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银法
摘 要:素质教育正成为新课改的主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节课,有效掌控教学过程,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教育;课堂教学;课堂设计;过程掌控;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7-0014-02
如何提高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素质教育已成为新世纪改革的主题。反思我们的一些教师的课堂教学不难发现,貌似实施了新课标,其实没有实效性;看似热闹的课堂场景,却存在着无效的教学活动。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 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灵活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并运用激励性评价,以满足学生的成功体验,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精心设计每一节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
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从事学习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这种理念给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我们备课理清了思路。精彩的课堂源于精心的设计,我们备课不仅要备“教师怎样教”,更要备“学生怎样学”,不仅要组织好学生的学习活动,更要考虑到怎样去指导、点拨学生;不仅要有调控课堂的能力,更要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只有这样,才能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听课中,我们发现一些老师上课时就题讲题,就事论事,不分轻重缓急,平均使用力量,照本宣科,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效果差。究其原因,在于教师理解教材不到位,备课思路有偏差,把握不住重、难点,归根到底是没有吃透教材。只有准确地把握教材,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每一个教学环节,教学中才能得心应手,才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而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二、教学过程因素的有效调控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保证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定向和动力作用,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求知欲的主要因素。相反,没有兴趣,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任何教学活动都是无效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经验和教材特点,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活动,用蕴含教学信息的故事、游戏、图片,再配置以多媒体的辅助,创设各种生动形象的、与教材内容有关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二)激励性评价是有效教学的重要措施
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更要关注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激励性评价可以创造融洽和谐的教学环境,增强学生自信心,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自信无论对学生的学习还是一生的发展都非常重要,学生的成长需要激励,学生的学习过程更需要激励。在听数学课时,我们经常看到许多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当他们的某个思路或计算方法被老师肯定后,从其眼神和表情就可以看出,他们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他们会反复钻研、探讨,直至解决问题。可见,正确的评价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主要因素。因此,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重视学生参与学习进程的态度和情感,重视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并运用激励性评价,以欣赏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要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积极地鼓励和肯定每个学生的每次进步,以满足学生的成功体验,要让他们在评价中得到鼓舞,树立自信心,从而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活动化学习过程是有效教学的载体
自主探索是指让学生独立思考,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和知识基础,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是学习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要使学生乐于接受应学知识,最有效的教学就是让他们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只有当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其中,亲身经历知识的生成和发展,才能主动地掌握知识,有效地建构知识。
总之,教师要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精心设计活动化教学程序,以平等合作的身份参与学生学习活动,并在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活动中正确指导,适时点拨,同时运用激励性评价,以满足学生学习成功的体验。只有这样,才能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真正提高小学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