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吉莲
摘要:学生厌学是学校教育中的普遍现象,中学生厌学的原因有很多:社会、学校、教师、家庭及自身等原因。本文从这些方面分析了中学生厌学的原因,如医生诊治病人般的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中学生;厌学;望闻问切;病因;措施;对策
作为一名教师,帮助学生消除厌学情绪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转化差生、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途径。如何有效地矫治中学生的厌学症呢?可试着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更新教育理念,实施成功教育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作为学校领导者,必须把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作为自己的崇高职责,校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学生观,领导教师根据培养人才的要求,制定不同的培养目标,用师爱尊重、理解、关心等一切方法去叩开学生的心扉,走进学生的心理世界,用热情、智慧、心血启迪诱导学生,教会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培养他们主动进取的人生态度,富有自信、自重、自尊、自強的品质,使每个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因为要使大多数人取得成功才是现代教育的目的。
二、改善环境,愉悦心境
要改变厌学学生对生活的态度、对学习的认识,首先就必须要改善他们所处的环境。一个好的环境需要社会、家庭、学校之间相互配合。社会的鼓励、家长的关怀、教师的重视、同学的友好都有利于营造一个乐学的氛围,消除厌学学生被抛弃、被歧视的感觉,对学习由厌恶感、恐惧感变为愉悦感、舒适感,从而积极、主动、愉快地开始新环境中的生活、学习。
三、改变观念,接受自我
让厌学学生重新认识自我价值,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这是变厌学为乐学的重要一环。当然,对厌学学生的评价必须客观、中肯、善意,不能讽刺偏激,以免增添逆反情绪。
青少年正如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朝气蓬勃,充满希望!然而随着人类的文明、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课改的实施,许多青少年不但没有了朝气,而且就像霜打了的茄子一样萎靡不振,尤其听到“学习”二字,更是如此。对此,本人又从下面几点浅谈一下拙见。
医生看病讲究“望、闻、问、切”,我觉得这个方法适用于任何疑难杂症,当然“学生厌学”也不例外。
1.望——厌学的表现
厌学的学生上课时不能够集中精力,打磕睡、搞小动作甚至吵闹;课下抄袭作业,应付了事,有的甚至干脆不做,对学习彻底失去兴趣;对于老师、家长提出的要求,时常抵触对抗;每天在学校打发日子,抱着一切都无所谓的态度,谁的话也不愿听,自暴自弃;迟到、早退、旷课、逃学,有的干脆辍学,严重者甚至步入歧途。
2.闻——目前的状态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使人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电视节目日趋丰富,网络的内容越来越广泛,电脑游戏的种类也越来越多,这一切对青少年产生了巨大的诱惑力。学生身边的“诱惑”太多了,学生很难静下心来学习,大多迷恋游戏、上网,有些本来热爱学习的学生从此荒废了学业,而那些黄色书刊影像则更毒害学生。学生的兴趣一旦转移,他们不仅对学习不感兴趣,反而讨厌学习、反抗学习。面对严重的厌学现象,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老师及家长都采取了许多措施,例如:加强德育工作、严格控制辍学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加强娱乐场所管理等等,但是效果并不尽人意。除此之外,社会上“读书就业无望”、“读书无用论”等言论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的思想。
3.问——厌学的原因
造成中学生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外在的客观因素,也有他们自身的主观因素。
(1)家庭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成长有重要的影响。家庭环境的好坏与家庭教育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青少年是否能够健康成长。父母的言行无意间会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过多的惩罚、拒绝、否认、干涉,或者过分的溺爱和过度的保护,“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切都会对学生的学习心态产生不良影响。(2)学校教育。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中学生厌学的产生与学校有很大的关系。虽说已经进行新课改,但是绝大部分学校仍然只看重升学率,注重应试教育,所以对课程安排“详略得当”,划分主科副科,而学生每天早出晚归,只围着那几大主科转,没有丝毫放松的机会。
4.切——治疗的方法
掌握了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原因,我们就需要针对不同的心理现象,采取有效的教育对策,改变学生的厌学心理。
1.家长应给孩子多一份关爱,多一份理解,多一份鼓励,切忌简单粗暴,专治跋扈,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设身处地地为孩子思考。
掌握孩子最喜欢做的事情,每当学生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时,就放手让孩子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主动学习。另外,家长要严格要求自己,给孩子起表率作用,尽量营造一种积极进取、幸福和谐的家庭氛围,使孩子保持身心健康。
2.学校改变教学策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
不要把学生当成学习的机器,让他们能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从根本上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使学生从过重的学习负担中解脱出来,有充足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参加自己喜欢的实践活动。这样,学生有张有弛,劳逸结合,才会保持旺盛的精力,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避免产生厌学心理。
综上所述,学生“厌学”除了自身的思想和文化素质差外,也与学校管理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很有关系,“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厌学”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所以我们不能急功近利,必须长期的有针对性的加强和改进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和帮助这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同时,注意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与家长齐抓共管,从严治校,使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那么,学生“厌学”现象就一定能克服。
(作者单位:青海省湟中县甘河滩镇中心学校81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