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域游戏的生活化教育

2014-04-29 21:31金晓星
考试周刊 2014年101期
关键词:区域游戏生活教育教学做合一

金晓星

摘 要: 幼儿园区域活动应该体现幼儿的自主性和自由性,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真正的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必需的教育。幼儿的区域活动应该追溯于生活,取材于生活,让教学做合一。

关键词: 幼儿园 区域游戏 生活教育 教学做合一

一、生活和区域要面面“关心”

1.生活的镜子是教育

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教育”,不是以学校为整体的狭义教育,而是包括学校教育在内的整个社会生活的广义教育。他所说的“生活”,是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的总体,是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的总称。“生活即教育”不是说生活等同于教育,而是说教育与生活经历同一个过程,教育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教育。

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我们可以鼓励幼儿在生活中习得经验,产生自发的游戏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感受生活的乐趣。比如在建构区孩子自由搭建积木时,能够反映出孩子在生活中受大环境影响而产生的思维和想象力的变化发展,这样就能使生活和游戏相互促进、相互转化。因此,相应的游戏内容、形式都应该从幼儿熟悉的生活活动中演化而来。

2.区域活动的支撑是生活

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我们可以呼吁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收集孩子在生活中感兴趣的材料,如QQ星的罐子、玩具等。然后进行按类摆放,成为孩子区域活动强大的支持者。例如日常生活中的酱油、醋、盐、辣椒等,都可以投放在区域中,让孩子自己去设计摆放,它们可能会成为娃娃家游戏中做菜的调味品,也可能成为超市货架上的促销商品,或者在探索区成为孩子们品尝和摆弄的对象。孩子们通过视觉、触觉等不同感官进行游戏,成为游戏的创造者。这样一来,从收集到布置再到游戏都有孩子全程的参与,不仅能给幼儿提供参与活动的机会,满足幼儿自我表现的欲望,而且能发展他们的操作能力,让幼儿充分感受到教师是他们的亲密伙伴。

二、材料和指导要“投投”是道

1.投“材”有道,注重开放性

教师投放的材料决定了幼儿活动的内容和质量。材料大致可以分为封闭投放和开放投放两种,主要表现在材料设计的结构化程度上。简单来说,封闭式投放的材料就像高结构化材料,有两种设计,一种是竞赛性的规则游戏,另一种是设计成附加特定任务的游戏。例如同样用数字卡练习“5的组成和分解”,如果设计成规则游戏,就可以通过双方出卡,谁先发现卡片上的数字合起来正好是5,谁就可以先拍一下桌子,动作慢的就吃进桌上的卡,谁先出完手上的数字卡,谁就赢了。如果设计成作业,那么教师就会在5的数字卡下面罗列1和谁、2和谁等几组数字,让幼儿摆放。

我们可以看到,卡片游戏的结果具有输赢的不确定性,这就会刺激幼儿为了赢而不断重复游戏,在重复中熟练。而设计成作业材料,幼儿只能枯燥摆弄,一旦完成了,材料就没有用了。

我们倡导的应该是开放式投放,指的是教师对材料的投放只做一个大致的规划,不需要对材料的具体玩法进行设计,幼儿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行解决,让一物多玩,发挥材料的可利用性。特别在农村,到处可以得到的自然物中,我们可以选择卫生、安全、适宜、低成本、无污染的材料来使用,如石头、树枝、果实、树叶,等等,孩子们把石头当鸡蛋、小树枝当成竹笋、果实当西红柿,小树叶当成小鱼……这是一个多么有趣的菜场游戏啊!如果需要的这里没有,孩子们会从设立的百宝箱中找一些废旧材料中选择来取代,进行“以物代物”,想象力就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由此可见,对材料进行开放式的投放,将诱导幼儿的游戏行为,幼儿控制材料。而对材料进行封闭式投放,将诱导幼儿个别化的作业活动,则材料控制了幼儿(除了规则游戏材料)。

2.指导有度,重视活动过程

区域活动经常被教师当成一种教学目标和任务来完成,教师总是希望幼儿能够按照要求进行游戏,在游戏中,教师要么放任不管,要么过度干预。比如在美工区玩橡皮泥,教师预设的目标是幼儿根据图片所示步骤制作蜗牛。当教师发现幼儿没做蜗牛而在做饼干时,就立即进行干预,要求幼儿重新做蜗牛。实际上,孩子是想给蜗牛做一些吃的,但被老师干预后,只好按照老师的要求做蜗牛,后来老师离开了,幼儿就一直在做蜗牛。

教师应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的:“教师要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谨‘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在区域活动中,要对孩子自主选择的游戏给予特别的关注,每每看到幼儿停在那儿、或是无助的时候、或是长时间玩同样的游戏,教师应该给予启发、点拨、引导。应把握观察、分析在先,介入、指导在后的原则,因为区域活动是幼儿自主性的游戏。

三、规则和行为要心心“相印”

虽然区域活动以幼儿自主活动为主,但是幼儿年龄小、好动,而且各方面能力有限。如果没有切实可行的规则来约束他们,那么活动肯定是没有成效的。陶行知先生也说:“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培养的好,以后只需顺着他继续增高的培养上去,自然成为社会优良的分子;倘使培养得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

在区域活动中,当我们对幼儿的行为规范有了具体、明确的要求时,应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让孩子自己通过商量、讨论来自发地制定游戏规则。如在“点心店”的区域中,幼儿针对游戏制订了以下规则:(1)服务员要面带微笑,要说普通话,要使用礼貌用语。(2)顾客也要使用礼貌用语,文明用餐。(3)对外地游客要介绍点心店的特色食品。其次请幼儿执行好自己制定的规则,如果有不遵守的现象,其他幼儿都会向他解释遵守这个规则的必要性。最后,在每天活动结束时,小朋友还会针对游戏中出现的新情况添加一些规则,以便游戏能更好地开展。

区域活动是孩子喜爱的游戏形式,我们应该本着一颗鼓励、关爱的心和孩子一起探索美好的世界,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叶良骏.陶行知箴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2]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区域游戏生活教育教学做合一
语言艺术化
利用乡土资源提升幼儿园区域游戏质量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班级区域游戏创建的新思路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教学做合一”思想在职校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实践研究
语文教育教学与生活实践思考
浅谈如何有效指导幼儿的沙艺活动
浅议班级课程与主题环境区域的整合
传递真爱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