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秋君
摘 要: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手段,设计集设疑、激趣、引思为一体的综合性教学艺术,课堂提问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要在教学中科学地设计并进行提问,这样才能优化课堂结构,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提问就如同桥梁,联系着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恰当而精炼的课堂提问,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诱发思维,而且可以先声夺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人入胜,为整节课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由此可见,课堂提问对上好一节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课堂提问;设疑;激趣;教学艺术;教学效率
高效的课堂教学总是以“设问——求解——反思——新问”为思维训练主线的。学生的求知欲是从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才能提出疑难,才能师生共同质疑、问难、分析、思考。古人云:“学贵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特别强调勤学多问。他认为:“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当学生头脑中有了问题,就会使其在认识上产生矛盾,从而促使他们去思考、去探究。由此可知,设疑提问是引发思考的起点,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保证。对于同一个知识点如何提问,起到的教学效果往往大不相同,结合教育实践,以下是对数学教学过程中面对如何提问做出的几点浅见。
一、课堂提问要有科学性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维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作为一种语言的数学课堂提问,首先必须符合科学性。对于世界性数学机构统一的数学符号,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等,数学教师首先必须正确使用,并引导学生使用规范、科学的数学语言进行教学,而不是随意曲解这些语言,或者是生造符号,乱编新名称。在数学课堂上,讲解要规范、提问要科学,教师只有善问,才能使学生善学。以“理”问之,方能事半功倍。
二、课堂提问要有针对性
提问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教师应通过问题切入知识点,把抽象的转变为可感知的对象。提出的问题必须要清楚,明确,起到为学生指明思维的方向的作用,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动力。例如,“甲数与乙数的比为3:4”,根据这一条件创造性地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乙数与甲数的比是几比几?乙数比甲数多几分之几?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甲数比乙数少几分之几?甲数是甲乙两数和的几分之几?乙数是甲乙两数和的几分之几?甲数是甲乙两数差的几倍?乙数是甲乙两数差的几倍?”等等。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有目的的学习验证,最后得出正确的答案。
三、课堂提问的思考性
课堂提问不是随心所欲的,教师要在知识的关键处,理解的疑难处,思维的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设问。设问在知识的关键处能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有助于学生扫除学习障碍。设问在思维的转折处能促进知识的迁移,有利于促进建构和加深所学的新知识。
四、课堂提问要有创造性
在教学过程中,面对同一条件,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提出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寻求多种答案,同样就像面对上述根据条件“甲数与乙数的比是3:4”,提出那些多样化有创造性的问题一样,这样多角度的设问能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逐步养成善于思考,善于探索,敢于创造新意识和学习习惯。
五、提问的灵活性
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这要求教师的提问要随着灵活应变。这种问题来着学生,又由学生来自己解决的教学方式一方面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大有益处,另一方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
六、课堂提问要有多向性
这要求学生首先思维要多向。教师提出问题的答案,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都不能是唯一的。学生在回答这类问题时,要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学生的思维要跃出线性思维的轨道,向平面型、立体型思维拓展。然后是注意信息传递的多向性。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改变信息单向传递的被动局面,使课堂呈现教师问学生答、学生问教师答、学生问学生答的生动活泼的局面。
七、课堂提问要有新颖性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尤其是小学生。面对同一个问题,如果提出时平平淡淡,老生常谈,那么学生就不会被吸引。反之,换一种提问方式,是学生对这个问题有新奇之感,那他们就会产生兴趣,继而开动脑筋思考。
总之,教师要善于提问,精于设问,为学生的积极思考和学习刨设条件。有教师恰当的课堂提问,才能有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过程,才能有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效果。所以,恰当的课堂提问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更应讲究课堂提问的艺术,真正发挥课堂提问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徐世贵 翟雪曼 《名师备课与课堂有效性》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1 01
【2】季素月 《给数学教师的101条建议》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09
【3】唐晓杰 《课堂教学与学习成效评价》 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0
【4】郭启明 赵林森 《教师语言艺术》 1998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