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初中数学生成性课堂的具体对策

2014-05-20 17:11周足娴
成才之路 2014年10期
关键词:课堂生成课堂设计发散思维

周足娴

摘 要:新课程改革进入到实质化阶段,综合分析当前的课堂教学,我们发现,教师们积极地将新的思想和方法应用到工作实践当中,不断地改变着课堂学习的格局和面貌。同时也发现,师生之间互动频繁,但学生实质性获知渠道仍没有摆脱教师的课前预设,认知性任务依然是课堂的中心任务,探究活动也具有很大局限性。生成性课堂的构建,或许是解决这样的瓶颈问题的一个有效探索。

关键词:课堂生成;课堂设计;发散思维

首先要明确,生成不能理解为“偶发的意外”。笔者一直思索生成的具体概念到底是什么。生成就像化学反应中多种物质在相应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然后变化成另外一种化学物质的过程。最重要的是,它需要适宜的条件,有了足够良好的氛围和足够良好的导引,那么生成就是必然的。同时要明确,生成具有主观局限性。不是所有的生成都是有效的,生成性课堂需要更多有效的生成。作为教师,我们要思考的就是这样两个问题,生成不是哗众取宠的儿戏,是我们精心预设和精彩导引的产儿。明确地说,一方面,生成性课堂尊重学生思维的个性化,势必会产生多元性的方法和见解,教师要利用自己的教育智慧,让学生尽可能地有效生成;另一方面,生成性课堂是动态化的,不光思维动,学生可能也会动,那么如何驱动课堂有序进行,也是教师教育智慧需要拓展的范围和方向。据此,笔者在工作实践中积极钻研和求证,取得了一定的收获。

一、精心设计,巧妙启发,培生成沃土

预设是生成的基础和前提,生成是建立在预设基础上的实现和超越。当前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课堂当中,生成是必然的,甚至可以说没有生成的课堂是存在问题的。精心设计课堂,就像是在为课堂中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学习场面而做导演。具体而言,我们要通过通透理解教材,明确教材重难点,然后重点在这里下功夫,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抓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设计他们乐于参与的话题。启发是引发学生探索和思考的导火索,在设计课堂时,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在哪里下功夫引导学生做重点思考。

例如《探索与表达规律》的教学设计中的导入片段:课堂导入环节:①以数青蛙的童谣填空,一方面调动学生兴趣,另一方面激发潜藏的探寻规律的意识。②出示日历图,选中一竖行中的三个数,让学生看一看前一个数和后一个数与中间数的关系,并填空。③生成性预设:让学生换个方向,再找三个数,看一看日历图,说一说还发现了什么?

显然,第一、二个导入活动是为调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而做的热身,第三个内容,一方面是要打开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意识,为后面的规律探索做准备。另一方面,是调动学生积极性,让他们从课堂一开始就主动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参与度越大思维越是发散课堂有效生成的几率就越大,生成性课堂彰显学生生命活力的机会也就越多。由此可见,预设就像是生成型课堂构建的土壤,教师必须有意识地进行生成性预设才能更好地催生课堂生成。

二、任务驱动,多元建构,育生成根本

构建生成性课堂,必须大幅度地开拓学生的活动范围,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动”起来。那么,无论是思想层面还是行为表现方面,只要学生动就会出现一定的混乱。把教学目标任务化,有助于教师调控课堂,并催生更加实质性的学生探究和有效生成。为了克服活动过程中的困难,学生会主动寻求各种帮助资源来建构自己的知识网络,在此时有效的生成才有助于学生顺利完成任务。因此,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模式是促使学生主动思维并有效生成的根本。

比如,在《你能证明它们吗》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回顾了上学期学生在数学课上所学过的六条公理。然后,布置给学生一个小小的任务,即证明推论“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由于有上学期的积淀,学生很快便画出图形,分析三角形中对应边和对应角的关系,然后用ASA公理便得到了证实。在完成这项热身之后,教师对学生进行了激励和肯定,同时又告知学生“接下来,大家要挑战一个稍微难一点的定理证明,你想试一试吗?”用这样激励的话语让学生情绪活跃的同时,融入课堂自主探究任务“证明: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教师引导学生写出了已知、求证,然后让学生结合已学过的公理以及推论自主证明。在学生个性化的思考驱动下,他们呈现出各自的证明思路。“过点A作底边BC的垂线,垂足为D。”“做顶角BAC的角平分线交BC于点D。”“取BC中点D,连接AD。”每一种想法都对应着一条公理或者定理推论,证明有条不紊。时间推移着,然后,好几名学生在一起开始了讨论。“咦,奇怪。我们画的不是同一种辅助线,可为什么看起来是重合的?”“对呀,我用了三种方法来证明,我发现三条辅助线重合了。”随即,老师带领学生认识了等腰三角形底边中线、顶角平分线、底边垂线三线合一的推论。在这堂课中,如果没有多元化的思考,就不会有课堂最后的有效生成。

三、主动探究,发展能力,抓课堂实质

生成性课堂的指导思想是促进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我们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和机会,只有在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才能得到实质性发展。

如《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一课的教学,最能证实探究中学生的能力和思维的发展有多大。首先,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复习了什么是相似三角形,同时也让学生回顾了判断三角形全等的思路和方法,随即便开门见山地提出本堂课的探究任务:“判断三角形相似需要哪些条件呢?”学生按照“做一做”的要求指导,开始了探索。很快,他们便得出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是“有两个角对应相等”。本来老师想要带领学生去应用这一条定理,谁知学生却“玩兴正浓”,“老师,我觉得不只可以用角来判断,能给我们点时间,让我们试试边的关系,或者边与角的关系能不能也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为什么不呢?我们这节课就是要“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啊……

课堂生成了学生探究的兴趣,生成了学生钻研的精神。我们不断地呼喊改革,不断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这样的生成不正是我们想要的吗?学生的思想是自由的,在没有拘束和心理暗示的环境之中自由探索,才是新理念所倡导的生成性课堂。

参考文献:

[1]黄娟.混沌理论对传统教学设计的冲击和启示[J].电化教育研

究,2005(5).

[2]金亦挺.课堂教学中的美丽生成策略[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5(5).

(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内莞中学)

猜你喜欢
课堂生成课堂设计发散思维
捕捉课堂生成,引导深度探究
赏识,让课堂生成更精彩
让学生喜欢你的英语课
探微小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个性化与多元化
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
良好课堂,共同打造
例谈发散性思维训练
金融新晋军的“发散思维”
着眼课堂生成,提高思想品德课堂的有效性
谈语文课堂的精彩谁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