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震
摘 要: 本文介绍了作者在自己教学工作中运用讨论法的一些心得体会,主要从调动学生积极性和精选讨论内容两方面,对如何使课堂讨论成为有效讨论进行了自己的探索,与同行交流。
关键词: 有效讨论;讨论效果;讨论参与度;讨论内容
笔者今年送走的高三毕业班是个文科班。学生上课气氛不够活跃,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笔者认为,讨论法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是必须是有效的讨论。
什么样的讨论是有效的讨论呢?笔者认为至少有这几个特点,第一,学生参与度广,就是要尽量多的学生都开口。第二,讨论要有实质内容,要有对学生学习有帮助的结论。
要尝试有效的讨论,先要自己做功课,知道问题的症结。笔者所教的班级就是两分钟讨论热度的典型。笔者观察了班级的情况。班里共五十一个学生,其中男生四人,是个性别比例严重失调的班级。男生中除了一个学生,其余三个英语水平都不高,势单力孤又技不如人,所以男生基本是不愿意开口的,上课不主动回答问题,讨论时候也主要坐旁听席。女生中有一部分学生性格内向,平时就不爱说话,讨论时也一如既往。一些基础差的要藏拙,一些成绩好的因为没有主动思考的习惯,只是会做题,能做对但讲不出个所以然,讨论时除了公布一下自己的答案也无话可说。个别比较优秀的,也会思考也会说的,因为每次就是这个一两个人开口,久而久之,学生听腻了的感觉,她们自己也不愿意当这么个“出头椽子”了。
除了学生的问题,讨论的内容也有一些问题存在。一般分新授课和练习课两种讨论内容。新授课以课文内容为主,很多讨论的题目是说说对这样东西这件事的看法,学生对课外知识,特别是纯文学的一些东西知道很少,比如牛津英语模块八第一单元学到英国文学,狄更斯的《远大前程》,当时笔者觉得对文科生是个很好的话题,于是让大家讨论主人翁的个性成长过程,这些内容让他们用中文表达还是讲不出什么东西来,更何况还要用英语,所以,遇到这一类的讨论,很容易出现冷场。还有一些有关练习的讨论,学生不是很会说所以然,讨论往往等于对答案,很多时候学生会盲目崇拜一些好学生,对他们的答案无条件投降,根本不能形成讨论甚至是笔者很希望看到的争论的的局面。这样的讨论想要做到有效,无疑是美好的愿望而已。
找到病根了之后,笔者对症下药,进行了一些尝试。
首先从四个男生下手。男生性格相对开朗,虽然只有四个,但是起到的作用不容小觑。笔者有意识的在平时提问中多提问男生,让他们慢慢习惯要在课堂上开口说话。还要注意找机会树立男生的自信心。对那个基础好的,给他机会在课堂上回答一些有难度的问题,让他多一些成就感,也能树立男生在女生为主的班级的一些威信。而其他几个基础差一些的,在平时多留意他们作业中的动向。发现他们做对一些得分率很低的题时,可以适当加以表扬(这一点很重要,如果是简单的题,表扬会让学生听来显得假,甚至起到反作用)。信心来了,开口时间也就快到了。有一回,在课堂讨论的时候,笔者走下去观察讨论效果,发现一个男生的答案和他所在小组的所有女生都不一样,那个男生习惯性的想投降,我发现他的答案是对的,就耍了一点小心眼,悄悄地在他耳边说,不要投降哦,要坚持。果然他坚持到底了。这一个小小的事件大大改变了这个男生在讨论中的地位。慢慢的,几个男生在讨论中都有了声音。
男生的问题解决后,女生情况来了。我开始沿用了对付男生的 培养信心法,因为上面方法不分男女。对女生同样适用。培养了信心之后,一些最没声音的学生果然开始有声音了。而那些本来能说,只是不愿意当唯一发言人的一流学生自然愿意在其他人说完之后,再能来点高论,所以,这一批人也愿意开口了。
倒是中间一批人的开口成了问题。主要就是上面提到的一些性格内向和一些成绩不错但属于只会做不会讲的类型的。针对那些性格内向的,主要功夫要花在平时,她们内向,老师就要外向,她们不愿说话,老师就要找她们说话。我经常会很自然的拍一下一个学生的肩膀说,昨天作业不错,选择题你是全班做得最好的。或者随意的说一下,这道题我记得你上次就错了,再给你讲一讲?甚至可以无关学习,说一下“你的这个茶杯很好看”,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愿意回答你的问话。在课堂讨论进行的时候,我就会走下去,参加到一个组里,看准了那个内向的学生不想开口了,就像平时说话那样问她,你觉得呢,你赞成他的观点吗?她在习惯了平时和我交流的情况下,很自然会开口,我就能抓住机会,把她以为是回答我的话列为她在讨论中表达的观点,一次两次之后,开口就不难了。而那些会做不会讲的同学因为缺少独立思考的习惯,所以他们容易同一个错一犯再犯。对付这样的学生,我改变那种有问必答的做法,让她自己想,自己说服自己,我只在边上起到一个纠错的作用,她讲错了我给她纠正,她讲对了,我就充当一个接受能力很差的学生,三番四次的问为什么一定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以加深她的对这个知识点的印象。这样,在下次讨论时,就可以由她来充当讲这个题的主要角色了,因为她对这一题都做到了举一反三了。
大多数学生都愿意开口了,有效讨论的一个条件有了,就要考虑讨论内容的问题了。
上文中我提到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是新授课的讨论。新授课讨论最常见的是课文内容的深化这一类的讨论。要使这类的讨论有效要看学生对这个话题的熟悉程度,也要看他们的词汇量大小,不然很容易使学生觉得无话可说,或者有话说不出来。课文是大纲规定的,讨论内容必须有局限,不能他说狄更斯你让学生讨论真维斯,这不是有效的讨论。可是有局限并不是走独木桥,还是以狄更斯为例,可以换成《孤星血泪》,或学生更熟悉一点的相关作品,具体不妨让学生们先来个课前预讨论,讨论一下想讨论什么话题。还有个方法,话题可以不改变,可以提早把讨论的题目告诉学生,让学生去了解,查阅资料和词汇,做到不打无准备之仗,也可以在这一单元的教学课时中,贯穿着教授一些讨论中可能用到的词汇,这样,就算是学生不太熟悉的话题,同样可以以前期良好的准备工作,给课堂带来有效的讨论。
至于练习课的讨论更需要花心思。讨论内容一般是作业中的典型错题。我每次作业都会在批改后进行数据统计,选取得分率低于70%的题,还要兼顾典型错误选项,典型错题中有典型干扰项,有的题得分率虽然过了70%,可是错选项特别集中,这种题也可以入选。一次讨论的典型错题不宜太多,多了容易让学生急于对答案,反而忽略了对题目内容的深入研究。有一次,我甚至只挑了一个题让学生讨论。过几天的作业中恰好有这一题出现,比较下来该题的得分率由第一次的23.6%上升到 89.5%,效果很好。题型也不必仅限于单选题。有一次我突发奇想让学生对作文进行讨论,拿上几篇习作,让每个讨论组以评委团的形式给各篇文章打分,然后各组交流结果,点评优劣,做出自己的结论。那次讨论花了我大半节课时间,可我觉得值得,因为之后好多学生的书写规范多了,用到了倒装句之类的,都是做结论提到的优点。这比我讲评作文的效果好多了。
有效讨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一定要有结论,这既可以锻炼口语,同时可以对讨论内容加深印象。做结论可以轮流,比如四人顺时针轮换,让更多的同学有机会体验到讨论的有效性。
可以顺便一提的是讨论时间不必拘泥长短。另外,老师也需要进入到学生的讨论组去。我经常会选择一组参加进去,既可以起到监督作用,更可以运用自己的优势去引导他们的讨论,在学生想说不会说的时候助上一臂之力。这会使讨论更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