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琳琳
摘 要:应用文写作学习对于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来说是十分必要而有价值的。由于学生缺乏必要的重视,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僵化,导致了目前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现状堪忧。而设置合理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合理挑选教学内容,突出实用功能是改变这一现状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开设的价值;教学现状;教学内容
应用文写作课程是普通高校及高职院校普遍开设的课程,但是应用文写作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却遇到了很多困难,学生们普遍厌倦此课程的学习。本文试从剖析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现状及形成原因入手,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开设的价值
“应用文”是“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人民群众在处理日常公、私事务时所使用的具有一定格式的实用性文体的统称”。正如定义中所示,应用写作是以“实用”为终极目的的写作,几乎涵盖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应用文写作区别于文学写作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每一种应用文文体都有自己固定的格式与要求,而且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联系紧密,因而不能随意写作。如在证明信的写作过程中,如果不能交代清楚必要的内容,有可能导致对方产生疑惑而起不到证明的效果,进而影响事情的正常办理。由此可见对于应用文的写作是需要系统学习的。
二、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的现状及成因
应用文写作课程是职业院校开设的一门基础课,面向所有专业。因为是公共课,一般高职院校通常采取合班制的方式上课,即几个班级在统一地点和时间共同进行应用文写作的教学,其中上课的班级可能是同一专业的若干班级,也可能是不同专业的若干班级。
在应用文写作的课堂上,经常可以看到这些现象:有人在看课外书,有人在用手机上网,有人在写别的科目的作业,有人在打瞌睡、有人在小声聊天,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在坚持听课。从上述现象我们不难看出,学生对于应用文写作的教学内容是缺乏兴
趣的。
为什么学生对于应用文写作不感兴趣呢?原因之一就是学生对应用文写作的学习缺乏重视。职业院校的学生通常认为只要学好专业技术即可,必要时可以通过网络“克隆”一下就可以了,所以不需要现在费工夫学习。原因之二是教师教学方式单一僵化,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应用文写作的教学,最为基本的环节就是“讲”与“练”。所谓的“讲”,就是教师讲规则与要求;所谓“练”就是学生进行实际写作。通常情况下,教材对于应用文的写作规则都表述清楚简练,于是很多教师也就“因陋就简”照本宣科,结果课堂枯燥无味,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策略探究
汇总一下高职学校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原因,我们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如果我们以兴趣作为导向,吸引学生学习,学生就会在学习中发现学习本科目的重要性,继而投入更多精力,这样的良性循环无疑会大大促进学生的应用文写作学习。那么怎样才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究。
1.合理挑选教学内容,突出实用功能
纵观应用文写作教材,除了应用文写作的基本知识之外,主
要涉及行政公文、事务文书、日常文书、法律文书、经济文书、学术文书六大文体的70多种具体文体的讲授。教学内容繁多,如果要一一进行细致讲授,难度较大。因而对于文体的讲授,应该合理挑选教学内容,有主次轻重的教学安排。挑选的原则有两个,第一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比如,日常公文和学术论文的写作,适用于所有专业学生的学习,这些文体的写作就要精讲多练;而像行政公文的讲授与写作与大多数专业学生的工作和生活都没有直接关系,所以只要简单了解即可。第二要考虑不同专业的职业需求。例如,对于文秘专业的学生,应该侧重事务文书的讲授与写作,而对于工科专业的学生,就应该在经济文书上多下工夫。如此经过合理的选择,进行贴近不同专业学生的工作和生活的处理,应用文写作课程对于学生来讲就变得更加实用。在突出其实用功能的基础上,就会比较容易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设置合理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情境教学”在中国的教育界已经被大家广泛地应用了,高职院校的应用文写作课程也不妨进行此种教学策略的尝试。这种教学策略是从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中衍生出来的,它强调的是要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和学习经验,在此基础上通过设置相应情境来引起与学生旧有知识的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我们在讲求职信这种文体时,就可以采取模拟招聘现场的情境设置,让一部分学生扮演求职者,另一部分学生扮演招聘者。让学生真实体验求职的过程,并从中反省过去对于求职信写作的错误认识,从而形成科学、正确的认识。实践证明,设置情境的教学策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自然也就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了。
综上所述,掌握了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钥匙,就掌握了提高应用文写作教学实效的钥匙,因而我们的应用文写作教学应该多从这一角度入手,通过不断钻研与实践来丰富激发学生兴趣的
策略。
参考文献:
张金英.应用文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 吉林省白城经济开发区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