边相等时才能说是正方形,究其原因就是学生的思维定势,也是类比产生的负面作用.
还有很多数学问题可用类比思想解决.因此,类比思想是数学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数学方法.它可以使一些问题简单化,也可以使我们的思路更开阔.
类比可以发现知识的共性,找到知识的本质;没有类比,就无法归类,无法迁移.正如数学家波利亚所说:“我们应该讨论一般化和特殊化和类比的这些过程本身,它们是获得发现的伟大源泉.”但值得注意的是类比得出来的不一定都对,还须进一步验证.如果学生具备了较强的类比思想,就能比较顺利地找到切入点,正确解答.反思教学过程,进行类比教学时,不但要多找到对象的相同点,而且要找到本质的相同点,既要注意问题的共性,又要注意问题的个性.对学生在类比过程中产生的想法,能确定正误的要及时评价,不能确定的要给予方法指导,要求学生重新研究.同时要善待错误,提高思维的深刻性.
参考文献:
[1]吴斌.让过渡更自然些.中学数学教与学,2013,9.
[2]尙继慧.三角形的几个结论在空间中的类比.数学通讯,2006.
[3]韦布才.数学问题的探索与反思.中小学数学,2004,1.
[4]韩永华.对一道教材习题的再思考.中学数学杂志(初中),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