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
摘 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战略部署,改革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了新征程。全面深化改革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充分反映了马克思哲学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国情和实践的结合。改革就是要实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和谐发展,就是要充分体现人民的主体性,就是要用整体的眼光进行系统性改革,就是要以问题为导向改革重点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就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哲学观点。实践证明,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是一场永无止境的认识和实践,是最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动力。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改革;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人民群众;实践
中图分类号:A81;D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1-0063-03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范畴论证全面深化改革,是科学认识这一战略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我国现阶段发展的助动力,与十三五规划建设和“两个一百年”紧密相连,是一项长期性的发展策略。因此,必须切实从根本上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性,坚决以改革为动力,推动实现“中国梦”。
一、改革是重要生产力
马克思哲学原理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的一条发展主线。要实现社会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好两对矛盾,而在现阶段解决基本矛盾的途径只有改革。通过改革生产关系释放更大的生产力,通过改革上层建筑稳固经济基础,社会发展要充分发挥改革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突出改革的贡献。
之所以认为“改革是重要生产力”,是因为在影响社会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改革是深层次的本质上的变革,是决定和影响其他因素的根源。虽然政策、地域、市场、科学技术等在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但这些因素只是单一的表层影响,并未动摇原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体制,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成为“生产力”。改革是重要生产力,是因为改革涉及社会的诸多方面,是社会的总体合力。改革在社会发展中是各要素的集合,只有通过改革才能最大限度的释放发展潜力。
邓小平在改革中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旨在以科学技术为改革的动力支持。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上发挥的作用毋庸置疑,但正确的制度和改革方向是其必要前提。历史经验证明,没有正确的制度和改革的指引,科学技术很难将其潜在的生产力转化出来。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四大发明”并没有转化为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相反地被用于封建的迷信和禁锢中;而“四大发明”却在欧洲的资本主义文明中得以广泛的应用,从而开辟了全球性的资本市场。在不同的政治文明下,科学技术并非是绝对的“第一生产力”,而通过制度改革则可以最大限度的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改革通过对自身一系列不和谐因素进行自我调整,将社会发展引入新的趋向。但是,改革自身也有优劣之分,好的改革能解放生产力,同样不成功的改革必定会遏制生产力。成功的符合社会发展的好改革,会从不同方面影响社会发展。好的改革能激励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释放劳动者的创造潜能。而坏的改革则会挫伤劳动积极性,导致发展缺乏动力;好的改革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优势,如市场经济改革中,通过改革市场与资源配置的关系,使经济迸发了巨大的发展活力。而坏的改革对资源不合理的配置,势必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好的改革同样可以深化分工,保证人力资源各尽其职。坏的改革则会造成人力滥用,降低效率。因此,改革是重要生产力是指好的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首要因素,而好的改革必须以具体实际为依据,制定符合实际的改革战略,从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重要生产力。
二、坚持民本改革的方式
马克思在唯物史观哲学思想中对人民群众就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一思想始终贯穿于中国改革的历史进程中。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期,更要坚定人民主体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民本改革。所谓民本改革,就是要充分依靠劳动人民的力量进行改革,推动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并将发展的成果惠及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切实满足群众需求,为群众提供最优资源,实现社会发展的合理分工,最终进入较为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民本改革要以多数人的需要为出发点,并以满足多数人的需要作为落脚点。改革是否科学的衡量标准在于是否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只有满足大多数人需要的改革才是好的科学的改革。在改革开放初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正是满足了小岗村大多数农民对土地的需要,才会在农村积极开展,成为农村改革的先头军。将改革立足于多数人需求上,是人本改革的直接目标。只有这样的改革才能得到拥护,才要优先推行。但改革势必会损害一部分旧有利益,要将这部分群体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并在改革中兼顾补偿,才能继续深化改革,大胆推进。对于不符合广大人民利益与需求的改革,必须坚决抵制,形成正确的人本改革观念,坚持人民主体。
民本改革要依靠多数人。马克思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因此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要把多数群众作为改革的对象主体,让群众充分参与到改革的进程中,提高参与度。纵观以往的改革,改革的主导力量多为精英决策层,大多数群众是作为被动的角色参与改革。在后续的改革进程中,改革重点要提高多数人的参与度,在保证改革的正确方向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多数人的创造力。在设计改革方案上,要积极征求多数人的意见,确保方案能体现多数人的意愿。在改革过程中鼓励多数人参与,通过集中民智形成新的改革策略,真正做到人本改革。同时,依靠多数人监督改革,保证改革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保证改革能在多数人的参与下不断深化推进。
民本改革要以多数人的利益为落脚点。改革的依靠力量是多数人民群众,因此改革的成果也必然由多数人共享。通过改革促进资源配置的不断优化,实现资源在多数人中的合理配置,使改革的成果惠及多数人。民本改革要为多数人改善生存空间和发展条件,成果要落实到民生等实际问题上,保证医疗、教育、卫生、就业、基础设施、信息等资源的相对合理性,避免造成地区差异过于悬殊,使大多数人都能享受到社会资源,实现公平的资源共享。
三、用系统论的观点看改革的“5+1+1”模式
联系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万物间各要素相互作用,构成有机系统。因此,联系是事物之间最重要的关系特征,系统是由不同的联系组成的复杂共同体。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逻辑看,系统的整体作用大于单一的组成要素相加之“和”。因此,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涵盖了多个领域。通过不同领域改革的突破,实现改革成果的跨越式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改革作为重要议题,设计采用了“5+1+1”的模式,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的建设、国防军队等多个方面,切实加强各方面的基本联系,以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方式推动改革,保证社会发展。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经济上取得了关键性的突破,彻底革新了原有的经济体制模式。但是,经济改革中伴随产生的问题也成为遏制改革的壁垒,而这种壁垒的产生是由于改革的各方面不协调导致,政治改革、社会改革、生态改革等相对滞后与当前经济改革中的诸多问题密不可分。政治上的贪污腐败问题以及公务员体制的僵化,是造成经济改革瓶颈的重要原因。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相联系,需要在政治上总体设计规划,统一共识,破除阻碍改革的固化机制。由于前期改革只注重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规模,生态链被单纯利益切断,生态问题倒逼经济改革的深化。在发展成果的分配方面,改革过程中,社会承受度明显落后于经济,社会两极分化与分配不公问题成为经济发展的改革方向和重要关节点。因此,改革不能实现单一方面的突破,必须以全面、系统的眼光协同推进。
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性和全面性主要表现在注重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5+1+1”模式作为唯物辩证法范畴中的系统,通过协同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建、国防军队等要素,促进改革的不断深化。加深政治改革,革新民主政治的新体制,从政治上为其他改革提供有力保障;推动文化改革,以核心价值体系和价值观为依托,从思想文化层面影响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方面面,形成改革的思想文化氛围;以人民共享的社会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落脚点,转型期以及改革遗留的问题成为制约改革的首要藩篱,因此其他方面改革要密切联系社会改革,使社会改革细化并深入到其他改革的各个环节中;生态改革作为改革的新方向和聚焦点,在改革进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生态环境直接关乎于生存和发展,为其他改革提供必要的自然基础和生存空间,同时生态改革是经济转型的契合点,为经济改革提供新的发展思路;党的建设和国防军队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领域,面对新形势,“打铁还需自身硬”,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是领导其他改革的根本保证,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国防军队改革为其他改革提供稳定的改革环境。各领域改革相互联系,协同推动,是全面性改革必不可少的重要构成。
四、抓住主要矛盾认清改革战略的重点
矛盾论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基本观点之一。他认为矛盾内部存在不均衡的发展,矛盾分主次,主要矛盾占据支配地位,决定了事物的性质和发展趋向。因此,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要抓住主要矛盾,把握事物发展的决定因素。我国三十多年改革的直接成果便是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改革的基础和重点。只有抓住这一重点,彻底改革经济体制,才能为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主导和支撑。
唯物论哲学认为物质第一性的观点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地位提供了哲学依据。经济改革为全面改革提供物质基础和改革导向,是全面改革的先驱,其发展直接影响改革成果,是评判改革的重要标准。政府调控与市场配置是经济发展这一矛盾的两个方面,经济体制改革就是充分调整两方面的矛盾,使经济在对立统一中持续发展。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依托,改革过程中的诸多问题都需要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得以解决。转型期政治上存在着腐败和滥用权力等问题,而这种政治问题多与经济问题有直接关联,因此改革政治体制需以经济为依托,规范市场秩序,以经济的有序推动政治的有序和透明。生态问题的严重性决定了生态改革成为现阶段的重要改革方面,单一的生态改革模式很难切实深入的推行,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威胁了利益集团的物质利益,与经济发展相冲突。因此,推动深入生态问题的改革离不开经济改革。将生态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思维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一两者的目标,以经济改革带动生态改革。社会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紧密相连,社会问题的产生与经济发展关联性较强,以贫富差距问题为代表,这一社会问题是经济分配直接导致的,解决这一社会问题的根本途径便是革新经济分配问题。因此,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改革的必要手段和方式方法。在党的建设和国防军队改革方面,经济体制改革为其提供强大的物质后盾和改革动力。从改革开放进程看,经济体制改革开始最早,发展成果最为显著,积累经验最为丰富。因此,经济体制改革为其他改革提供蓝本和借鉴,并寓于各方面改革进程中,成为全面深化改革中最为活跃和重要的方面。
五、解放思想突破改革藩篱
马克思哲学中肯定了解放思想的重要性,解放思想本质上就是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解放思想就是要不断地使主观思维随客观实际的发展而发展,使两者相统一,实现主观与客观的动态平衡。解放思想又是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的过程,是从实践中总结新的认识,用新的认识指导新的实践,实现与时俱进的思想革新。全面深化改革不仅要在固化的机制体制中寻找突破口,更需要解放思想革新固化观念,以新的观念指导改革。解放思想是全面深化改革实践的先行者和突破点。
历史证明,改革开放并非是直接的实践结果,而是新的认识指导实践的过程。改革初期由于传统的计划形式和思想的限制,党中央以及普通民众对于改革开放并不认可,这种思想意识的滞后直接阻碍了实践的进步和发展。在改革的进程中,实践不断证明改革思想的正确性,也证明了解放思想的重要性。因此,全面深化改革存在的异议必然是解放思想不彻底的结果,要继续从思想上打破制约藩篱,力克传统的思维方式,使主观思维符合客观事实,充分以认识指导实践。解放思想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在发展中解放思想,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中解放思想,通过解放思想,以创造性的发展模式深化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是马克思哲学与中国现实问题所共同反应出的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离不开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的本质也在于充分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二者之间存在本质的联系,是实现“中国梦”的必要路径。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习近平.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
〔3〕人民日报社理论部.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4〕习近平.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5〕李佐军.中国改革新思维[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4.
(责任编辑 王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