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停 “四步阅读”的师本教学模式,构建 “四环节”生本课堂模式

2014-05-30 10:48刘红英
关键词:课堂教学模式

刘红英

【摘要】 我们把突出学生的“学”的课堂称之为“生本”的课堂,而把突出教师的“教”的课堂称之为“师本”的课堂。如何摆脱传统的桎梏,真正做到 “以生为本”?本文以“生本”教育理论为理论支撑,指出传统的“四步阅读”教学模式的弊端,提出构建突出学生的“学”的“四环节”生本课堂模式。

【关键词】 师本 生本 课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09-022-01

0

新课改范式繁多,思潮种种,但无一例外地将目光聚焦到教学观念、教学主体、教学方法、课堂模式的改变上。广大教育工作者清醒的认识到:课改不是改良,而是改革和再造;是抛弃“控制”,实行开放、自主;好课永远都是“学生的课”“学的课”,而不是“教师的课”“教的课”。

1. 叫停“四步阅读”师本教学模式

1.1初中版的“四步阅读”课堂流程示例(以《爱莲说》为例)

(1)创设情境,3至5分钟(这里既有艺术设计的审美体验,又有当地毗邻港澳,澳门回归祖国重大事件,能引起学生注意力等);

(2)阅读感知,至10分钟(文章很短,把课前预习与课堂学习合二为一,省时高效,我常用此法);

(3)探究发现,20至25分钟(先由学生提问,师生共同讨论研究,学生“问”之不及,再由教师提问。这一点比今天老师提问要进步得多);

(4)扩展提升,5至10分钟(巩固学习内容:本节课除了学习语言,其难点是文章“托物言志”写法的掌握)。

1.2高中版的“四步导读法”案例(以《故都的秋》为例)

第一步:文本结构梳理(整体感知);问题引导:“文章开头总写了哪两种秋景,突出强调了哪一种秋景呢?”

第二步:重点细节探究(品味语言);问题引导: “1.北国之秋有什么特点,作者如何概括?2.文章的主体部分描写了哪几种北国的秋景呢?是概括说明3-9节。”

第三步:主题意蕴发现;问题引导:“面对背过的秋景,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呢?”有些课还会结合作家、时代背景探究文本意蕴。

第四步:“语言特色体悟”;问题引导:“文章运用了对比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呢?(11-12节)”

1.3 对“四步阅读”教学模式的质疑

1.3.1 初、高中版“四步阅读”模式的不足

初中版的“四步阅读”模式,对处理较为短小的课文时,常能起到良好效果,也即所谓的“实效性”。但缺陷也是非常明显的,特别是处理较长中短篇小说时没就显得乏力了。对长的篇幅,没有三五甚至十二八遍阅读,很难一下抓住要领。课上的十分钟或者五六分钟读完一篇文章无法“走进文本”,只能“走过文本”。

其次,学问学问,就应该是学生“学”学生“问”,不是老师“问”。教师口头提问,或把问题投影到大屏幕上,学生讨论或师生共同讨论,偶尔的“小组讨论”,这样的处理和设计有问题。

1.4 对传统的“四步阅读”教学法的反思

传统的“四步阅读”教学法的三大特征:一是以“教”为中心,二是以讲代学、一讲到底。三是阅读量少,阅读面窄。这种教学法,它颠倒了学习的主体,压制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自主性。

2. 构建“四环节”生本课堂模式

2.1 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首先要讲究教学策略,要从教学观念上进行改革,真正做到以学生活动为中心,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其次要改革教学方法,倡导以学定教,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以至不教而教;再次要树立“生活即语文”的“大语文”观,把语文学习的时间从课内延续至课外;最后是构建“生本”课堂阅读教学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学”,让学生在课前充分学习、课上充分讨论、自信展示、激励提升。把学习的环节变为个人学、小组学、全班学、老师帮。

如果从教学观念、教学策略、教学方法进行大胆的改变,即可形成“初读(谈感悟)——品读(谈最喜欢的地方)——研读(拓展阅读)——提升(读写)”的阅读新模式,由此建立“生本四环节”阅读教学课堂模式。

2.2 生本课堂“四环节”及其解读。

第一环节 检查前置学习(2分钟):学生围绕前置学习自主解决50%的问题,标注出疑难问题。小组交叉检查,教师作出评价。拒绝零起点课堂。此为“先学后教”;强调“不做不议”。

第二环节 合作探究(15分钟):小组探究留下的疑难问题,才是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而非课前教师确定的“重点”与“难点”,因此教学更具“针对性”。此为“以学定教”;强调“不议不讲”。

第三环节 展示交流(20分钟):展示近共性问题和疑难问题,提出质疑,辩论,注重展示的实效性;强调“不辩不拨”。

第四环节 激励提升(3分钟):教师引导、点拨、纠偏、补漏,帮助学生“画龙”,关键处“点睛”;强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3. “四环节”生本课堂教学设计简例

3.1 课前——《寡人之于国也》(孟子)前置学习

①课外疏通文意,把不能理解的字句标记出来,上课后先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②读完这篇文章,你读懂了什么?从这篇文章你还想到了一些什么?说给大家听听。

3.2课中——课堂教学流程:

前置学习检查:(3分钟)

师:在学习《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时,还有哪些字词障碍需要解决的,请提出来?

(生:提出难懂的字词,有其他组的同学回答和补充,必要时教师才做补充。)

合作探究(15分钟)

师:(组织讨论)读完这篇文章,你读懂了什么?从这篇文章你还想到了一些什么?大家先在小组内进行一对一的分享,然后组长组织本组同学整理小组成果,或提出疑问,准备展示。

(生:学生讨论,一般学生讨论的声音由大变小,甚至在观望了,意味着讨论即将结束,学生在等待发问或分享展示了)

展示交流:这个过程是展示思想成果、思想碰撞、课堂生成环节,教师的组织、激励很重要)(20分钟)

总结提升:可由学生作结,也可由教师作结,争论不下的问题留待课外继续找支撑,下节课继续展示。(2分钟)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模式
浅探高职高专院校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
浅谈“自主
构建中学政治生活化课堂的实践与研究
“五步探引”课堂教学模式下对《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运用
高中化学“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规避“男生危机”现象
情感教学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新课程教改背景下课堂教学模式浅议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