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梁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以来积极倡导的一种有效教学方式。本文结合高中数学教学实践,对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 小组合作学习 有效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2-0133-01
随着新课标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我们要努力探究全新的教学途径,彻底打破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突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下面,本文将针对如何在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出几点切实可行的有效建议。
一、科学合理分组,提高小组效率
科学合理的划分小组是实施小组合作的重要前提,作为数学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时,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保证小组成员之间能够相互配合、相互鼓舞、取长补短,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小组中发挥自己的优势,使学生充分感受成功的喜悦之情。还可以采用自愿分组的方法,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的合作伙伴,可以避免因为某些同学关系不好而出现影响整体效果的副作用,小组成员之间关系的和谐,也是取得合作成功的重要前提,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明确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
小组合作学习是具有明确分工目标和合作任务的集体性学习活动,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应首先制定科学合理的活动方案,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并设计相应的学习任务,将任务平均分配到各个小组,鼓励学生自主分工协作。如果学生对学习目标和任务不明确的话,一定会影响到最终的合作效果,而且费时费力,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巡视,随时关注学生的探究进度,及时提出正确的指导和引导,以保证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合作效率,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可以组织学生角色互换。例如,在教学“函数的奇偶性”这一数学概念时,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仅仅是将隐含于函数奇偶性定义中的性质直接告诉学生,这样是无法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的,因此,我们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采用全新的教学方式,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比如,可以让学生以同桌为单位合成一组,让同桌一起探究以下问题:①如果一个函数具有奇偶性,那么该函数的定义域应具备怎样的条件?②你能列举出一个既是奇数又是偶数的例子吗?③根据函数奇偶性的定义,可以分为哪几类?④如果一个函数是奇函数,是不是一定会有f(0)=0?同桌之间要结合对方的思考,分别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果有疑问可以变两人合作为四人合作,以拓展小组的思路,如果還有疑问可以请教老师。最后,小组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得出最终的结论。当学生获得结论后,教师要求小组代表进行发言,由全班学生进行讨论和评价。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而且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这种方式实施教学,能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参与其中,担任不同的角色,有的充当组织者,有的充当资料搜集员、有的充当记录者,还有的代表发言等,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相互之间的角色可以互换,让学生在不同的位置上获得真实的学习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注重意识培养,锻炼合作能力
合作意识不仅是开展合作学习需要的一种能力,也是当今时代对人才提出的一个新的要求,我们要在合作学习中注重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可以强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教学的质量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提倡团结协作,引导学生一起探究,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畅所欲言,在思维的碰撞中深化对问题的认识。例如,在学习储蓄问题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领导学生开展实践调查,到银行去询问工作人员关于存储利率的相关注意事项,做好调查记录,然后小组之间互相交流自己调查的结果,分享调查成果,最后进行总结归纳。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让学生收货更多的知识,同时还能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培养学生合作意识,锻炼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四、完善评价机制,提高评价合理性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小组评价也是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组评价是对学生在合作过程中的表现提出反馈意见的重要途径,也是对学生合作表现情况的监控,有助于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健康发展。数学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所以说在评价中应充分体现评价的整体性原则,能够让教师对学生的合作情况进行整体上的把握。评价分为小组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等几种方式,通过自评可以保持小组中成员关系的合作稳定,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合作技能,让学生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形成了解,从而在原有认知基础上进行思维和思考,为小组合作学习取得成功奠定基础;通过小组互评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学会取长补短,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鉴别能力;通过教师评价可以让学生从教师那里获得较为全面的反馈信息,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和求知欲,不断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纠正学生的不当行为,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使得小组合作学习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最终实现预期的合作目标。通过以上多种评价方式,不但可以帮助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也可以让学生不断了解自我、完善自我、建立自信,最终形成小组合作的良性循环模式。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虽然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实践,但是其中仍然有诸多环节值得深思与探究,作为高中数学教师,要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努力探究全新的教学途径,全面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成永.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探究[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3(09)
[2]王海强.有效教学的一个法宝——数学小组合作学习[J].高中数学教与学.2013(02)
[3]陈艳.对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看法[J].考试周刊.2013(52)
[4]李芳菲.基于新课改的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浅析[J].快乐阅读.2013(10)
[5]谢本兵.合作方能进取——浅谈高中学生数学小组合作学习[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