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生型动力机制的结构要素

2013-04-29 00:44孟凤英
江汉论坛 2013年5期
关键词:内生动力人民群众中国传统文化

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生型动力机制,包括理论形态、实践形态和主体形态三个层面的结构要素。具有真理性、实践性与创新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具有继生性、融合性与共生性的传统文化基因。是理论形态的结构要素;马克思主义的现实诉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诉求和中国社会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诉求,是实践形态的结构要素;党的领袖群体、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是主体形态的结构要素。三者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作用,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生型动力机制。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生动力;中国传统文化;人民群众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3)05-0049-0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原因,是存在着从不同维度正向驱动的动力要素。这些要素有机结合,便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动力机制。其中,内生型动力机制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带有根本性和决定性的因素。它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源自于这一内在过程的动力要素所组成的有机体系。这个体系包括三个层面的结构要素,即理论形态、实践形态和主体形态的动力要素。

一、理论形态的结构要素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生型动力机制中,理论形态的结构要素指的是那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结合的各种理论形式,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具有真理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理论要素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马克思主义具有真理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的理论特质,这是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程中可以中国化和应该中国化的内在依据。

首先,马克思主义具有真理性这一理论本性。一方面,作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真理性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展现的人类社会运动的一般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正如邓小平强调指出的:“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颠扑不破。”同时,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绝对性存在于相对性之中。并且通过相对性而表现出来。这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必然要与不同国家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其真理的绝对性才能得以体现。这正是马克思主义能够中国化的内在品质。另一方面,作为从客观实际中抽象出来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真理。它具有普遍性的本质,但只有与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发挥其普遍性指导作用。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的:“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由上可见,马克思主义具有绝对性与相对性相统一、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真理特性,能够与中国的具体实践有机结合,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本性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动力。

其次,马克思主义具有实践性的理论本质。马克思主义产生于社会实践,又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产生于欧洲的社会实践,从产生的那一刻起,它便与生俱来地具有实践性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并不仅仅在于其真理性,而且在于其能够在不同国家的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正如毛泽东指出的:“马克思主义一定要向前发展,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江泽民也强调,要“把马克思主义看作是不断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科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但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践的过程,而且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实践中不断发展的过程,更是在中国社会实践基础上创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新形态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的这种实践性理论品质,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内在驱动力。

再次,马克思主义具有创新性的理论品格。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创新的理论体系,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俄国,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取得了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指导俄国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推进到列宁主义阶段。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成功指导中国跨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卡夫丁峡谷”,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也推进了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发展,先后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具有创新性的理论品格。正是这一理论品格,内在地推动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创新性的理论品格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另一内在动力。

2.具有继生性、融合性与共生性的传统文化基因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继生性、融合性与共生性,包涵着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的文化基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载体和内在驱动力。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包涵着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文化基因。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第一位的,是世界的本原。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行说”认为金木水火土这五种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万物一体说”认为世界是天地人三者合一、生生不息发展的结果等。这些观点和认识,契合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学说。另外,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如阴阳八卦说,中庸之道,“静动说”,“过犹不及”的量质互变观,古今、攻守、善恶、美丑、生死、存亡、刚柔、治乱等一系列概念所体现的矛盾观等等。这些观点和认识,也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思想具有某种一致性。中国传统文化所包涵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基因,不仅保证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对接,而且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驱动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包涵着实践论的文化基因。中国传统文化也包涵着朴素的实践论思想,其典型代表就是“经世致用”思想。作为中国古代具有重要指导地位的文化价值观,“经世致用”思想强调要学习对现实社会有用的知识和理论,要实现知识与现实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种思想和文化基因,在近代以后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而愈益突显。譬如,在近代救亡图存的过程中,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睁眼看世界”,也在“西学东渐”的文化碰撞和交汇中进行着理性思考。十月革命的胜利,促使他们开始“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包涵着的实践论的文化基因,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具有可融合性和可对接性,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驱动力量。

再次,中国传统文化包涵着唯物史观的文化基因。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理论,而中国传统文化包涵的关于小康社会和大同世界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关于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理论在社会理想的追求上找到了最重要、最根本的契合点。在古代中国,很早就形成了大同世界的社会理想,像老子的“小国寡民”、庄子的“在宥天下”、孟子的“王道乐土”、孔子的“大同世界”等,无不体现了人们对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生活安稳的理想社会的追求。这些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学说具有天然的相通性,从而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驱动力。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生型动力机制理论形态的结构要素看,具有真理性、实践性和创新性内在特质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阈融合与基因契合,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的内在驱动力。

二、实践形态的结构要素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生型动力机制中。实践形态的结构要素是指驱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实现中国化历史性飞跃的各种实践形式。

1.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诉求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和升华的科学理论,没有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实践需求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同时,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指导思想,是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而不是单纯的学术知识体系,它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这一特征不仅规定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而且规定着马克思主义一定要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最终解放是必然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而要实现这种崇高的信仰和追求,不但需要理论对实践的指导,而且必须通过有科学理论指导的实践。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作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内在地体现着强烈的实践诉求,即掌握群众,变成物质力量,并摧毁另一种物质力量,最终达至社会的进步,把理论变为现实。

2.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诉求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在中华民族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由智慧的中国人民创造的文化成果。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辉,并体现着强烈的现代诉求。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有不少对社会发展的美好憧憬,如天人合一、大同世界等。这是先人们对于以往社会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建构,也是自古以来中国社会运动的基本目标和方向。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怒吼到“等贵贱,均贫富”的高呼,从“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宣言到“远近大小如一,文教全备”的“大同之世”的描述,从“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的“天下为公”方略到“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路线,无不体现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美好的社会理想。今天,传统文化所追求的社会理想,对于我们当前的现代化建设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先后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的思想,可以说其中也借鉴和吸收了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的成果。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饱含着人民的智慧,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思想动力,而且具有强烈的现代诉求和实践需要,它与我们当前的现代化建设目标、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融通,是马克思主义实现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进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在驱动要素。

3.中国社会对马克思主义的现实诉求

近代以来,伴随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不断加深的同时,中国人民进行着一次又一次挽救民族危亡的尝试。地主阶级官僚派掀起了洋务运动,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宗旨下,为了自救而提出了“自强求富”的口号,但最终以甲午战争的失败而宣告破产。随后,资产阶级维新派又登上历史舞台,意图学习日本的“明治维新”而强国,却也在血雨腥风中嘎然而止。接着,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了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辛亥革命,但武装斗争也失败了。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是领导革命的资产阶级自身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缺乏科学的指导思想和正确的革命纲领。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革命的现实问题。正如毛泽东所说的,“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此后,在90多年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了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发展的逻辑互动。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社会对马克思主义的现实诉求,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动力。

总之,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需要多种实践形式。其中,既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指导实践的现实诉求,也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融合的现代诉求,还有中国社会发展对科学指导思想的实践诉求。这些实践形态的结构要素,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驱动合力。

三、主体形态的结构要素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还有一种内在的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力量,这就是不断促进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主体形态的动力要素。这些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党的领袖群体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每一次推进,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领袖群体的主导作用,领袖群体是驱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力量。

首先,党的领袖群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题的确立者。国情和时代特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基础,正是在正确判断基本国情和时代特征的基础上,党的领袖群体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主题。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阶段是国情的最基本要素。对于确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主题具有决定性意义。党的第一代领袖群体在分析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确认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就为创建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为核心的毛泽东思想解决了最基本的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领袖群体确认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就为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石。时代特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题的直接影响因素,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容、进程和理论风格等具有重大影响。毛泽东提出,“现在的世界,是处在革命和战争的新时代”。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党的领袖群体确立了“进行怎样的革命、怎样进行革命”的历史主题,并以此为核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领袖群体在分析判断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的基础上,认定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题,并在此时代背景下,围绕着社会主义建设、党的建设和科学发展等主题,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其次,党的领袖群体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建构者。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领袖群体发挥着核心和主导作用,他们吸收党和人民的智慧创立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关于中国革命的一系列理论,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了独创性的理论成果,创建了毛泽东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领袖群体逐步建构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根据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了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尽管这些理论可能需要他人去概括和整理,但党的领袖群体的核心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再次,党的领袖群体又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诠释者。他们在许多场合对党的理论进行了解释和说明。比如,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在全国各地对我们党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进行了诠释,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又如,邓小平在不同场合言简意赅地诠释和概括了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的理论观点,其南方谈话正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核心内容的集中诠释。另外,党的领袖群体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还发挥了纠正偏差的历史作用。如毛泽东批判了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等,邓小平批判了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等,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2.知识分子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知识分子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驱动力量。

首先,知识分子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早期引进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是具有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这些知识分子最早将马克思主义介绍到国内,其中的一些进步分子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力量。第一,他们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著作,使国人了解、认识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如他们相继翻译出版了《共产党宣言》、《哥达纲领批判》、《资本论(第一卷)》、《反杜林论》等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为学习、研究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奠定了基础。第二,他们还著书立说,阐发自己的马克思主义观。如五四时期的李大钊,撰写了多篇文章,从不同角度阐释马克思主义,并与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进行论战,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第三,他们通过学校讲坛、群众集会、群体活动等形式,宣传和阐释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得到较快的传播,为接受、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其次,知识分子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参与者和实践者。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本建构,凝结着领袖的理论创新,也蕴含着知识分子的智慧。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实践中的发展进行理论总结和升华,其中的理论创造可以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本建构提供素材或启发和参考。比如,艾思奇的《哲学与生活》一书,对毛泽东哲学思想和哲学文本的形成产生了积极影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重要文件的起草都有知识分子的参与。知识界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概念,也融入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本之中。同时。知识分子还担当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与实践者的角色。比如,建国初期,李达先后撰写了《(实践论)解说》、《(矛盾论)解说》,详细地解说和阐释了毛泽东的哲学思想。知识界对领袖著作以及党的重要文献的解说和学习辅导等,都推动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另外,知识分子在工作中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对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而成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可缺少的主体力量。

3.人民群众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自然也离不开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人民群众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人民群众的诉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源性动力。从本质上讲,人民群众这个社会实践的主体对社会实践指导思想的理论诉求和对社会变革的实践诉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本源性动力。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苦苦寻找改变旧社会的思想武器,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才逐步实现了人民群众对思想武器的理论诉求。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也在中国找到了实践主体,自此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的辩证互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否科学,是否符合中国实际和能否满足人民群众的诉求,都要在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去检验、去评判。由此可见,人民群众的理论和实践诉求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力量。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要满足人民群众的语言表达要求,即马克思主义必须具有“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人民群众对喜闻乐见的形式和生动活泼的语言的诉求,显然也成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力量。

其次,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原料。毛泽东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他坚持正确的群众观。提出要甘做人民群众的学生。他认为,领袖人物的思想,“其原料或者半成品只能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或者自己的科学试验中”。“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内容,而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重要方面。邓小平也坦承:“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由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他十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支持最初由农民自发创造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生产经营方式。他说:“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由此可见,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原料,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上可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驱动主体是多元的。其中,领袖群体是主导者,知识分子是推动者,人民群众是实践者,三者的合力作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结语

具有真理性、实践性与创新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具有继生性、融合性与共生性的传统文化基因,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在的理论动力:马克思主义的现实诉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诉求和中国社会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诉求,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在的实践动力;党的领袖群体、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在的主体力量。这三个层面的结构要素有机结合和相互作用,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生型动力机制。它不仅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因,而且确保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方向。

作者简介:孟凤英,女,1965年生,河南郑州人,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广东广州,510006。

(责任编辑 刘龙伏)

猜你喜欢
内生动力人民群众中国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启示
从天长市人民群众看军队改革所作出的思考
毛泽东群众路线与当代价值研究
新常态下提升西安市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对策研究
网络党建工作研究
外源式扶贫背景下农户脱贫的内在动力研究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建筑设计内在的文化反思
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
民间美术在高校艺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