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应该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体会阅读带来的乐趣。
关键词:阅读方法;创设情境;实物演示;课外阅读
一、指导阅读方法,激发阅读兴趣
阅读为了什么?这是很多教师现在仍没有弄清楚的问题,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和教师是怎样的关系,教师应该怎样帮助学生阅读,学生应该怎样合理有效地阅读,这些都是目前学生阅读能力不高的原因。学生学了几年的语文,没有学会如何去阅读,久而久之,对语文产生了厌倦的心态,语文中存在大量需要理解鉴赏和评价的地方,学生的阅读能力差,语文便好比天书一样,学生连学习的兴趣都没有,又怎能提高学习成绩那?
学习阅读方法,从而通过阅读来学习。近几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理念逐渐发生了变化,开始强调学生自主阅读,培养阅读兴趣、阅读习惯。也逐渐“重情感、重感性、重综合”,从以往的“重认知、重理性、重分析”脱离出来。
二、创设多种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材内容,促使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
三、运用实物演示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俗話说:“百闻不如一见。”实物演示情境的特点是直观性强,具体可感。它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理解和验证间接知识,形成明确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如,教学《琥珀》一文时,课前教师展示实物琥珀,让学生对琥珀有个感性的认识,从而对其的形成产生好奇,触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由此顺理成章地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来。
四、扩大课外阅读,激发阅读兴趣
新课标中规定小学第三阶段的阅读要“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不少于100万字”。要让学生根据其中的阅读形式自觉并积极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顺利完成阅读任务,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
总之,语文教学应重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倡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发挥阅读的优势,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和创造个性的培养,提供无比广阔的空间。
(作者单位 新疆石河子一三三团一中小学部)
编辑 杨兆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