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评改方式 提高习作水平

2014-04-19 05:45江华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4年38期
关键词:指导策略作文教学

江华

摘 要 作文教学中的“评改”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传统的作文评改主体是教师,所作的评价是终结性的评价,是学生完成一篇作文的终端,学生关注度低,对提高作文水平收效甚微。在教学中,笔者试图改变这一耗时低效的现状,将作文评改变为学生全员、全程参与的评析判断、修改提高、习作指导的过程,构建并运行“互动”模式,形成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多向促进关系,使作文评改日益向学生自主,自能操作的模式发展,有效地提高习作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习作评改能力和习作水平。

关键词 作文教学;自主评改;指导策略

一般作文教学的模式为“教师指导——学生习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评改主体是教师,重在进行终结性的评价,主要由教师对学生已成形的习作进行评定,评价的目的主要在于甄别学生的能力水平或成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教师的评改往往耗费大量的心血,然而作文发下去后,学生只关注几句评语,评语如不讲求技巧,不是平等沟通,学生往往心灰意冷,收效甚微。常此以往,只能使学生逐渐丧失习作的兴趣。新课程理念指出:对学生习作的评价,要有利于激励和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发展。如何在评价中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多一些人文关怀,少一点主观评判,真正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和激励作用呢?笔者在作文教学中进行了一系列尝试,将教师单方操刀进行的作文评价转变为以兴趣培养、能力发展为中心的发展性、激励性、开放式、多样化的习作评改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激起学生“为师”的欲望,引发作文批改的兴趣,使其在互相批改中认真切磋,取长补短。在互相批改中渐渐形成了浓厚的作文兴趣,逐步领悟习作诀窍,悟出一些作文之道来,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挖掘潜能,张扬个性,提高了学生的作文水平。

一、唤醒学生参与习作评改的兴趣和意识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作文修改”,多处指出:“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等,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花大力气培养学生参与习作评改的兴趣和意识。在教学中,笔者注意结合阅读教学引导学生明白“文章不厌百回改”,明白好的文章、词句,都是经过作者的千锤百炼无数次修改才得来的,唤醒学生参与习作评改的兴趣和意识。如教学《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时告诉学生,其中“绿”字是经过精心筛选的,极富于表现力。大文豪王安石为了一个“绿”字苦苦思索,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作者先后用了“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字,觉得都不理想,只有“绿”字最为精警,显出春意盎然,读来仿佛有阵阵春风扑面的感觉。再如“苦吟诗人”贾岛“推敲”的故事,因为“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之叹而传为文坛佳话。这些故事必然会引起学生参与习作评改活动的兴趣和冲动。

在习作课上,我常常组织学生欣赏佳作,让学生自己发现佳作的精彩之处,互相进行交流,由学生评出“小小评论家”“最佳编辑”“最佳主编”等,并盖上读书章,做“习作指导小老师”。种种激励措施唤醒了学生内心的表现欲,提高了学生参与习作评析的积极性、主动性,为自主评改习作奠定了基础。

二、改变习作评改方式,提高习作水平

1.指导评改方法,形成评改思路

阅读教学是学生获得习作方法的基本途径,也是培养学生评改习作能力最有效的方式。教师要有意识地把习作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选择材料、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方法,然后运用学习迁移规律,把学到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评改习作中来。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笔者特别注意结合课文实例对学生进行习作知识的渗透与指导,实现读与写的迁移。如《为了他的尊严》中对乞丐外貌的细节描写以突出人物的特点,《梅花魂》中工整的首尾呼应、篇末点题的结构,《地震中的父与子》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凸显深沉的父爱,《穷人》一文中心理描写的方法,《唯一的听众》一文中对于老妇人假扮聋子以鼓励“我”的巧妙构思,使课文充满悬念,吸引了读者的心等等,使学生掌握语言运用的一些方法和思路,评改起来就能有的放矢了,为学生自评互评习作引路。

通过习作评析课,我跟学生一起总结出评析一篇作文的不同角度,比如评析一篇文章选材是否符合题意,是否具有独特的视角;内容是否具体,安排材料是否有详有略,重点是否突出;结构布局是否合理,是否有助于文章中心的表达;语言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有没有拗口的词句;标点是否准确等方面对作文进行评析。当然,并不是每次评析都面面俱到,这对于一个孩子来说,那是强人所难、不切实际的。每次习作评析,我都根据具体的习作要求列出相应的要点,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评析,由易到难进行指导,如开始阶段进行字词语句的修改,再扩展到内容中心等方面,做到一次评改有一得,并使之在习作评改实践中得到强化。

2.开放评改途径,改变评改方式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在习作教学中,我改以往的教师单一评价为多元评价,让学生成为作文评改的主体,将个人自主评改与小组互相评改、教师评改相结合,引导学生运用边读边思边推敲的方法,进行增、删、换、改,并给自己和同学的习作做出评价,写上评语,引导学生经历发现——修改——提高的过程,既能修改好自己的习作,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阅读与写作的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一是自己写完作文后进行个人自主评改,做到“三读三改”:第一遍默读,看看文章是否符合本次习作的要求,调整顺序,充实内容;第二遍轻声读,改正明显的病句和错别字;第三遍放声读,进一步修改词句,三言两语写下自己习作的优点。鼓励学生完成“习作自我评价表”,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endprint

附表:小学生习作自我评价表

二是小组评改。自己独立修改后,接着在小组中互评互改,把评改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调动学生写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具体做法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组长负责组织学生评改作文,每次评改一位组员的习作,轮流进行。先由小作者朗读自己的习作,其他同学边听边记;听后再由组长组织组员对小作者的文章进行评议,以欣赏为主,发掘同学习作中的优点,找出写得精彩的句子用波浪划出来,评一评他写得好在哪里;把不通顺的句子用直线划出来,帮助他修改通顺或生动,给他提出一些建议等等。因为是在小组内,反馈及时,小组同学互相启发,互相肯定,互相补充,互相激励,评改效果很好。学生在互评互改中建构和提炼自己的语言,感悟写作方法、技巧,真正做到在改中学习,在改中提高。在此基础上,小作者结合小组的好意见进行二次修改,其他组员举一反三,联系刚才讨论中学到的方法,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评改习作的能力之后,小组评改活动可以灵活采取“组员之间交换评改”的方式,每个学生都可以同时获得三位学习伙伴的意见,得到更多的建议,获得更大的提升。

三是学生讲评。小组评改后推荐好文章在班内交流,老师再和学生集体评议,让学生心中改的有谱。特别是让学生来讲评作文的做法,更是对学生极大的锻炼,方式可以是学生上讲台,推荐自己认为优秀的作文(包括推荐自己的),朗读这篇优秀习作,谈习作的成功之处,以及要改进的地方;也可以由小组合作评析,如一人朗读习作,一人评述优点,一人指出不足,一人举例修改。让学生成为习作讲评的主角,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这对于促进学生的成长是非常有益的。

四是优生一对一帮助作文能力差的同学修改语句,每次组成10对学习对子,他们共同讨论,修改词句,切实帮助后进生提高习作水平。

其实,参与批改的过程就是再学习和再提高的过程。教给学生评改的方法,使他们乐于、善于评改自己和同学的习作,变老师单方评改为全员参与,变一支笔为几十支笔,变“一言堂”为“群言堂”,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习作训练的全过程,逐步培养学生自能评改习作的能力,逐步实现学生“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正如叶圣陶老先生说过的:“假如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学生自己去考虑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3.搭建展示舞台,树立学生习作信心

“学习的动力来源于不断的鼓励与赞赏。”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采取各种方式激发学生乐于表达的热情。如小组交流后,选出组内写得最成功的同学和进步最大的同学,将他们的习作进行展示,为他们印上表示优秀的读书章,让学生在课外观摩、交流,促进全班同学共同提高。此外,还有习作的星级评比,制作、编印优秀作文选、获奖作文集等,给予学生成功激励,使学生在成功体验中感受习作的乐趣,增强习作信心;在实践中悟学法、找规律、寻途径,提升习作的能力。

三、注重教师引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采取学生自改、小组互改的方法评改作文,学生参与了全过程,并不是说教师就可以撒手不管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在学生自改前全面批阅学生的习作,发现共性的优劣和个性化、典型的习作,以提出学生自改作文的方向,当好向导。二是提供典型习作进行“修改引路”,引导学生掌握修改作文的基本方法和要求。三是对一些困难生进行个别指导,或帮助其自改,“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或帮助其评改他人习作,把指导修改的过程变成指导作文的过程。四是所有学生完成互改习作上交之后,教师要针对学生互改后的情况以及原作者看了别人的修改之后写下的意见再写下自己的看法,即对学生评价的评价,这在指导学生自改习作的初期尤为重要,有利于指导学生掌握修改的方法,还有利于激发学生互相评改作文的热情。同时,教师的评价语言要特别注意发掘学生习作及评价中的优点、亮点,极尽赞赏之能事,尽量控制批评的语言,点到为止,才能不断激发学生习作的积极性,打消对写作文的恐惧感,使学生乐于表达。教育家赞科夫说过:“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习作评语的这种效应尤其明显。充满着浓浓的人文性、情感性的评语,必将使学生产生更大的习作情趣和动力。

实践证明,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而不是终端,是习作指导的延伸和补充。通过“自我评改、互相评改、教师评价”相互交融的多元习作评改活动,实现评改“方式多样化,对象多极化,角色主体化”的目标,帮助学生评出习作的兴趣、自信心和门道,将作文评改变为学生全员、全程参与的评析判断、修改提高、习作指导的发展性的教学过程,构建并运行“互动”评改模式,形成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多向促进关系,使作文评改日益向学生自主、自能操作的方向发展,才能有效地提高习作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习作评改能力和习作水平。

参考文献:

[1]毕经文,宗守咏.语文教育与素质教育[M].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7.

[2]丁有宽.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法[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3]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4]孙名符等.论自主学习的时代价值和教育价值[J].教学研究,2003,(4).

[5]冒继承,顾石红.点击习作评价中的若干人文关键词[J].小学作文创新教学,2005,(3).

[6]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endprint

猜你喜欢
指导策略作文教学
区角游戏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大学生思想行为偏误与指导策略研究
小学生记叙文习作课堂指导策略
影响学前幼儿图书阅读理解的因素分析及指导策略
小学习作复习“五步曲”
高中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初探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快乐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