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碧云
摘 要: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阅读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与文本对话,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关键词: 关键词 重点句 联系生活实际 联系上下文 创设情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对话是教师、文本和学生三者间的互动教学方式。传统教学中我们只关注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而忽略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只是被动吸收知识、接纳知识的机器。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教师应该为学生搭建与文本对话的桥梁,让学生自己感悟文本、体验情感。
一、抓住关键词,开启与文本对话之门
刘勰云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词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我们在阅读中往往要循着作者行文的思路,以词句为切入口感受人物形象,领悟人物情感,把握文本重点。这些关键性词句往往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能够深深触动学生的心灵。因此,阅读一篇文章或一段文字,关键词不可忽视。想让学生读懂课文,就应该让学生读懂每一个词语的意思,或者说读懂每一个他感兴趣的词语的意思。让学生在关键词中产生自己的阅读感受,拥有自己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和文本对话、交流。如我在教学小学语文第四册《找春天》的第二自然段时,让学生思考把“冲出家门”、“奔向田野”换成“走出家门”、“走向田野”行不行?学生一下子就说:“不可以。”我追问:“为什么?”学生答道:“用冲和奔才能表现出孩子们想寻找春天那种激动、兴奋、迫不及待的心情。”说得多好,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自己体会、了解词语的表现力,轻松地感悟到作者热爱春天的情感,与作者心意相通。又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洋槐树,焦急又耐心地等待着。”我们可以抓住“焦急”、“耐心”这两个关键词让学生感悟、理解课文。这两个词看起来似乎矛盾,却反映了老奶奶急切想见到总理的灵车,以及不见到灵车绝不离去的对总理无比热爱的感情。抓住一句话中的关键性词语理解句子,是阅读文章的基本方法之一,是开启学生与文本对话之门的钥匙。
二、抓住重点句,推开与文本对话之窗
新课程标准指出: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教师应加强指导,而不应当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要以模式化解读代替学生的体验与思考,所以阅读教学时,教师应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授之以渔”。如我在教三年级下册第一课《燕子》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春天的特点和燕子活泼可爱这一重点,引导学生读第三自然段“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唧地叫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有的横掠过湖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我抛出问题:“从这个自然段的哪些地方,你感受到了燕子的心情及早春的生机勃勃?”学生通过多次朗读,有的说从“斜着身子”感受到燕子的飞行姿势,以及飞行时的轻快灵活、自由自在。有的说通过“掠过”,体会到燕子飞行之快速;有的说通过“唧唧叫着”,感受到燕子飞行时的欢快心情;还有的说通过“有的……有的……”了解到众多燕子在早春的春光中、迎着拂面的微风飞行的情景。学生抓住这些重点句感受到这些自由飞翔的燕子,为春天增添动势和情趣,使这早春美景更生机勃勃、令人神往。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抓住重点句子解读全文很重要,是推开学生与文本对话之窗的手。
三、联系生活实际,拓宽与文本对话之渠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应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璞归真,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语文课本中有的词语较难理解,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加以体会。如《草原》第二自然段中有这样一段话:“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由于大部分学生没有见到过草原,因此对“洒脱”一词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有的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在草原上行驶不需要像在马路上一样,还得看红绿灯,受警察的限制,自由自在,不受任何约束。这样一来,学生就会体会“洒脱”这个词的准确性和生动性。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教学要有大语文概念,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注重语文教学和学生实际的联系,帮助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阅历、情感体验解决语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拓宽与文本对话之渠道。
四、联系上下文,铺设与文本对话之路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是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重要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低年级要“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中年级要“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语在表情方面的作用”;高年级要“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因此,在学生理解课文遇到阻碍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文意,为学生铺设与文本对话之路。如《翠鸟》一课中描写翠鸟外形时有这么一段文字“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作者先概括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再进行具体描写。只要让学生联系下面具体描写的句子,“鲜艳”一词的理解就迎刃而解,学生也从作者的描写中感受到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五、创设情境,搭建与文本对话之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培养学习兴趣,就不可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课堂上营造良好的意境,学生的兴趣易于激发,并且更能尽快、深层次地感悟文本。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精美导语的设计,声情并茂的课文范读,情调和谐的背景音乐和氛围的渲染,以及课文精美插图。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中的语言文字获得一定的理解,此时丰富多彩、直观形象的教材插图能辅助理解课文、激发想象、营造文本意境,牢牢吸引学生,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认真、细致地阅读课文、理解内涵。以上这些意境的营造,可以让学生很快融入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跟着“作者的感觉”一起,与文本尽情对话。或放歌,或潸然泪下,或扼腕叹息,或悄然凝思,然后通过师生的互动分析,把握课文描写的主要内容,理解课文表现的感情及蕴含的哲理,进而理解并掌握课文的写作技巧,让学生与文本对话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如《爱迪生救妈妈》这篇课文讲述了著名科学家爱迪生在妈妈生病时,利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光明,让医生顺利做完了手术,救了母亲。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妈妈得了急性阑尾炎,急需手术,而光线很暗,做手术又有危险。面对这样的两难境地,医生、爸爸和爱迪生都有怎样的表现呢?“医生犹豫了”,他为什么“犹豫”?“爸爸无可奈何地搓着手”,爸爸心里是怎么想的呢?爱迪生的手心攥出了汗水,爱迪生的心情是怎样的?他心里又在想些什么呢?这样走进人物内心,体会当时情况的危急,更对下面爱迪生的急中生智感到佩服。爱迪生想出利用镜子的反射原理集中光线,这是一个难点,所以课前我让学生带来小镜子做游戏,孩子们在玩中发现镜子可以反射光,可以调节光的角度。有了这样的经验,课堂上我请学生谈谈爱迪生的方法妙在哪里。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实践再理解课文就一点也不难了。这一情境的创设,既解决了教学难点,又为学生走进文本搭建了桥梁。
总之,为学生搭建桥梁让学生走进文本,以学生的心灵激活文本言语,以文本的言语点燃学生的心灵,使学生真正领略到语文的魅力,与文本轻松对话至关重要。因为只有学生和文本真正面对面地对话,才能真正建构起文本意义,为学生体验情感、内化语言做好铺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