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久清
摘 要:在新课程背景下,我校提倡“先学后教,有效达成”的教学模式。整个教学过程由布置任务、先学指导、后教引领、当堂训练等步骤组成。“先学指导”是指在教师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后出示学习目标,学生根据老师出示的学习目标先进行学习而后教师再教。叶圣陶先生曾说:“练习阅读的最主要阶段是预习。”预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课堂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先学后教;高效;预习到位
一、学生先学
“先学”即预习,是指学生在教师讲课前按照教师提出的要求和教学目标进行阅读课本,通过独立或合作方式完成导学案中的练习,从而理解并掌握课本知识的过程。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依据导学案高效预习
教师在课前设计好导学案,导学案包含了这一节课教材中的知识要点、重点、难点以及学习目标等。这些知识点可以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来,还可以以填空题的形式体现在导学案中。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同时完成导学案中的问题或者填空题。高效的预习不是一般的浏览课本,而是带着问题,有目的、有任务地进行预习。在阅读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困惑或者不理解的地方,对导学案中感到疑难的问题,要求学生反复阅读,通过小组讨论、复习旧知识等方法弄清楚所遇到的问题,为教师在课堂上的精讲做好准备,提
高了学生掌握知识的效率。
为了提高预习效率及趣味性,我们也可以适当地引入竞争,让学生在预习结束后展示预习效果——回答导学案中的问题或者填空题,并进行加分、鼓励等。学生为了在竞争中获胜,必定会更加认真、有效地完成预习工作,使预习活动更加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2.预习过程中重难点、疑点的处理
在预习中要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浏览、归类,找出重难点,带着这些点去听课,减少盲目性,增强听课效果。这个过程可以是自主完成,也可以是小组合作完成。经过预习,对课文有了初步了解,明白本节课的重难点以及疑难点所在,并提前了解掌握了部分知识,从而可以在课堂上花更多的时间去掌握消化自己通过预习还是不大理解的问题。如果老师讲到自己在预习时已经掌握的知识时,就可以把老师的思路和自己的思路进行比较,看老师是怎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做到取长补短。
预习时可能对某些重点知识认识得不够清楚,抓得也可能不准,这都没关系。对预习中感到困难的问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该难点并力求解决。如果该难点疑点是基础问题或者概念性的问题可以再次翻阅课本,看一看是否可以解决;如果是理解问题,可以记下来课上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去解决它们。对于上述的重难点、疑点我们要引导学生尝试做预习笔记。
3.用适合自己的符号做笔记
预习不是简单地把书快速浏览一遍,而是要认真理解应用书本的知识。大部分学生只重视完成导学案,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预习任务,就像看小说一样简单地浏览课本,没有区分本节课的重难点,没能很好地理解知识点,或者只是照抄预习题答案,这样的预习相当于无效预习。为了提高预习效果,教师要指导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将物理规律和物理公式的建立或推导、物理意义、成立条件、应用方法等弄清楚,并用不同颜色或者不同符号进行标注、备注。对于定律、概念中难懂或易混淆的地方要做好区分的符号与笔记;用彩笔标记出哪些是自己通过预习已掌握了的,哪些知识是自己预习不能理解掌握的,需要在课堂学习中进一步学习等。笔记不要求工整,但要有严格的区分,重难点突出的标记,明白自己一套笔记的注意事项等等;只有在阅读的同时做好相应的笔记才能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教师后教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主导者,要提高教学效率、发挥主导作用,我们要认真仔细备好课,以便在课堂上很好地引导他们学习。我们应该做到:
1.按照课标和考纲,钻研教材,把握好重难点和学习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好导学案;同时,当堂训练的联系不要追求“多、难、深”,要重基础,讲究针对性、实效性。
2.根据每次课的情况,教师在检查结果中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二次备课,不断补充修改重难点和改进教学方法。
3.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学生自学时用“S”型的目光扫射学生,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反馈学生自学情况,给中等生和后进生提供指导和帮助。
总之,预习到位,上课听懂了,课后用于复习的时间相应减少,做作业的速度相应加快。预习虽然用掉了一些时间,但从听课、复习和作业的效率上得到了补偿。时间一长,就能使学习逐步转为主动,学习就能达到高效的状态,学习成绩也会相应上升。
(作者单位 福建省平潭翰英中学物理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