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学课程改革初探

2014-04-29 22:55李娟
课程教育研究 2014年12期
关键词:中职数学课程设置

【摘要】数学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一门重要文化基础课程,在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过程中起着其他课程不能替代的作用。本文分析了传统数学课程教学的现状,兼顾数学课程教育的多元属性,从数学课程目标设置、课程内容构建、师资队伍建设、及评价考核体系的设立等几方面提出了数学课程设置的策略与建议。

【关键词】中职数学 课程内容改革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2-0118-01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的职业教育被摆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2010年,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笔者所在的学校于2011年7月开始建设国家级示范学校项目。示范校建设不仅对专业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属于文化基础课的数学课程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中职数学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一、中职数学课程教学现状

随着中等职业学校内涵建设与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职教育的数学课程开设普遍存在着困境:中职学校是否有必要单独开设数学课程? 数学教学应讲什么、怎么讲以及如何考核评价等。

(一)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学习热情不高

中职学校的学生起点低,在初中阶段,一般是班上的后进生,学习上的挫败感使学生从心理上排斥数学课,并有种畏惧感,数学基础差异大,接受能力较差;而中职学校数学课的内容多,进度快,教学方法与初中有所不同,很多学生难以适应,加上数学内容抽象性强,导致学生普遍对学习数学的热情不高,甚至丧失学习的信心,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二)教师教育科研素质薄弱,课程设置不合理

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师接受的教育基本是应试教育,部分教师依然采用 “填鸭式”教学方法,注重本学科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从教后外出参加进修或培训的机会少,各兄弟学校间缺乏教学上的交流和沟通,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科研素质大多偏低;缺乏到企业现场的实践经验,数学理论与应用的讲授和专业完全脱节。由此可见,中职学校数学教师的教育科研素质亟待提高。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对学生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课程体系改革中,对于开设数学课程在认知上出现了偏差,过于强调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而将教学重点集中在了专业课的教学及实训教学上,基础理论教学课时较少。部分中职学校将数学课时根据专业实践课程课时安排的情况随意增减,数学课程设置极不合理。

(三)数学课程定位不准,教学评价体系单一

职业学校的数学课程立足点是为专业课服务。部分学校受学科本位主义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本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以琐碎的知识性传授为主,内容多,理论性强,加上教材的专业特点不够明显,与专业联系不够紧密,轻视了数学的工具性功能,从而限制了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

二、中职数学课程设置的理念

中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课程设置问题是中职教育的核心问题。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中职数学课程承担了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任务,即具有基础性、工具性和应用性功能。基础性是指数学课程是一门基础课程,提供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工具性是指数学课程要服务于对应专业的专业课程和职业岗位,是学习其他专业理论和技术的工具;应用性是指数学课程要以应用为目的,在内容上引入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因此,数学课程的定位可理解为:为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服务;为学生进行专业学习,形成职业能力服务;为学生继续学习、深造、接受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奠定知识与能力基础。在示范校建设的背景下,我校对课程标准、课程内容、师资队伍建设、评价考核体系设立等方面进行了改革。

三、中职数学课程设置与构建的策略

(一)课程设置的目标

改革中职数学课程设置,首先应建立明确的、适用于中职学生的课程目标。按照课程设置的理念,针对目前学生的现状,结合我校各专业的需求,制订了适合各专业的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中增加了“活动设计”部分,并将本专业课程中的数学案例作为“活动设计”的内容,淡化知识的理论性而加强实践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教学目标强调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同时关注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要求既要提供支撑专业课学习的数学知识、数学能力,也要注重数学思想和数学美的渗透,即数学文化的功能。以提升数学素养,培养数学能力和应用能力为目标的课程设置,突出以学生为主体,讲究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凸显数学文化的功能,建立完善的课程目标体系。

(二)构建合理的课程内容体系

基于数学课程服务于专业课程的思想,以后续课程的实际需要为度,兼顾学生的数学基础水平,构建了与数学教学内容相关联的横向数学课程内容体系的主体,并设计了学习任务模块。同时,考虑到数学课程各模块间的联系、与初中数学和专业课程的衔接及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基础,对该内容体系重新进行了调整:将数学内容分为集合与逻辑用语、不等式、逻辑代数及应用、线性方程组、函数、三角函数、空间图形和直线、平面向量、复数等模块,其中,公共模块包括集合与逻辑用语、三角函数、平面向量、复数等内容,是各专业必需学习的数学基础知识,这部分内容应精讲细讲;专业需求模块包括函数、逻辑代数与应用、线性方程组、空间图形和直线等内容,为电工基础、机械基础、机车控制、接触网等专业课程提供必备的数学理论基础,开拓学生的数学视野,为其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奠定基础。

(三)提高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改革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从本课程特点和课程定位看,教师可通过系统学习数学各分支学科的基本理论,并广泛涉猎各个专业学科,提升自身知识结构的深度和广度;应多到现场参观、学习,也可通过在职培训、攻读学位等各种方式,了解相关行业的现状与前景,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此外,应鼓励教师积极更新教学手段,大胆尝试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发挥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直观的优势将抽象内容具体化;结合本校的专业特色,可采用项目教学、探究式教学等,主动挖掘与专业相关的数学问题,用专业中的数学案例作为教学的背景,提升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开展数学建模活动,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

(四)设立科学的评价考核体系

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学生评价,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作的努力;既要关注知识能力的提高程度,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情感、态度等。在课程改革中,我校采用过程考核和综合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其中过程考核占60%,包括各项目理论知识及应用测试、课堂情况、软件使用、课外作业等;综合考核占40%,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以传统的闭卷百分制形式完成。另外,补充了包括以小论文、实践操作、數学建模等形式的课外小作业,通过多种评价及解答形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参考文献:

[1]胡秋初.中职数学教学的现状、定位与目标的研究[J].职业技术,2011,(4):108.

[2]唐琳.论数学文化与数学教学[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17):2.

[3]林开军.中职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下旬刊),2013,(3):70.

作者简介:

李娟(1981-),女,四川崇州人,内江铁路机械学校,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数学教学。

猜你喜欢
中职数学课程设置
基于分类分层次教学模式下的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管理分析
如何上好中职数学讲评课
浅析如何提高中职数学课的教学质量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职数学学习反思能力的培养
创业创新导向下的高校动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关于提高军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几点思考
中职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思考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