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舒
【摘要】高等数学的特点是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如果教师上课缺乏激情,课堂教学如一潭死水,学员无法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需要构建一个富有激情的数学课堂。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如何构建激情课堂的相关问题,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高等数学教學的发展带来新的启示。
【关键词】激情课堂 数学教学 高效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2-0132-01
不经意间自己已从教十一年,作为一名军校的普通教师,对于上好一堂数学课有一点心得和体会。我认为,数学老师在加强自己数学专业素养的同时务必要注意构建激情课堂,做一个有激情的老师。在课堂上表达清晰、讲课抑扬顿挫,这是外在的、显性的激情,除此以外,还有很多内在的、隐性的激情,那就是教师对学员的无私奉献,对事业的无限追求,上课时的满腔热情和全身心的投入。下面就本人的课堂体验谈谈如何构建激情课堂的相关问题。
一、充满激情的教师——构建“富有激情的高效课堂”的催化剂
美国著名教授理查德·威伍有一句极为精彩的话:“伟大的教师一定是有激情的教师。”本人以为教师激情的表达方式可分为以下几种:
1.丰富的语言表达及身体语言
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尤为重要,平时要博采众长,要学习一些看似与教学无关的东西。比如听听脱口秀,看看小品,学些方言,欣赏电影或电视片,利用其中的语言特色与魅力为我们的课堂添色。另外,在教学中,灵活运用身体语言,包括面部表情和肢体形态,使学员更深刻、清晰的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总之,只有使自己在课堂上充满语言激情,学员才能“怀着憧憬走进课堂、带着笑容离开教室”。
2.多彩的数学文化和数学故事
《三国演义》成就了易中天,艺术文化的作用不容小觑。数学文化是数学课堂的无限宝藏,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将数学文化融入课堂,不仅有利于丰富课堂内容,更有利于学员数学兴趣的培养,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教师必须了解基本数学史、了解在数学的发展过程中所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比如数学的三大危机、无理数的发现、圆周率的逐步精确等。再者,在课堂上讲解古今中外数学家的故事,历史数学名题,所有这些都会让学员感受到数学的无穷魅力,让他们真正爱上数学,从而有效地构建激情课堂。
3.灵活的教学方法,驾驭有方
“文似看山不喜平”,讲课也是如此,平铺直叙的课难以给人留下很深刻的印象,要善于运用设问、悬念、铺垫等手法,使课堂呈现出起伏、急缓、张驰等变化,引导学员达到思维的高峰,积极参与教学。如,教高数中二重积分对称性一节,我选取了一道典型例题,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求解,一种利用对称性,一种不用,结果却不同;然后让学员分组讨论,指出错误解法以及错误原因;最后由学员充当小老师,自己上台总结对称性的特点。这样,教师通过调动学员的激情,增强学员的兴趣,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使学员在愉快的情境中学到枯燥的数学概念。
二、和谐宽松的氛围——构建“富有激情的高效课堂”的滋养液
课堂教学要真正饱含激情,就必须改进师生关系。只有在师生关系和谐、宽松的环境下,学生才会激情迸发,踊跃表现,才能高效。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三带:把微笑带进课堂,把鼓励带进课堂,把竞争带进课堂,教学时把学员当作学习的主人,用商量的口气,活泼甚至幽默的语言与学员展开交流。对学员多一点尊重,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宽容,多一点温情,营造出一种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三、赏识有加,激励有法——构建“富有激情的高效课堂”的助推器
曾经有一名学员,基础很差,学习非常不自信,但他特爱问问题,哪怕这个问题在别人眼里很幼稚。我发现了这个学员的特点,不断以积极的心态欣赏他,以激励性的语言鼓励他,因此他在不断的被欣赏和积极暗示里做着他该做的事,最终他以良好的成绩通过了大一、大二的数学考试。
这一案例告诉我们,一个人在不断的积极暗示下会产生积极向上的原动力,最终成就在常人看来不太可能的事情。著名的罗森塔尔实验告诉我们:如果我们以积极的态度期望别人,别人可能就会朝着积极的方向改进;相反,如果我们对某个人产生偏见甚至一直以消极的情绪感染他,那么他也能产生消极的结果,对那些正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尤其如此。同样,在数学课堂里,如果一个教师总是给学员以积极的期望、善意的欣赏,那么学员一定会以积极的心态、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其课堂也一定是高效的。
圆的面积公式是s=?仔R2。如果把s理解为课堂效率,那么定量?仔就是课堂45分钟;R就是激情;而指数2就代表师生双方。当课堂上师生双方的激情澎湃时,课堂45分钟的效率也就会成几何级数增长,从而达到理想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陈向明.新课程与学生发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曹一鸣.中国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及其发展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杨四耕.师生关系与教育资源.当代教育论坛,2008.
[4]徐赋艳.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