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梦兰
在教学“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后,教材安排了一个“做一做——找出下列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做完后你有什么发现?”目的在于让学生熟练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同时能快速地找出有特殊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为了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笔者设计了一组练习:分别找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28和32、60和45、15和16、1和49、8和32、13和26。
笔者邀请6名同学上台板演,其余同学写在课堂本上。在巡视中发现,同学们有的用列举法,即分别列出两数的公因数,然后从中找出公因数,最后从公因数中找到两数的最大公因数;有的用集合圈法,类似于列举法;还有的用排除法,先找出较小数的因数,再从较小数的因数中找出两数的最大公因数;更多的孩子用的是短除法。孩子们都完成后,师生先一起讲评,订正答案,最后,笔者问大家:“请仔细观察每一组数与它们的最大公因数,你有什么发现吗?”
刷……不少孩子高举着手,异口同声地说:“我发现15和16、1和49这两组数的最大公因数都是1。”
“为什么呢?”笔者追问。
“1和任何数(0除外)的最大公因数都是1。因为1是所有自然数的因数,而1只有因数1。”有名学生对答如流,教室里顿时响起一片掌声。
笔者接着问:“那15和16的最大公因数为什么也是1?”
“相邻的自然数是互质数,也就是说它们只有公因数1,自然最大公因数还是1。”
“老师,我也有发现,我发现8和32、13和26这两组数的最大公因数是那个较大的数。”
“为什么呢?”笔者故意问。
“老师,这两组数中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也就是说,其中的小数是较大数的因数,而那个小数本身又是自己最大的因数,所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那个较小的数。”
笔者问:“大家听明白了吗?同意吗?”
“同意。”全班同学异口同声。
于是,笔者说:“大家现在有法宝了,可以快速地找出有特殊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老师,我还有发现……”笔者循声望去,是智多星朱泽辉。“我发现前面两组数的最大公因数都是它们的相差数。”
“噢?”出乎笔者意料,但仔细一看,果真如此。同学们也仿佛发现了新大陆,顿时睁大着好奇的双眼。于是笔者引导大家说:“看到这个发现,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为什么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它们的相差数?”
“是不是任意两个数的相差数都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笔者又将“皮球”踢回给学生。
“老师,不是任意两个数的相差数都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大家看黑板上的1和49,它们的差是48,而最大公因数是1,还有有倍数的例子也能证明这个问题。”
孩子们静静地盯着黑板上的两组题,陷入了沉思。过了一会儿,数学课代表巫发阳突然站起来说:“这些数都是合数。”
“任意两个合数都有这种现象吗?”为了不使大家茫然,笔者写下了“24和15”,说:“这两个数都是合数,它们符合要求吗?”
有反应快的孩子一眼看出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3,而它们的差却是9。“还是不对,究竟是怎样的两个数呢?难道是巧合?”我激将道。
“对了,它们的差不能比较小数大,因为无论如何一个数的因数不可能比自身大。”邱高强又给大家带来了希望。
“24和42,它们的相差数是18,18也比24小,可大家找找,它俩的最大公因数是几?”
“唉,是6。”孩子们有些泄气了。
“既然是公因数,那既是较大数的因数,也是较小数的因数。”笔者把线索提示给孩子们。
“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朱泽辉一脸兴奋,“要满足两个条件,首先它们的差必须比较小数小,同时这个差既是较大数的因数,也是较小数的因数。”
于是笔者对大家说:“是这样吗?大家看看这几组数,符合这个要求吗?谁举几个例子验证一下。”
“72和75的差是3,它们的最大公因数也是3。”
“60和45的差是15,而15既是60的因数,又是45的因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也正是15。”
哗哗哗……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研究表明,健康与富有活力的学习活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自信与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非常有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而在此中间的个体对问题的探索虽然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但它更是一个享受的过程。课堂的生命力正是来自于学生对问题的敏感、好奇,来自于对事件或事实的感受、体验,来自于情不自禁的、丰富活跃的猜想、假设、直觉,来自于不同观点的碰撞、争辩、启迪、认同,更来自于探究体验中的时而山重水“尽”、时而柳暗花明的惊险和喜悦。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县城关第三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