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爱丽
摘 要: 积极的情感和态度是个体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只有在激发幼儿的内在动力,唤醒其主体意识时,幼儿才会主动地获取知识。幼儿在主动获取知识时的过程体验,注重孩子是如何思维的,是如何获取这些知识的,目的是启发孩子的智慧。只有定位于过程体验的“教与学”,才能引导孩子在不同的情境中迁移知识,才能拓展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并促进主体意识的增强,从而达到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目的。
关键词: 幼儿教育 活动主体 自主学习
在新课改实施一个轮回后的今天,新理念、新思想对我们来说已经不再陌生,在我们将这些新理念付诸行动时,遇到了诸多问题。在这诸多问题之中,最值得我们反思的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反思过后,我发现:我们能做的而且最应该做的是把最真实的参与、感受和体验还给幼儿。
1.还幼儿是真正活动的主体
作为新课改的实施者,可以说我们已经认识到传统教育的弊端,开始注意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幼儿动手操作活动,但经过反思,幼儿的操作活动大部分是在教师具体要求下的被动操作,幼儿的想象被教师限制。例如:听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位教师在教授《水的三态》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冰融化了是什么?”大部分幼儿的回答都与老师预设的答案相符:“是水”。但有个幼儿说:“冰融化了是春天。”当时这个老师反应还蛮快,对这个幼儿说:“你说得也对,你很聪明。”然后继续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步骤,指导幼儿做实验,作讲解,最后把问题归纳为“冰融化了就是水”这一定性的答案。并对刚才回答有异的那个幼儿说:“你明白了吗?”那个幼儿肯定地点了点头。回想我们的课堂,这样的情景确实不少,从这样的事例可以看出,我们的教育还没有完全摒弃注入式的教学方式,教师还是打着“引导、引领的幌子”让幼儿在自己的步步“引诱”下进入自己事先设计好的“圈套”。幼儿要为教师的“精彩演出”做好配合,他们的思维和想象还是在老师的规划之内,幼儿的主体地位还未能很好地体现出来。教师要适时、适当地指导幼儿,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发现问题,让他们真正自主地活动起来。比如:针对上面的事例,教师完全可以充分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为什么说“冰融化了是春天”,幼儿各自迁移自己的知识经验,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这一问题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和意见,然后教师引导幼儿做实验,让幼儿感受到为什么同一问题有不同的答案。这样既保护了幼儿创新思维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幼儿发散思维的广阔性,使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新课程要求教师的角色是“导演”而不是“主演”,我们要做的是把幼儿引领到学习的情境中和探索中,成为课堂的主体,而不是做教师“表演秀”的“配角”。
2.还幼儿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教师几乎人人都把“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挂在嘴边,人人也都将这一理念体现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之中。那么“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保障是什么?我认为首先是时间,没有充分的时间,幼儿如何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呢?例如:我们听过《认识手》这样一节课,教学过程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是唱关于手的歌,再以谜语的形式引出手,教师讲解手,幼儿说出对手的认识,然后画手,最后做手影游戏等。一节课下来,幼儿忙得是不亦乐乎,但他们真正了解手的外形特征和构造了吗?真正参与体验到手的作用吗?真正感受到手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了吗?可能仅仅是滞留于教师精心设计好的紧张的、一环扣一环的各个环节的表面诱惑,只是流于形式地跟着老师跑。因为教师根本没给孩子留有自主学习的时间,也没给孩子留有感受和体验的时间。孩子没法融入情感体验过程中,参与仅仅是表面现象,现行课堂教学设计就有诸多假象。教师为了让幼儿积极参与到课堂之中,设计了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使幼儿在这诸多活动中忙得不亦乐乎,课堂气氛也热闹非凡,但幼儿的思维是否真正参与其中了呢?幼儿在这些诸多活动之后是否真正有所收获或发现呢?如果没有,那么这种活动幼儿也只是表面上的参与,因为孩子对所学知识并没有时间梳理或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也许这样会浪费很多时间,但我相信其效果将是完全不同的。
其次,要给幼儿留有足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空间。《纲要》指出,教师的教育教学策略应是将幼儿学习的方式定位于“参与式、活动式、探究式、建构式”,将幼儿获取知识定位于“过程体验,自主建构”,有效开发使幼儿终身受益的潜能。并强调通过让幼儿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体验认知结构经历的变化,自主建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多设计些能让幼儿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能激发幼儿创造性思维、激发幼儿探究欲望的实效性高的活动,并舍得给幼儿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研究,让幼儿在参与、体验过后,真正有情感上的收获或思维上的碰撞。如:操作是幼儿自主动手摆弄各种材料,反复进行探索的一种过程,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在与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能对某一事物的属性或规律有所体验,获得相应的直接经验,并感受到知觉的喜悦、发现的快乐。因此,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尽可能地为诱饵提供操作和探究的机会。让他们从中体验发现的快乐。如:在组织幼儿理解认识《奇妙的透镜》特性的活动中,幼儿在自主动手操作感知凹透镜和凸透镜特性的同时,提出疑问:为什么同是玻璃而凹透镜和凸透镜看到的物体却不一样呢?这时教师不能直接解答孩子的疑问,而要留给孩子自主探究的空间,引导孩子用眼睛观察、用手触摸来比较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不同,让孩子们自己得出答案:凸透镜和凹透镜所同时玻璃制品,但凸透镜的玻璃是向外凸的,因而能把物体放大,而凹透镜的玻璃是向里凹的,所以物体就縮小了。只有让孩子们感受到自己的有新发现,自己得到结果和找到答案,才能真正体验到发现的乐趣,成功的快乐。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既然幼儿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维和心理世界,他就应该享有作为一个人的权利,要发展他们的思维,放飞他们的想象,使之成为独立自主的学习主体。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