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情感共鸣与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

2013-04-29 21:50欧海燕
考试周刊 2013年56期
关键词:艺术类学生情感共鸣情感教学

欧海燕

摘 要: 艺术类专业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英语教学一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作为课程目标之一,并且规定了具体的情感教学目标。本文论述了影响语言学习的情感因素特别是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情感因素对语言学习的影响,并为培养师生情感,产生情感共鸣,促进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情感教学 英语教学 情感共鸣 艺术类学生

影响英语教学的因素很多,而大学艺术类专业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英语教学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许多教师甚至“谈艺色变”。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作为课程目标之一,并且规定了具体的情感教学目标。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情绪、情感、态度及信念。因此,把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师生产生情感共鸣,将有效地促进艺术类大学的英语教学。

一、大学艺术类专业学生的情感特点

艺术类专业学生一般性格活泼开朗、率直、思维活跃、乐于与人交流、善良、讲义气,并且兴趣广泛、多才多艺、善于表现。但是由于长期以艺术专业学习为主,文化学习为辅,因此对文化类课程特别是英语课程的学习缺乏兴趣,甚至由于基础差而出现抵触情绪。大部分学生自制力差,不喜欢受管制被约束,唯我独尊,课堂出勤率低,上课睡觉、玩手机或者上甲课做乙事的大有人在。

二、影响语言学习的情感因素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在语言教学中,情感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情(emotion)、感觉(feeling)、情绪(mood)、态度(attitude)等。(Arnold & Brown 1999)研究人员发现,学习者的情感状态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影响语言学习的情感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学习者的个别因素,包括焦虑(anxiety)、抑制(inhibition)、自尊心(sel-festeem)、学习动(motivation)等;第二类是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及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情感因素,包括移情(empathy)、课堂交流(classroom transactions)等。移情是指设身处地从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的一种意识或行为。移情并不意味着放弃自己的情感,也不必同意他人的观点。课堂是学生和教师进行活动和交流的场所,课堂中形成的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及由此形成的课堂氛围对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的效果有极其重要的影响(项茂英,2003)。本文主要探讨了影响语言学习的第二类情感因素,重点讨论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情感因素对语言学习的影响,从而改善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

三、培养师生情感,产生情感共鸣,促进英语教学

(一)以教师情感激发学生情感。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监督者。教师课堂情感具有很大感染力,直接影响学生的情感。教师正如舞台上的主持人,振奋饱满的情感会给观众(学生)振奋之感,而沉重低落的情感会给观众(学生)低沉之感,从而使观众(学生)产生厌倦乃至抵触情绪。因此,教师应具备较高的情感素质,自觉加强对情感素质的培养,同时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从广度和深度方面扩大知识储备量。让教师对所授学科的热爱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把自己对这门学科的热爱之情表现出来,声情并茂地传授知识,并用自己的情感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探究欲。

(二)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情境。

艺术类学生颇具个性,而传统的课堂教学环境沉闷、拘束,两者很难融合在一起。因此,要创设一个相对轻松和谐的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的情境。尊重学生,允许个性化发展。平易近人的教师更容易获知学生的内心感受和想法,他们会毫无拘束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从而更好地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奖为主、惩为辅,教师的鼓励包容往往更能触动他们的内心。教师还应该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尽量记住学生的姓名,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对部分叛逆的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但是,宽松的环境并不是姑息纵容、放任不管,我们应该维持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明确教学目的,实行任务式教学管理。在特定的任务下,允许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完成指定任务,比如两人合作、小组讨论,每个学生不拘泥于在自己的座位上,可以在教室里走动、相互寻求帮助。这样在完成教师要求,达到学习目的的同时,也能增强群体的凝聚力。

(三)了解学生需求,调整课堂教学内容。

艺术类学生兴趣广泛、思维活跃、多才多艺,这就决定了他们对教学内容的挑剔。传统的照本宣科无法吸引他们的兴趣,因而教师应该通过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根据他们的专业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目前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探讨和研究诸多,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依然是大家格外关注的问题。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有些老师上课注重内容传授、思路清晰、重难点明确,但学生听课反应木然、不积极参与、缺乏主动意识。这种形式显然没有实现师生情感上的共鸣,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艺术类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更是对枯燥无味的语言学习兴趣尤缺,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更适合他们。教师应该采用全方位、立体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集声、文、图、像于一体,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教音乐专业的学生记歌词,学英文歌;让影视表演的学生学台词、记台词,表演经典电影剪辑或是自编自导微话剧,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些教学形式广受学生的欢迎。

(四)通过移情,师生情感产生共鸣。

项茂英(2003)指出,移情是指设身处地从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的一种意识或行为。课堂是学生和教师进行活动和交流的场所。课堂中形成的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及由此形成的课堂氛围对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的效果有极其重要的影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造机会多和学生交流、沟通。首先教师应该换位思考,把握学生的英语基础,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从而合理地安排内容与教学活动。课后教师可以通过Email、QQ、微博等现代化的交际手段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比如关注学生微博,发表微博评论,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通过与学生的交流,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其实渴望和教师交流,情感交流可以无形中激发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促进参与。另外,教师应该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交往,师生彼此坦诚相待,不要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学生。真正关心学生内心世界、性格倾向,真正理解其心理与情感。教师还应教育学生学会换位思考,让学生了解教师的真实想法、教学观念、教学难处等,从而使师生产生情感共鸣。

四、结语

就像刘营营(2011)所说,融洽的师生情感关系也是一门艺术,可以说,这是教书育人艺术中的精髓。为了更好地把握这门艺术,就必须寓情感规律于一系列具体操作之中,将爱生之情在教学过程中巧妙施于学生身上,产生极强的爱的渗透力、持续力、爆发力和震撼力。如此才能在情感教育的同时,有效促进艺术类专业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Arnold J.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2]项茂英.情感因素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理论与实证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3.

[3]刘营营,王芳.融情于教学注重师生情感交流[J].读与写杂志,2011.1.

本文系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课题:艺术体育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学外语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编号:JXJG-11-1-5)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艺术类学生情感共鸣情感教学
情理和谐 成长相伴
高等院校艺术类学生中管弦乐的选修教学
如何通过朗读教学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巧读古诗词 趣用古诗词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情感教学初探
初中历史情感教学研究
激发情感,让语文课堂教学“有滋有味”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消费热潮下新都市电影的审思
关于艺术类学生创新创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