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志
摘 要:学生在八年级的物理学习中,教师过分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体验活动,造成大面积的学困生。九年级的物理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创设体验情境,诱发探究问题,尽量让学生零距离体验实验,全身心接近物理,从兴趣入手,教给学生学习物理的方法。通过有效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施,学困生大大减少。在升学考试中,大多数学生的物理都取得了较好成绩。
关键词:体验情境;自主探究;生活体验;学习成果
初中物理教学应该用大量具体的、感性的素材,来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基于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學实践活动,谈几点有效物理课堂教学的体会。
一、创设体验情境,诱发探究问题
问题是思考的起点。没有探究问题的思考是肤浅的,被动的,而精心创设物理情境是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重要前提。因此,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创设新颖有趣的物理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在“摩擦力”一节课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轻按桌面拉动手,问学生有什么感觉。学生在体验后,都说感觉到桌面的摩擦。接着我又让学生在桌面轻拉和轻推手,问学生有什么感觉。学生马上又说手受到桌面的摩擦方向不同了。两个小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他们一下子明白什么是摩擦,摩擦力的方向。在探究“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我又让学生轻按桌面、用力按桌面,顺着木纹方向、逆着木纹方向拉手,让他们感受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猜想。根据各自的猜想,利用老师准备好的实验器材,进行验证。学生学习兴趣高涨,教学效果明显。
二、零距离体验实验,全身心接近物理
研究学表明:一个人具有某种亲身经历或生活积累并不一定会形成知识体验,这就需要外在的诱因来促进知识体验的产生。借助一些简单的物理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去体验物理事实,这是物理教学的一种基本方法。例如在探究“压强与什么因素有关系”时,让学生用两个手指分别按在铅笔笔尖和笔尾体验压强。又如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我准备好实验器材,请几个学生上讲台与我一起同做实验探究,学生表现极高的探究热情,学习兴趣高涨,教学效果出乎我的预料。这种让学生零距离参与实验探究,正是新课程理念的追求。
三、自主探究,突破难点
新课程教学中的课堂探究性实验,并不是由教师操作的带有验证性目的的演示实验,也不是只指“物理规律和结论”预设性很强的“探究”实验,而是学生动手动脑,师生交流互动,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教学活动。例如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的实验中,我引导学生进行“造船比赛”,看谁造的船承载的货物多,并思考承载货物多的船有何不同。然后让学生用手把空饮料罐按入装有水的桶中,体会饮料罐所受浮力及其变化,同时观察水面高度的变化。再让学生猜想“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教师在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后,演示“阿基米德原理”实验,边实验边引导学生得出阿基米德原理。
四、充分进行生活体验,让物理走向生活
九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了大量与物理有关的生活体验,他们就是带着这种生活经验走进课堂的。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例如学习“热机”后,学生对汽车发动机有所了解。然后在学习“热机效率”中,让学生了解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并要求学生回到家中向父母或邻居了解这些方法对降低油耗的可行性,也请他们按此方法去做,看看效果如何。
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体验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有利于理解、掌握有关物理知识。例如在“惯性”教学中,让学生回想汽车开车和刹车时,人体会向后倒和向前倾的现象。又如,在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时,让学生回忆在水池游泳或在浴缸洗澡的体验,从而使学生在体验中感悟知识,使知识的理解得到升华。
五、成功体验,分享快乐学习成果
教师不仅要积极为学生创设体验的情境,还要让学生在体验后经历相互交流体验的过程,并从中获得快乐。如制作密度计、弹簧测力计、杆秤、气压计等,当学生拿出他们的作品呈现给老师和同学们时,那种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同时,我们把学生的作品放在实验室的橱柜中展示,并给学生颁发证书,让学生充分体验自己探索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
在九年级讲述“分子的作用力”时,老师准备了一个小游戏,其内容是:每个课桌上准备一杯水,要求学生在水面上竖直放稳一枚缝衣针。学生跃跃欲试,结果不少学生都能把缝衣针竖直停留在水面上。学生们惊叹不已,老师揭示这是分子作用力的原因。
通过这样的体验,让学生感受到只有亲自参加实践才能学到真知,从而让学生明白多动手多动脑才能真正学好物理的道理,为今后的物理学习打下基础。
总之,学生亲自参与、感悟和体验物理学习活动,并不是单向、被动地接受学习活动,这种课堂教学策略能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思考,并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和能力。
我在九年级的物理教学中,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通过几个星期的学习,学生一改开始时的被动学习,变成积极主动地学习,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成绩提高很快。经过九年级一年的学习,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浓厚,大多数学生在升学考试里,物理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09.
(作者单位 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实验学校)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