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玲
摘 要: 教育的本质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文化是语文学科的血脉,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学生要领悟到语文学科中的文化因素,教师要拥有高雅的文化品位,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蕴含的文化因素,尊重儿童文化,开阔儿童的文化视野。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教学途径 文化品位 文化因素 文化视野
文化是语文学科的血脉,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基于文化的语文教学是睿智的,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深深吸引着学生。语文学科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因素,这些文化在语文学科知识中产生。课堂上,学生感悟到的东西,应该是那些活跃在文字背后的文化因素,而学生要达到这样的境界,首先取决于教师对教材解读的视野与高度,因此老师要深度地挖掘教材,合理地组建教材,同时还要以生为本,尊重儿童文化,开阔学生的人文视野。
一、教师需拥有高雅的文化品位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作为对话者、感悟者,他们的知识积累还不够丰富,生活积淀还不够丰厚,审美体验还不够丰满,这就导致他们与文本存在较大差距。语文老师对文本的深度解读,是对语文课程的深度理解。因为解读文本的视角、切入教学的关键点,都会受到教师的思维品质、文化内涵、教育观念等已有智慧积淀的制约。如果我们忽略文本本身的跌宕起伏,浅尝辄止,就只会让课堂过于平淡,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只是口号。一切蕴藏在文本中的文化因素,其实都蕴涵在具体的语言之中。我们不能只做文本的“读者”,必须做文本的“知音”,把握文本的“文化细节”,把持“文脉”,涵泳“文心”,艺术地开发设计、合理地组建整合、智慧地生成文化,这就要求教师拥有高雅的文化品位。
二、教师需挖掘教材的文化因素
1.比较拓展,构建文化主题。
(1)阅读原著,比较叙述方式的差异。
《林冲棒打洪教头》是根据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相关内容改编而成的,教学时我将原著中的文字链接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学生对照比较,展开对比阅读,感受原著与教材在叙述方式上的差异,从而引导学生主动阅读原著,亲近原著,把学习的触角延伸到课外。
(2)主题借鉴,比较叙述风格的差异。
教学《三顾茅庐》前,我让学生通过课外书籍、网络等多渠道地收集三国故事,再将练习中的三国故事提前学习,在班里组织“品三国”故事会,引导学生了解“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煮酒论英雄”、“草船借箭”、“过五关斩六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夜走麦城”、“空城计”、“苦肉计”等故事。在这样的背景下,不仅为学生学习理解《三顾茅庐》做了有益补充,而且营造了有主题的文化空间。
(3)走近作者,比较叙述主体的差异。
学叶圣陶作品《荷花》时,我问学生:你们觉得作者是个怎样的人?有人说,叶圣陶先生就像个小孩子,他像孩子一样爱幻想、爱跳舞。有人说,他有一颗天真的童心。还有人说,他善于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我告诉学生,他的作品就是从生活中找到灵感,通过自己的作品唤醒我们对生活的关心。这让我们初步接触了叶老,要想进一步了解叶圣陶,还要仔细阅读,细细品味他的作品。
2.深入教材,挖掘文化内涵。
(1)紧扣“文眼”,挖掘人文内涵。
学《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课,围绕“三”了解孙悟空打白骨精的经过。由“三”我们还联想到中国文学中的典故,如“三顾茅庐”、“七八颗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引发学生深思:同样是三,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2)緊扣“细节”,挖掘人文内涵。
《落花生》一课作者以“落花生、苹果、石榴”等物的部分特征比喻不同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当学生认为苹果、石榴那样的人生观没有什么不好,现今社会需要像苹果和石榴那样的人时,我抓住细节,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比喻所指,把握好文本所蕴含的人文价值。
(3)紧扣“结尾”,挖掘人文内涵。
《军神》一课写的是刘伯承动手术不用麻醉的事,反映了他钢铁般的意志。结束课文时,我补充刘伯承刻苦勤奋孜孜以求的故事,再设计:“刘伯承是?摇?摇?摇?摇 ?摇?摇。”学生的答案既有他钢毅威猛的一面,又有他博学儒雅的一面。从而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认识,而且使人物形象立体饱满,进一步丰富了课文的人文内涵。
3.还原情境,再现文化愿景。
“入其境,方能知其义”。还原情境,将教材所呈现的知识信息还原到历史情境里,让文本信息灵动起来,再现文化愿景。《孔子游春》讲述了孔子用水来教育弟子们要学习水的品格,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的事。课文不仅是记叙孔子带弟子郊游,更重要的是传播儒家文化。美国诗人、哲学家爱默生认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由此看出,儒家思想不仅值得后代传承其文化精神,而且值得世界各国去研究。
三、教师需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
1.以人为本,契合儿童生活。
《月光启蒙》里的母亲用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她用智慧才华启迪“我”想象,飞向诗歌的王国。而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谣,对于学生来说却是陌生的,为了加深学生对民谣的理解,我找来了好多音像资料,让学生陶醉在音乐这中,入情入境,和作者一同张开想象的翅膀……
2.以人为本,关注学习方式。
《台湾的蝴蝶谷》和《庐山的云雾》之类的课文,仅依靠教师赏析优美词句了解大自然,是远远不够的。学生愿意动笔将优美的语言变为精彩的画面,更愿意借助网络探索这如诗如画的大自然的美景,使这些原本静止的事物在眼前鲜活起来。教师可通过网络与学生互动,参与讨论,积极交流,营造民主的氛围,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诚然,探寻语文学科文化的教学途径远不止上述三种,还可以从其他视角切入,如语文学科文化和其他学科的整合等,只有行动起来,才能找准探寻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