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思维过程 发展思维能力

2014-05-30 22:09付丽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4年7期
关键词:旧知新知应用题

付丽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7-0164-01 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直接感知,通过学生的操作,观察,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比较、分析、综合,从而抽象概括出所学内容;另一方面是启发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判断推理,直接推导出新知识。我们在教学中必须从小重视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将来能够真正成为国家所需要的人才,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点滴做法。

一、以疑激欲,引发创新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問、矛盾往往是启动思维的助燃剂。它可以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调动其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我就利用“以疑激欲”来引发学生的创新兴趣。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就先出示问题:“把6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得到几个?”当学生回答出“每人得到2个”以后,再提问:如果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得数能用以前学过的数来表示吗?这一问题出示后,学生都感到新奇。究竟怎么分呢?于是便产生学习“分数”这一新知识的急切欲望。这样导入,既引导学生复习了与新知识密切相关的旧知识,又为新知识作好了铺垫,引发了学生的创新兴趣。

二、重视直觉思维的培养

在学生有了兴趣的同时,还要注意到数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具有抽象性。因此,在教学中应紧密联系学生实际,使直观教学融于教学中,化抽象为具体。如教学中充分使用教具、学具及实际事例。教有关几何知识时,让学生亲手量一量、摆一摆、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等。教应用题时画出线段图等。这样教学不仅使学生的直觉思维得到发展,抽象思维也会相应的得到发展。这有利于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学生也增强了实践能力。

三、重视促进知识迁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猎取知识的全部过程

教材中的大部分新知识都是建立在旧知识基础上的,是旧知识的延伸扩展。旧知又为新知提供认识的固定联系。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新学知识的认识结构与已有知识和经验建立联系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充分把握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化新知为旧知,顺利实现认识迁移。如,学生通过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由平形四边形的面积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底×高÷2”以后,就提出:梯形的面积公式是否也可仿效这种推导方法呢?于是学生积极动手操作,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与梯形上底、下底有什么关系?它们的高呢?与它们的面积又有什么关系?学生自由讨论,发表意见,活跃了思维。同时也为学生主动获取新知提供了条件机会,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由旧引新,将新知转化为旧知,既便于学生记忆,又便于知识的保持和能力的提高。

四、重视组织操作实践,探究发现规律的活动

动手操作是学习数学的一种好方法,例如:教学圆维的体积计算时,老师引导学生操作,将空圆锥容器装满沙土,然后倒入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容器里,看看倒几次正好装满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圆锥的体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圆锥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儿童的思维发展是直觉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眼、耳、口等各种感觉器官,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认识,引导学生积极动脑,抽象概括,分析推理,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又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五、通过多种算法培养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想的思维,即某一个问题有许多答案。发散思维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找答案。我在教学中,注意让学生做发散思维训练,让学生做多种方法计算。

例如:6+6+6+6+4 一题,学生用六种方法计算:(1)按顺序计算(2)6+6+6+6+6-2(3)6×5-2(4)6×4+4(5)(6+1)×4 (6) 7×4

再如:学完一步应用题后,我出了这么一道题:看下面一幅图编十一道一步应用题。(在整数范围内)

学生编的题综合起来有以下几种:(1)求和(2)求一个加数(3)求两数差(4)求较大数(5)求较小数(6)求几份数(7)求几份(8)求一份数(9)求几倍数(10)求一倍数。

在我们的教材中,有很多足以让学生做发散思维的内容。因此,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的发散思维的因素,认真地扎实地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思维,有了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也会被激发出来。

六、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促进思维条理性的发展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语言的。”小学教学的教学中,应着重引导学生学会用逻辑语言。在数学课上应鼓励学生敢说,帮助学生会说,促进学生说好。

小学生的思维处于无序思维向有序思维的过渡阶段,我们在教学中应重视组织学生进行有条理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能条理清楚地说出完整的思维过程,以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能力。例如,引导学生分析16和9是不是互质时,要求学生这样说:“因为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互质数时,16和9的公约数只有1,所以16和9是互质数。”另外我们还要求学生用语言叙述出应用题的解题思路“要求……需要知道……”慢慢地学生的思维就更符合于逻辑了。可见良好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将促进数学思维向着推理的逻辑结构占绝对优势,思路简洁精确地分析论证过程,符合精密准确发展。

总之,要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就必须首先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应破除过分强调共性而用一个标准、一种模式去苛求所有学生的传统观念。要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做到尊重学生、帮助学生、相信学生,形成良好的教风,并采用探究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人才。

猜你喜欢
旧知新知应用题
应用题
生活新知
生活新知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岁末
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新课程理念下的“新课导入”
走近打折应用题
应用题
英语教学中旧知对新知的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