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朗读教学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2016-12-12 09:11陈晓萍
新课程·小学 2016年10期
关键词:情感共鸣朗读小学语文

陈晓萍

摘 要: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而情感共鸣则是朗读教学的首要目标。通过教师朗读,引导学生进入情景,再鼓励学生朗读,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这是情感教学的主要方式。在现行的苏教版小学教材中,激发学生情感,让学生在课文中体会情感的教育、熏陶是教材的重要教学目标。因此,语文教师要注意将情感教学方法和朗读教育掌握好、运用好、发挥好。注重挖掘情感细节,鼓励学生表达和学生示范朗读都是对学生进行情感能力教育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情感共鸣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就是在学生对语文教学内容本身产生浓烈的兴趣,进而迸发学习语文热情的前提下,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把文章中优美的感情移植到学生的心灵中去,使之产生共鸣,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使道德情操变得高尚,审美趣味得到提高,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和个性的完善。如何在朗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情感能力,让学生和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得到情操和品质的提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教师范读,引导学生欣赏

文本中的情感境界是虚拟的,需要学生一定的理解能力和联想能力,然而小学生因为知识积累和生活经历发展水平的限制,很难主动做到这一步。因此,教师的引导就至关重要。教师的优秀范读是引导学生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教师要将文本充分理解和消化,并能通过标准的、富有情感的朗读表达出来。情感充沛、声情并茂的朗读,能通过声音进入学生脑中,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想象,帮助学生对课文的情景、作者的情感产生好奇和欣赏。比如,《落花生》这篇课文,其中有很多对话,教师可以在范读的过程中,将文中“姐姐”“哥哥”“父亲”等角色充分饰演,通过语气、语调和感情充分展现小时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讨论落花生的生活情景,引导学生进入情景,感受文中主人公的感情和思想。

二、解剖文章,创设情境

小学语文课最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激发学生情感,这除了要求教师在示范朗读时引导学生,还要充分挖掘文章中的感情因素,将其放大、展开,以帮助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作者的情感和思想。比如,课文《桂林山水》是一片描述山水景色的美文,文章中,处处可以看出作者情感流露的表达。如“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呀,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一段描写,教师可以将其中寥寥数字的描述,充分细致的刻画,为学生描述静若盘面、清澈见底、翡翠欲滴的漓江水面,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景。只有学生进入到作者描写的奇山秀水中,才能领略作者对于桂林山水的钟情和热爱。

三、鼓励学生表达,入境入情

领悟和体会文中情感,只是激发学生情感共鸣的先导。学生只有能够自觉、自愿且准确生动地表达情感,才能真正做到情感共鸣。所以当引领学生进入情景后,教师应当适当鼓励学生自我表达,首先可以畅谈对作者感情、文中意境的自我理解、自由表达,不做约束,这是一个发散思维、提高情感能力的阶段。其次,引导学生大声朗读,富有情感、流畅而生动地朗读才是朗读教学的灵魂。可以说,学生只有在大声的朗读中,在同学和老师专注地聆听中才能真正释放情感,做到情感共鸣。

例如,《和时间赛跑》这一文章,全文以第一人称写,情感丰沛,尤其适合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前两个自然段,学生通过朗读,将自己设定成文中主人公,诉说外祖母去世带给“我”的巨大忧伤,将学生情感充分释放。第三、四自然段,学生通过“我”和父母的对话,试着探寻时间到底是什么,寻找外祖母永远不会回来的真相,尽管残酷,却能让“我”彻底长大。后面的文字逐渐转向晴朗,作者在回忆中成长,而学生也通过朗读,表达出前后迥然不同、富有层次的情感,这种体验真正提高学生和作者的情感能力,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和感触。

四、学生范读,释放情感

小学生因为受到家庭环境、个人智力、理解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表现在朗读理解上,就是情感能力参差有别。有部分同学总能尽快融入情景,领会教师和作者企图传达的情感,而有一些反应稍显缓慢,理解作者和教师的感情有些障碍。所以,在教学的最后阶段,教师应当谨慎选择发挥较好的学生进行文章的泛读,让学生的情感外露,这样一来,更容易使所有学生进入到文中学生的情感世界,加深对文本感情和意境的理解。学生可能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尤其在激发情感这一方面,学生之间没有天然屏障,沟通和理解更显容易。

把握好激发学生情感共鸣的技巧,需要教师由手入脑、由脑入心,也需要教师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在教学技巧外,更要注意心灵之间的交流,毕竟,走进学生的感情世界,才能更容易提高学生的情感能力,激发学生萌芽中的丰富情感,从而达到情操和思想上的熏陶和洗礼。

参考文献:

[1]韦蝶青.情感的教育人格的升华[D].广西师范大学,2007.

[2]王晔.小学高年级语文审美教育实践方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情感共鸣朗读小学语文
情理和谐 成长相伴
构建校园英语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