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
【摘 要】自主学习是把学生作为主动的求知者,在学习中培养他们主动学习、主动探求、主动运用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创设自主学习的氛围,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选择自主学习的方式,关注自主学习的评价,把语文课堂还给学生。
【关键词】自主学习;激发兴趣;创设氛围;培养习惯
在知识多元化的信息时代,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最主要的,而如何掌握知识才是至关重要的。《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过程,转变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作为实施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它把学生作为主动的求知者,在学习中培养他们主动学习、主动探求、主动运用的能力,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兴趣十足地去学语文,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那么,如何把语文课堂还给学生,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呢?
一、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水平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影响。语文自主学习兴趣的激发应从导入开始。导入设计激发了儿童的兴趣,能使儿童情绪高涨,脑细胞活动迅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因而学生的注意力得到高度集中,感知力、理解力和创新力都处于最佳发挥状态。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就会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学生也会入情入境,与课文产生共鸣,兴趣非常浓厚,语文课堂就会充满活力。
二、创设自主学习的氛围
儿童心理是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必须创设自主学习的最佳氛围。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热爱一位教师,连带着也热爱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他会积极主动地探索这门学科的知识,这也促进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学记》中“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创设宽松和谐平等民主氛围,让学生想象驰骋,感情激荡,思路纵横,乃至异想天开,自然会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引发创造的潜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身心自由,才能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才能自主地学习。
三、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形成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顺利地达到学习目标起着重要的作用。我是这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的:①学字词:预习时,要求学生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查字典、问同学或问老师弄懂;②提问题:把不懂的问题写在本子上,或独立思考,或请教同学。这样,学生不断提出问题,久而久之,就能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③合作学习:把班上的同学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学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拿到小组里去讨论解决。这样,学生能互相激励,互相促进。每个同学在小组里都是平等的个体,可以自由地发表意见。学生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就能自己去读书,并有所收获。
四、选择自主学习的方式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重视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果教师能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适时、适当地给学生一些选择权,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对学习内容自己做出选择。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加强反馈,提高教学效率。
(1)预习内容自主。由于家庭环境不同、经历不同、学习基础不同,学生在认知、情感、思维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课前教师必须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学潜能,做好预习,因为当学生还没有解决问题的需要时,就不会产生迫切阅读的动机。这样,学生润物无声地互相传递了学习内容与方法,得到了启迪。
(2)学习方式自主。学习语文的过程,是学生认知方式得以展示并不断超越的过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解读课文,不仅可以使课文理解进程加速,而且使学习成为学生的认知结构不断改造与完善的过程。
(3)练习方式自主。以往的教学往往容易出现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即优者因锻炼机会都而更优,差者因主动参与不够而更差。我们在教学中要依据学生基础的差异,设计弹性作业,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
五、关注自主学习的评价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关注自主学习的评价。首先给予学生自评和互评的权利,注重将自评和他评相结合,让评价主体多元化;而不是像以往的课堂教学那样,只是教师评价学生,更应该把这个权利还给学生。适当的时候,还可以让学生评价老师。例如《再见了,亲人》一课,情感真挚,非常利于朗读理解。于是,我采用了评读的方法,读中评,评中解,解后再读。学生对学生进行评价后,由学生评价老师哪读得好,哪还有问题。学生纷纷举手发言,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从多方面去考虑,通过积极、有效的评价,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自主评价中学会评价,在评价中成长。
呼唤主体意识,强调自主发展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主流意识。我们的语文课堂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才会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其好学乐学善学,真正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庞维国.论学生的自主学习.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20(2)
[2]何莲珍.自主学习及其能力的培养.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 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