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成
【摘要】 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调动学生的审美感官,产生体验,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总结以往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逐步引导学生进行审美体验。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审美体验 引导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09-052-01
0
一、在生活中发现美,培养审美兴趣
现代学生的生活内容相当丰富,只要用心体味,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社会生活,我们都能发现美的因素。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美是生活”,“任何东西凡是展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那就是美。”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最大功绩就是在于发现了美的根据地——客观的现实的人类社会生活,人不能脱离生活而存在,人对美的意识仍然是从生活中来,人对生活的认识,其实也是个体对生活的一种审美。中学生对于美的追求特别强烈,对于他们爱美,追求美的愿望,应该给予肯定。但由于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还未定型,对于美丑的分辨能力还不太强,他们认为追求时髦、穿奇装异服,是一种美,对于美有自己的偏见。所以语文教育要引导学生去提高认识美、欣赏美的能力。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从身边小事中寻找美、感受美、欣赏美。同时激励学生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表达美,在课堂上选择恰当的时机让同学们谈谈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就是一种审美,语言可以朴实直率,可以富有文学色彩,只要是自己切身的体会,都可以谈。通过个体的生活感言,让自己和其它同学得到情感上的传递和共鸣,情操上的熏陶,熏陶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审美体验,同时也使学生的审美进入更高的境界。
二、在品读中感受美,感知审美对象
“读”是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审美传情的极好手段。课堂上采用配乐朗读的形式,令学生沉浸在如诗如画的情境中,声中融情,景随声出,这不仅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觉器官去直接感受作品中的美。例如学习《天净沙·秋思》就可以引导学生先吟后作画的形式,通过用心诵读吟味,体会那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悲凉,进而在头脑中呈现“枯藤、老树、昏鸦”以及萧条、荒凉的秋景,还有以这些景物、景色为背景的“断肠人在天涯”的整体画面,进行感知体验,从形式到内容,从画面到意境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美,从而感受到蕴含在画面中游子凄苦的心境和沉郁的情绪。只有通过品读才能触碰学生内心的情感,只有通过感知,作为审美主体的学生才能把握审美对象的各种感性状貌,才可以引起美感,不断激发他们学习的强烈兴趣和求职欲望,为进一步赏析、理解奠定感情基础。
三、在情感中体验美,领会审美神韵
文学之所以美,主要就在一个“情”字上。因此,语文审美教育,情感是最关键的因素,它是激励学生学习的起点,是培养审美能力、完善人格的内在动力。教师应根据审美教育的目标和学生的特点,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从感情上激励学生,创设相应的审美情境,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在教学中,教师的积极情感在激发学生学习中具有吸引作用。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情感是课程教学内容的血肉,是教学过程的灵魂。要想学生主动体验美感,教师需要浸透感情,用心激情,以情感人,他们必然会亲其师而信其道。
另一方面,情感的产生需要一定的情境,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才能初步产生情感体验,进而领略美的神韵。如教学《短歌行》这首诗歌时,可以运用多媒体,采集一些直观形象的画面和一些与之相应的音乐来展现中华战场的滚滚硝烟,和心甘情愿为多娇江山竞折腰的豪杰壮士,更突显出曹操一统天下的雄心和进取精神,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使其感受到美的熏陶,不由得为时光短暂,壮志难酬的悲凉而感慨!
再有,要培养学生欣赏课文的情感美。课文中的文学范文让我们意识到人类在情感生活上的相通与一致。在对课文的情感欣赏中,我们理解古人,外国人和他人的内心生活,然后在一种体验的情况下,自己与别人之间的界限在感情中逐渐消失,产生同一种感情。美的情感无一例外地对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撞击和情感上的回应,共鸣是学生对课文内容最好方式的沉浸。比如,看到浩瀚的大海,心胸会无比开阔;看到秋天飘零的落叶,会感到心情凄凉、孤寂;看到高山峻岭,会产生崇高、威严之感,文章佳作中所包含的真挚情感,拍击学生的心弦,激起他们感情的共鸣。
四、在想象中升华美,进行审美创造
想象是语文教学中美丽的翅膀,教学中只有借助想象,才会更好地挖掘文本的象外之旨,弦外之音,味外之趣,获得审美体验。因此,语文教学不仅要具备感知美、鉴赏美的能力,还要使学生将前人积累下来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成果加以迁移、表达,达到创造美的目的。
在文学审美中,想象会把人带入更广阔的心理活动空间。“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干一瞬。”便是想象作用的最好印证,诗词原是语言文学艺术,而“不着一字”反倒成了最高的艺术境界,这并非说不用字,而是尽量用可感知性的形象化的字词,激发人的想象。
美,是教育之源泉,是学习之动力。美产生激情、美激发思考、美带来愉悦。在语文课本中,我们接触到各式各样的美——有“人比黄花瘦”的凄美,有“举杯消愁愁更愁”的忧郁美,有“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洒脱美,有“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缠绵美,更有“月出惊山鸟,夜静春山空”的静态美,“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动态美,甚至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粗犷美,以及健康美、纯洁美等等一切包含“美”的因素。可见审美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深化学生的审美感受,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