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改”创新创业教育开启校企合作新模式

2014-06-04 19:44韩晓东
职业·中旬 2014年5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校企合作

韩晓东

摘 要:象山县技工学校作为县域内培养制造类专业技术人才的摇篮和区域技术技能推广中心,以“三改” 即改良工具、改造工序、改进工艺作为创新创业教学的切入口,促进学校内涵发展,走出了一条“产教结合、以教促产、以产助教”良性循环的新路子,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关键词:“三改” 创新创业 校企合作

象山县技工学校作为县域内培养制造类专业技术人才的摇篮和区域技术技能推广中心,以“三改” 即改良工具、改造工序、改进工艺作作为创新创业教学为切入口,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在推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中积极作为,从“说起来重要”转向“做起来重要”,从封闭办学转向“开门”办学,从主要依靠举办传统专业教育转向全面服务地方发展,走出了一条“产教结合、以教促产、以产助教”良性循环的新路子,得到社会广泛认可。下面,笔者就谈谈学校“三改”创业创新教学的具体情况。

一、“三改”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做法

学校以“三改”,即改良工具、改造工序、改进工艺作为创新创业活动的切入口,目的不仅仅在于服务学校专业教学的建设,也在于服务县内区域经济的发展。创新创业活动通过“三改”工艺步骤,提倡专业教师带着企业的难题进课堂、进实习工场,让学生带着企业的问题求知、进取,进一步贴近了实际生产第一线,达到产教结合的目的。

1.“三改”的“改”的由来

“三改”创新创业活动的基础就是要发现问题,让师生有工具可以改良、有工序可以改造、有工艺可以改进。在学校开展活动的起步阶段,学校提出了“企业、实习、生活是发明创造的源泉”的理念,将问题的来源定位于“企业送进来”、“教师沉下去”、“学生想出来”三个方面。

(1)问题来源于企业“送进来”。 笔者学校是宁波市唯一一所拥有三名宁波市首席工人的职业学校,以这三人牵头,抱团学校年轻专业教师,成立了“象山县技工学校首席工人创新工作室”“省、市技能大师工作室”以及“师生创业创新实验社”。借助学校的人才和技术优势,积极搭建平台引导师生就小微企业升级中碰到的产品技术问题对症下药,实现与企业无缝对接。

工作室通过热线,接受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求助,发挥工作室高技能人才的引领作用,吸引和动员广大专业教师和相关专业学生攻克小微企业的困难,并引导他们以此为契机,进行技术创新攻关活动。例如:学校首席工人创新工作室的牵头人李善东,多年来一直结对象山新港汽配有限公司。通过他的指导和帮助,公司从创业意识萌芽到目前的初见规模,从一个不起眼的小企业慢慢发展起来。过去,该公司自行设计的夹具在圆锥体基座材料上打孔误差大、效率低,必须进行夹具的工艺改进,经过首席工人工作室成员刻苦钻研,带领高级工班部分学生在没有相关设计图纸以及技术资料的情况下,一起分工合作近开展了半个月的测量、绘图、设计,试制工装夹具,经几十次的反复试验,终于研制出一种“自制钻模”,将圆锥体基座固定在固定模具上进行钻孔,这样既减小了误差,又确保了质量。这让企业负责人王才荣非常感触:“我是技校毕业的,现在我跟人合伙创办企业,遇到难题就首先会想到他们。老师对我们的这一帮助使我们的效率翻两倍不止。”

(2)问题来源于教师“沉下去”。在接受小微企业上门求诊的同时,学校积极联系大型、规模企业,为青年骨干专业教师和学生提供培训和学习的计划。为此,学校特别制定了《象山县技工学校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管理办法》,要求专业课教师结合具体专业到企业参加实践活动,深入企业第一线,采取顶岗作业、合作研发等形式,并与调查研究相结合,及时掌握本专业发展动态及实际应用情况,充分了解相应的业务流程、岗位素质、知识技能要求,积极参与项目实践与研发,努力提高自身技术技能素质。学校要求专业教师平常时间下企业每个月3次以上,暑假期间至少10次以上,以此推进教师下企业锻炼常态化、制度化。

例如:某企业XK箱式开关站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一个问题:如果断路器多,PT的功率就无法满足电路的需求(由于XK箱式开关站的箱体尺寸是设定好的,无法装入两个PT)。学校工作室中的电工电子专业团队教师以此作为研究课题,经过多次讨论研究最后成功找到解决方法:考虑采用太阳能电板供电,太阳能电板的功率可以达到比PT高得多,只要选择合适电路功率的太阳能电板就可以。由于太阳能电板产生的是24V的直流电,因此需要另外增加一个逆变器(把24V直流电转变成220V的交流电)。太阳能电板只有在晴天才能正常工作,一旦出现阴天就无法满足要求,因而需再加入一个UPS(不间断电源),在太阳能供电停止时,采用蓄电池供电。

(3)问题来源于学生“想出来”。学校实践为重、需求为主的办学理念,自主探索的学习氛围,使许多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如鱼得水,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更多的兴趣投入到创新实践中去。理实一体化的教育方式更加让学生善于观察和思考,能有心地从企业征集或在实习中发现困惑,更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比如:朱振霖同学和创新创业团队伙伴们在象山奥通汽车维修有限公司实习时,发现维修师傅在安装变速器输入轴密封圈时一次成功率很低,返修率高,费时、费力、费资源。带着企业生产中遇到的这一现实问题,他们在专业课教师的指导下,查找资料、设计草图,寻找解决办法。灵感的火花在冥思苦想后忽然闪现,他们从制作香肠时用漏斗把肉塞到猪肠内想到水龙头螺纹、热水瓶塞都是从锥形原理而来,联想到可以把密封圈安装工具做成像漏斗一样的锥形,事实证明,他们设计的油封圈保护安装器省力、省时、安装效果好,不仅成功申请了专利,更为企业解决了实实在在的问题。

2.“三改”如何实施

(1)改良工具,科技创新出成果。学校为师生不断营造科技创新环境,搭建科技创新孵化平台,提升师生的科技创新素质。在“创业创新实验社”刚运行期间,采用“以学生来源于生活的发明作为科技创新切入口”“多渠道开展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等措施提高学生创新研发的兴趣和能力。几年时间,师生从“改良工具”着手,鼎力合作设计制作,创新“改良工具”项目9个,其中快速方便T字扳手、防爆式台虎钳、兼容性磨刀工具、多功能钳子等项目在浙江省、宁波市创业创新大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2)改造工序,破解难题出成果。在改良工具的基础上,师生们开始共谋改造工序。从初次想法、初次设计、完善想法、改进设计到最后制作成功,经过无数次的循环往复最终得到成果。变速器轴导航器、油封安装装置、油封安装保护器等创新项目便因此应运而生。这些创新成果的设计制作过程虽然繁琐,但应用于实际生产活动中,对整个生产工序影响很大。比如变速器轴导航器,为维修人员更换汽车变速器轴中的某个零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实际的创新活动中,学校提倡学生带着企业的难题进行创业创新活动,比如把新桥绿源机械厂加工环节的某工序改造问题作为引题,纳入学生创业创新活动课程的讨论环节,经过师生的共同探讨论证,最终得出了工序改造的最佳设计方案。

(3)改进工艺,技术输出成果。改进工艺是“三改”创业创新活动的最高层次,需要师生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太阳能草坪灯、新型防尘制动器、铝发动机机体、智能防盗装置等技术含量较高的创新作品问世,其中制动液回收装置获得第二届“未来杯”全国中学生创意设计竞赛二等奖。此外,“首席工人创新工作室”不仅指导学生创业创新活动,还利用自身专长为小微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3.“三改”如何推进

(1)孵化“三改”作品转产品、商品。当一项新产品或新工艺研究取得进展,完成技术构思,且具有专利申请价值时,学校就及时筹划提出专利申请,以尽快占领市场。而且在技术创新的全过程中,充分利用专利信息资源,跟踪创新主题的前沿技术,避免重复研究,实现高起点技术创新。通过各种形式的深度挖掘创新成果,为学生申报专利进行指导,鼓励和保护发明创造。

同时,学校专门制定了创新创业成果奖励细则,鼓励专利成果产业化,充分激发师生发明创造热情。19岁学生朱振霖在制造太阳能汽车过程中,学校已引导他申请了智能防盗报警装置、智能变光系统、太阳能板安装、油封安装装置等四项专利。其中智能防盗报警装置的专利权已被义乌宏峰模具厂购买,现已正式投入生产,该产品将直接运用于防盗门、汽车、电器等设施的防盗系统中。

(2)打造创新创业师资团队。由于“三改”创新创业活动与企业生产实践对接较紧密,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操作等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学校建立起一支校企共融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一是企业讲师团“请进来”。为更好地提升学生在校企对接中的适应性,培养更多符合企业要求的技术工人,学校邀请了企业骨干技术人员、优秀管理人员和一线工人等专家、人才共同组成企业讲师团,担任学生的客座讲师。到目前为止,共开设了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岗位技能人才需求标准、企业职工职业道德素养以及企业自行研发的专业技术展示等相关课程,填补了学校教育的空缺。二是专业教师走出去。学校制定了《专业教师下企业培训考核制度》,制度规定每位专业教师每年必须下企业培训一个月,学校统一安排教师进入相关企业,培训过程由企业相关员工作为指导教师负责考核。

(3)构建富有特色的专业体系。课程体系是实施创业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学校推进创业创新教育的载体和依据。在课程设置上学校注重创业创新教育与各学科教学的融合,提升实训课程比例,努力培养既能就业又能创业的实用型人才。在课程实施上,把创业教育内容渗透到学科课程与第二课堂活动中,开展一些根据创业教育的具体目标专门设计的教育活动,例如开展创业计划竞赛、模拟企业管理、创业沙龙、创新讲座、创业论坛等形式多样且内容丰富的创业创新教育活动,拓宽学生学习范围和视野,使课程更具有启发性和实践性,并以此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和创业动机。最后,在教育质量评价方面,从课业学习、专业技能掌握、创新创业实践三个层面进行评价模式改革,并开始通过四个维度对学生进行评价,即学生自主评价、家长评价、学校(教师)评价、社会(企业)评价。

二、“三改”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双赢性

实践证明,学校开展的“三改”创业创新教学活动无论对学校还是对企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企业角度看,随着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进一步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一方面,小微企业迫切需要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和技术改造;另一方面,不断补充企业技能人才需求库,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活力,提升产品的市场核心竞争力。围绕此目标,小微企业充分利用学校搭建的师资、设备等资源优质的公共服务平台,引导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不断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

从学校角度看,希望以产学研教一体化的合作关系为纽带,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提升学校专业结构、教学内容等建设内涵和办学水平,最终在校企合作上取得突破并实现学校与用人单位的无缝对接,真正实现“三个零距离”,即专业设置与用工需求零距离、课程设置与职业活动零距离、教育内容与培养目标零距离。

三、“三改”创新创业活动的困境

首先,笔者学校“三改”创新创业合作的多为小微企业。当前的经济形势令小微企业举步维艰,有些甚至连正常运转都比较困难。如何让合作不变成空谈、如何更好地合作、合作过程如何管理等等方面都需要我们制定出长效机制。

其次,“三改”创新创业教育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但如何与专业更紧密地结合,形成一个完善地专业体系和教学体系,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研究的问题。

最后,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专业教师下企业培训”制度是有效的。但这一制度的实施需要众多企业的支持,涉及的专业、行业广泛,教师进入企业培训,或多或少对企业生产带来影响,没有众多企业的配合就不可能实现这一目标。所以,如何让“专业教师下企业培训”落到实处,这需要政府、学校、企业多方联动,形成合力,共同解决。

(作者单位:象山县技工学校 )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校企合作
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园管理问题研究
把握“金钥匙”打开创业门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武陵山片区高校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建设与启示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