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民 刘永记 高吉仁
【摘要】高职院校要实现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就需要大量的“双师”教师。明确了“双师”教师的标准,提出了培养“双师”教师的六条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 “双师”教师 培养 标准 措施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课题(SGH13558)。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2-0161-01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存在招生难、就业难的窘况,其原因主要是培养人才的定位,脱离了变化发展的行业需求所造成的结果。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根据社会和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积极调整专业设置、课程结构和人才培养目标,实行“双证制”,培养技能扎实、素质优良的实用技能型人才。围绕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积极建设相应的实验、实训场所,突出能力教学。而“双师”教师,能够根据生产所需,发挥自身理论、技能的双重优势,使学生活学活用,不断创新,为学生实施“双证”培养,满足学生就业需求,并根据社会和行业发展的所需及时调整专业内容,切实满足学生工作和对理论、技能的双重需求,使“双证制”真正落到实处,达到预期效果。从根本上消除难招生、难安排就业等职校发展中的致命因素。
1.“双师”教师的内涵
“双师”教师是指具有一定专业理论和教学艺术,又具有扎实专业技能和丰富实践经验,能胜任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双重职责的教师。
“双师”教师是职业教育中一种特殊类型的教师,“双师”教师首先是教师,应具备普通教师应有的素质,掌握现代教育的理论知识,具有应用现代化教育手段进行教学的能力。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广博的知识结构,了解本学科或该领域的发展动态和最新技术成果,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双师”教师必须具备特定岗位群的技术技能,熟悉生产实践,能从事相关专业技术开发和专业技术服务工作,并能及时掌握本专业群的最新操作技能。“双师”教师在其教学的相关专业要有较强的亲自动手示范、亲自解决疑难问题的现场指导能力,能抓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教学工作。
“双师”教师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教书育人素质,具备指导学生参与企业行业管理和参加基本生产实践活动的能力。具备深厚的行业职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实验能力,注重学生的知识、技能、态度教学,学生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善于接受新信息、新知识、新观念,掌握创新的一般原理和技能,组织指导学生开展创新活动。
“双师”教师是高职院校围绕产业办专业,加强实训场地和提高教学的实践者,也是沟通社会生产实际与教学改革的桥梁,能够使教学改革和专业设置更有针对性、实用性。“双师”教师能够发挥先进的教学实验实训设施和场地的作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双师”教师的培养机制
高职院校要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就应建立健全培养机制,从以下六方面做起,促进“双师”教师队伍的壮大。
2.1营造争当“双师”教师的良好氛围
通过开展岗前培训、师德建设、座谈讨论、参观考察、专题讲座等教育形式,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激发专业教师争当“双师”教师的意识,进而形成争当“双师”教师的风尚。学校应加强对“双师”教师的培养工作,根据发展需要制定“双师”教师培养计划
2.2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组织的各类行业资格和职称资格的培训考试
学校针对本校专业的需要,确定对象,统一报名,集中参加培训。不提倡教师自发地参加社会上技能培训和考核,避免所获证书的“含金量”低,“水分”大的状况。培训可脱产进行,也可半脱产进行。原则上能在校内进行的不必送到校外,这样可为学校节省一笔开支。因校内条件所限需送校外培训的,可根据待培训教师所任专业课程情况,选择相关的培训机构、基地、公司企业进行。
2.3教师自学,以赛促建
对有些专业课程的实践技能培训,若无法找到合适的培训地点,学校应鼓励教师自学,以便使有关教师通过自学来掌握急需的专业技能。采用的方法是以技能竞赛促进教师的自学,从而促进教师技能水平的提高,促进“双师”教师队伍的建设。技能竞赛形式多样、内容难度大,若想获奖,教师自身在学习上必须付出更为艰辛的努力。
2.4充分利用学校已有资源进行“双师”教师培养
通过科研、技术服务、技术开发、产学结合等方式组织教师参与工作实践和科技开发活动,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同时鼓励教师理论实践“双肩挑”,既负责专业课的理论教学又负责相关的实习实训指导,让理论教学深入到实践教学中。
2.5实施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
鼓励没有实践经验的青年教师到合作企业锻炼,积累实训教学需要的技能和实践经验。学校每年可以利用暑假等时间,安排教师到专业对口的企业,通过挂职顶岗、合作研发等多种形式接触到先进的专业生产设备、技术工艺和企业文化,及时了解生产经营现状和发展趋势,丰富实践经验,强化实践技能,提高双师素质。教师回来后就可在教学中及时反馈学到的新技术、新工艺,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6提倡以优带新、以老带新
对于同一专业课程,学校可安排已达标教师与未达标教师结成对子,利用平时上课及实习、实训等操作机会进行帮带。这样可以加快新教师对岗位、教育教学过程的熟悉与适应,同时也促进新、老教师双方对教育教学过程的思考和研究。这种模式尤其对有一定理论教学基本功的教师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加速其成长为“双师”教师,是一条有针对性、效果显著的捷径。
例如,实习课采用“两名教师”制,两名教师一老、一新师徒结队。采用這种方式既有利于增强新教师的实习指导能力,培养后备的“双师”教师,也有利于加强实习课堂的管理,提高学生的实习课学习效果。例如,实验室不设专职实验员,改设兼职实验员,以实验内容为实训服务为原则,由纯理论课教师利用本课教学时间开设,兼职实验员负责指导理论课教师准备实验,并且负责管理实验室。采用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教师动手能力。
3.结语
职业教育是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其目标就是培养技术人才,其依托就是“双师”师资队伍,如果没有一批素质较高的“双师”教师做后盾,职业教育就会失去其本质特色。因此,职教队伍总体上要增加“双师”教师的比例,而在师资队伍的培养上,要使每位教师起码应具有“双师”教师的素质。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适用的各种应用性人才。因此,职业教育教师不仅需要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理论基础和教学经验,而且必须具有相应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不仅能在专业理论教学中紧密联系实际,而且能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提高办学成效的目标。
“双师”教师的培养是提高高职院校办学成效的重要手段 ,要使我国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必然要有相当数量的“双师”教师。高职院校的教师应顺应社会要求,使自己既具有专业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还具有相关的社会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既具有教育教学能力,还具有专业技术能力和专业指导能力;同时还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这样拥有了强大的“双师”教师队伍,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