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琼丽
摘要:时代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创造性人才,这就要求当前的基础教育应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初中社会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比较分析的能力、拓展知识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这些能力的培养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学习能力
跨世纪教育面临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迫切要求。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像无形的绳索紧紧束缚着学生的手脚,学生的学习缺乏主动精神。但是,当今的世界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新技术迅猛地发展,知识的总量在数年内成倍的增长,时代要求具有更高的自学能力,不断更新知识,只有及时获得新知识、新信息、新技术;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作为教育工作者,就要求我们大胆改革课堂教学,真正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机结合起来,教学不只满足于学生“学会”,而是要下更大的功夫指导培养学生“会学”,即学会学习。
什么是学会学习?中外学者有不同的解释,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助理总干事纳伊曼认为:“学会学习是意味着受过教育的人将会知道从哪儿能很快地和准确地找到所不知道的东西。”2000年香港课程改革以“学会学习”为主题,他们把学会学习的含义进一步具体化,它指出:“学生学懂怎样去学习,掌握基本能力,透彻了解学习概念,而不是死记硬背学习内容并能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下面我将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独立性
自学能力是学生搞好学习的必要因素。学生一旦具备了自学能力就增强了学习的独立性,就能独立地获取新知识,而良好的阅读能力又是学生提高自学能力的关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意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对教材中概念较少,适宜学生自学的课文,放手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学。初中社会教材上的楷体字、图片、注释、阅读材料等资料很多是用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如在学习《鸦片战争》一课时,如果不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学生对鸦片战争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可能会忽略而过,或不理解,或理解不深刻。因此我在教学中要求学生认真阅读《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使学生清楚了解鸦片战争英国殖民者的侵略路线和中国人民的抗英情况,使学生认识到侵略者的侵略本质、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和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在学习《第二次鸦片战争》一课时,我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中的《圆明园部分西式建筑复原图》就使学生对西方殖民者的贪婪本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否则,有些学生只会把课本中的图画当成好看的画面来欣赏,并没有通过看图获得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所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有目的的指导学生如何进行阅读,对中学生,特别是初中生,对此不能任其自然,只有在教师指导下的阅读,学生的效果才会显著,学生的自学能力才会得到切实的提高。
二、指导学生学会知识联系,提高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
社会学科具有严密的系统性,许多事件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或依存关系。因此,在讲课时,我特别注重指导学生注意事件之间的纵、横联系来分析事件的本质现象。如在学生学完《维新变法运动》一课后,我便引导学生从背景、领导力量、具体措施和国际环境等方面来比
中学政治教师教学反思研究
康晓霞
摘要:当前,无论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创新素质的要求,还是国家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都挑战着教师的专业能力水平。从理论上讲,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课程的深入思考和重新组建的过程。课程发展以教师的发展为前提,同时课程的发展又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而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课程与教学实践的反思中进行的。因此,教师对教学实践的反思也就成为教师应对新课程改革,提升自身专业能力的关键要素之一。在此背景下,研究教学反思对于促进课程实施和教师专业发展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中学政治;教学反思;教师
教师能否及时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行为以跟上新课改革的步伐也是政治教师需要自我反思的现实问题。同时,由于政治学科的知识变动不是很大,政治教师年复一年讲述同样的内容会出现职业怠倦感,没有动力去研究教学,如何通过反思去激发自我教学动力以便更好的促进自身专业发展也是政治教师需要深思的问题;素质教育提出要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的要求,这就需要政治教师通过反思探究新的教育模式。
一、教学反思认识不够深入
“反思作為主体对自身行为的一种自觉地、主动地对照,是思想的反映[1]”。同样地,教学反思作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教师自觉地对教学事件进行梳理、审视和再思考的过程,并且这一过程从本质上讲也是一种批判性思考的过程,它需要教师能够从当前的教学事件中洞察其本质;需要教师能够从思想上意识到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并落实在具体教学实践中;需要教师在思想上能够充分重视,才不会将教学反思看作是负担而应付了事,才不会将教学反思流于形式、浮于表面,这对于政治教师而言同样适用。
如有的政治教师认为教学反思就是课后对课堂内容“想一想”,而对课堂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却很少关注,平时教学也很少主动发现问题;还有的政治教师会在课后对课堂中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但只是在脑海中对教学做适当调整以便改进下节课的教学;也有的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思考了还写了教学反思日志,认为单单记反思日志就是教学反思,对教学反思的认识比较肤浅和片面;还有一些政治教师也反思了,可多是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很少会思考教学大背景下所涉及的政治、伦理、道德等因素对教学的影响[2]。
二、教学反思内容具有局限性
有了教学反思意识之后不一定就能很好的开展教学反思,还要看政治教师反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笔者接触到的一位政治教师会经常思考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级性、课堂教学效率等问题。备课中,他也能够非常广泛的搜寻各类教学资源;课堂上,也能积极主动的与学生互动。可是,在他的课堂上也总有一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低下,学习效果差。这位政治教师的问题,不是因为他没有反思意识而是因为他的反思缺乏针对性。从他的例子中可以看出,政治教师的反思内容也是至关重要的。
三、教学反思视角有欠缺
“在教师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一定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反思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寻求转换立场,多角度来“包围”教学反思的主题,才能增强反思的深度與客观性。”有多年教学经验的周增为老师认为政治教师的教学反思视角对促进有效反思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对教学反思的视角有缺陷,分析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大多数政治教师没有这种意识或习惯去查询理论文献或网络,认为自己的经验足以应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没必要再参考别的理论。另一方面,被访谈的部分政治教师提到理论文献上的内容更新速度太慢与现有教材不相符,网络上的内容又不是很权威,可信度低,索性还是宁愿相信自己的经验。可见,调查中的政治教师大多数还是局限于借助自我反思,反思视角有待向多元化发展。
四、教学反思途径单一
教学反思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既有教学行动前的期待性反思又有教学后对教学行动的记忆性和追溯性反思,还有教学过程中的情境性反思。在反思中教师运用多种视角对自己或他人的教学经验进行审视、批判、辨析和识别,从而做出决策和付诸行动。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选择适当的方法,如果方法不当教学反思就难以深入[3]。
五、教学反思水平存在差异
现实教学中有些政治教师遇到学生的问题与自己的教学无关或是自己无法回答,就“视而不见,充耳不闻”,长此以往,学生也就没有发问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沉闷,整个课堂就是政治教师自导自演的一场话剧。这些政治教师课后也就不会对学生的问题做进一步思考,自己的教学反思水平也就只能“原地踏步”了。一方面,要求政治教师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能够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对学生的问题做出客观评价,最好是能够巧妙的转化为自己所教内容的“素材”,这样一来不仅增强了学生思考的积级性也为自己的课堂增添了色彩。另一方面也需要政治教师具备良好的掌握课堂的监控能力,不至于让学生的问题干扰到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而使整个课堂陷入混乱。
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是教师教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自身内在复杂的心理结构,教学反思过程也是教师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政治教师也不例外,并且结合学科的具体性质,政治教师的教学反思的影响因素还有其特殊性。因而,分析政治教师的教学反思过程和研究其教学反思能力水平,探讨其教学反思能力的影响因素就需要从多方面展开。
参考文献:
[1]王丽春.中学教师反思性教学的调杳和分析[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3.
[2]张文质,刘永,席魏.今天我们应该怎样进行教学反思[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英)麦克布莱德著.教师教育政策:来自研究和实践的反思[M].洪成文等译.北京:北京师范人学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民族中学 01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