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芬
摘 要:越剧是绍兴传统文化瑰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于流行音乐的喜欢程度大大超过戏曲音乐,对家乡的地方戏持冷漠态度。针对越剧人才的缺乏、市场的萎缩、观众的老化、越剧传承步履艰难的现状,绍兴县开展了“越剧进课堂”的活动,对农村小学“越剧进课堂”的途径和方法进行探索与思考,从加强教师的培训与教研、编写越剧校本教材、探索有效教学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越剧活动等几方面进行研究。
关键词:农村小学;越剧进课堂;途径与方法;唱腔;欣赏;表演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7-0078-03
《音乐课程标准》要求:“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 越剧是绍兴传统文化瑰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越剧艺术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其优美的旋律根植于民族传统文化土壤,饱含乡土浓浓的气息。其声腔清悠婉丽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极具江南灵秀之气。但是,近年越来越多的绍兴年轻人对家乡的地方戏冷漠,出现人才缺乏、市场萎缩、观众老化等现状,绍兴县教体局于2011年7月17日颁发了《关于推进“地方戏曲进校园”活动的实施意见》的文件,要求全县中小学把地方戏曲——越剧列入音乐课教学计划,近一年时间里,全县10多万中小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学唱、表演家乡戏——越剧。本文试图以绍兴县为例,探索农村小学“越剧进课堂”的途径和方法。
一、“越剧进课堂”的意义
越剧显示了绍兴的方言文化、民俗风情,其唱腔是方言与音乐的结合,越剧的形成与发展与当地的历史特点、民俗活动等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小学进行“越剧进课堂”,意义主要有四个方面:
1.丰富音乐教学的内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越剧进课堂”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认识,进一步了解民族民间音乐发展,而且能促进学生学习祖国传统的音乐文化,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2.有利于继承、弘扬和发展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保护地域文化、方语音乐文化。学生通过越剧能学习中华民族优秀的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精神,热爱民族优秀戏曲文化,传承民族传统美德,这是文化认同教育的重要部分。
3.能改变地方戏曲观众老化的现状,培养一批越剧的青少年观众群,为戏曲市场的振兴繁荣打下基础。
4.能为学生多样化发展创设良好环境,使部分学生越剧表演的天赋得以展现,为艺术学校和专业剧团输送后备力量。
二、“越剧进课堂”的途径与方法
(一)加强教师的培训与教研
教师是“越剧进课堂”的关键,“越剧进课堂”是“流于形式,走过场,到最后不了了之”,还是逐步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最终取决于教师。因此,教师的培训与教研是越剧进课堂所有环节中的重心。
1.加强教师的培训。我们充分利用绍兴县文化发展中心、绍兴县小百花越剧团、绍兴艺术学校等资源,选聘县内外一批越剧名家为顾问,将全县各校的音乐教师组织起来,采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形式,对他们进行普及越剧教学的专业训练,使他们较好掌握越剧的基本理论和实施教学的基本方法,为越剧进课堂起到师资保障和促进作用。一年中已邀请绍兴市艺校张可平老师、绍兴市戏曲名家汪嘉宝等专家开展了越剧唱腔、越剧表演、越剧知识等培训活动。
2.开展“越剧进课堂”主题教研活动。县、区、校三级教研平台紧紧围绕“越剧进课堂”这个主题开展教研活动。县级教研活动组织全县的音乐教师,通过观摩名师的越剧欣赏课、越剧学唱课,进行充分地互动、研讨,对越剧进课堂的课时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评价等方面做了细致深入探讨。教研活动还安排了 “越剧大家唱”展示活动,音乐教研员带头展示,音乐教师纷纷亮嗓,一曲曲委婉动听、清幽秀丽的唱段,营造了音乐教师学唱越剧的良好氛围。
(二)选择与创编越剧校本教材
要让“越剧进课堂”真正落到实处,解决教学内容是当务之急。通过精选和创编两条途径来实施:
1.精选优秀唱段。去年9月份开学前,我们在县小百花越剧专家的帮助下,指定了第一批的学唱曲目。例如.《我家有个小九妹》、《桑园访妻》、《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兴冲冲奉命把花送》等一些经典的唱段。并把曲谱和名家演唱的音像发到每个学校。在选择曲目时我们遵循要选择有代表性的、曲调优美动听和内容积极向上的作品。
2.创编校本教材。除了将优秀的代表性剧目介绍给学生,还鼓励教师以小学生生活为来源,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和认知水平,创编相应的适合学生的越剧曲目。县教师发展中心牵头,组织教师进行绍兴地方戏曲(越剧)校本教材的编制。近一年的实践和摸索,教师们认真查阅资料,请教专家,基本完成绍兴地方戏曲(越剧)校本教材的编制。本教材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发现越剧”,以兴趣的激发为主要目标,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越剧艺术,初步认识越剧与生活的关系;第二部分为“走近越剧”,以了解越剧艺术的美为主要目标,通过揭示越剧艺术的审美因素(音乐、美术、文学、舞蹈等表现手段),引导学生在体验越剧之美的过程中,初步了解越剧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第三部分为“品味越剧”。引导学生在接触越剧名人,欣赏名家名段的同时,接受越剧美的熏陶,并具有一定的越剧表演能力。三个部分均包含越剧欣赏、越剧学唱、越剧表演及越剧知识,内容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三)探索有效的越剧教学方法
1.欣赏与剧情、人物介绍相结合。在欣赏越剧时,采用欣赏与剧情、人物介绍相结合,使富有生活情趣的剧情内容和人物个性成为激发学生探究越剧演唱和表演特点兴趣的切入口。在学习演唱越剧花旦王文娟老师所演的林黛玉唱段时,教师先给学生讲述文学名著中对黛玉的描写:黛玉最怜惜花,她认为花埋在土里最为干净,所以她对美有独特的见解,同时又说明了她与众不同的性格特点,她从小父母双亡而寄人篱下,因此黛玉写了葬花词,把花比喻为自己,寄托她落花般的身世,展现了她性格悲哀的一面。她把贾府乃至整个封建社会比喻为污浊,又摆脱不了封建势力的束缚,最后成了封建社会的牺牲品……而王派演唱平易质朴,以善于表演人物神态、传达内心感情著称的表演正好迎合了黛玉那种孤傲悲观的性格,《黛玉葬花》正是黛玉性情的描写。随后再欣赏王文娟老师在《葬花》这一折子戏中的唱段,学生立刻感悟到越剧是那么地平易近人,特别是越剧那清悠婉丽的旋律曲调和富于生活气息浓郁的唱词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接着再欣赏徐王二派的传世经典之作《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时,底下同学无一不为贾宝玉那“骨骼清奇非俗流”的举止而惊叹。徐派那洒脱奔放、跌宕起伏的唱腔特点,把一个活生生的宝玉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每一个人的眼前,同学们无一不为他们精湛的表演而发出啧啧的称赞声。而王派真挚细腻的表演也把初到贾府时黛玉的清纯儒雅展现得惟妙惟肖。
2.学唱与表演相结合。在越剧课中,让全班学生学唱越剧片段和模仿舞台表演相结合,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越剧演唱和表演特点,进一步深化学生的审美意识,加强学生对越剧表演艺术的深入体验与感受。如在教唱徐王两派演唱的《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这个唱段时,由于徐派唱腔具有高亢奔放、跌宕起伏的特点,所以让男生学唱徐派演唱最为适宜;而王派细腻真挚的演唱让女生演唱最为恰当。在演唱时,采用教唱法。如“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青云刚出岫”中的“上、个、岫”等字,教师必须以清晰有力的范唱来带动学生。在同学们演唱投入时,可以让学生感受舞台上生和旦的舞台表演特征。如戏曲表演“五法”中的“手、眼、身、法、步”,让男女学生分别模仿男生的亮相姿态和女生的作揖姿态来体验戏曲表演中的手势和眼神,让男生走大踏步,女生走小碎步来体验戏曲表演中的走台步模仿。然后让男女学生边进行对唱并配合手势、台步表演,这样加深了学生对戏曲艺术的进一步认识。同时,增进了同学们的友谊,课堂气氛活跃,提升了学生学习戏曲的浓厚兴趣。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多对戏曲表演的感受,也为了能鼓励个别学生的表演才能发挥,还在课上准备生旦戏服让学生来表演,为课堂增添不少的情趣。
3.范唱与视频相结合。在越剧教唱中,教师要发挥自己的演唱特长,给学生示范演唱和表演,采用这种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去吸引学生,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音乐审美情感体验。在让学生初步感知越剧流派——徐派唱腔时,教师用高亢明亮的嗓音,加以戏曲中舞台表演姿态,范唱一段徐玉兰在《红楼梦》中的经典唱段《金玉良缘》,学生立即被那韵腔十足的小生唱腔和洒脱奔放的做功所吸引,接着就顺水推舟提问徐派唱腔的特点,学生就很容易把握了越剧徐派艺术的高亢奔放、曲调跌宕起伏的特点,为学生继续探究越剧其他流派做好了良好的铺垫作用。同时越剧艺术又是视听的完美结合,悠扬婉转的唱腔,色彩斑斓的服饰,秀丽多姿的脸谱,丰富多彩的道具,无不体现出越剧艺术的魅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运用现代媒体创设舞台效果,可采用教师范唱与视频视听相结合,让学生真真切切的看,明明白白的赏。
4.传统越剧唱段与戏歌相结合。许多学生受流行音乐的影响,他们眼里早已容不下咿咿呀呀慢慢吞吞、复杂难懂而过时的传统戏曲,而流行歌曲通俗易懂、歌词易记又好学,节奏鲜明富有律动感,特别受青年学生的青睐。如何架起一条通向戏曲音乐和流行音乐之间的桥梁是当前开展戏曲教学的燃眉之急。学生对当今乐坛上有着流行音乐为主旋律、同时行腔又略带些戏曲味的歌曲最感兴趣,如王力宏的《在梅边》,陶喆的《苏三说》,零点乐队的《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李玟的《刀马旦》等流行歌曲元素和传统戏曲元素相结合的歌曲,这类歌曲俗称“戏歌”。在众多的戏歌中学生最感兴趣的还是有着清悠婉丽优美动听的声腔、真切感人的表演、以及具有江南灵秀之气的越歌,如赵志刚演唱的《唱支山歌给党听》、《红梅赞》等受到同学们的普遍欢迎。教师可选取由快乐男生张杰和歌星李玲玉合作表演的越剧名段《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拉近学生和越剧之间的距离。接着,从越剧剧种的起源、演员角色、表演形式、流派唱腔四个方面开始着手让学生逐一在互联网上查寻,让学生自主获得学习成果,再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学生表现积极,课堂交流活跃。在进行戏曲教学中巧用戏歌作为媒介,是挖掘学生学习戏曲兴趣的重要途径。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越剧艺术活动
要让所有学生全身心地沉浸在越剧的优美世界,我们必须要创造广阔和开放的空间,让孩子们来学习和展示,让他们自信地学,大胆地表演,自“越剧进课堂”活动开展以来,全县各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越剧艺术活动。
1.组建兴趣小组,开展社团活动。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越剧的兴趣,各校纷纷组建了“稽山少儿越剧社”、“若耶戏越剧社”等社团。,各社团邀请小百花艺术学校的老师到学校开展讲座和指导学生学唱越剧,让学生能近距离的接触到大师的表演和高品位的越剧艺术;同时,举办系列校园文化活动,开展“戏曲头饰、服饰、脸谱设计比赛”;在低中年级中开展剪贴报、高年级中开展手抄报比赛等活动。这些活动为学生的参与提供了展示的舞台与途径,也为学生持久参与戏曲活动提供了平台。
2.开设校园广播“越剧名曲欣赏”栏目。为了能扎扎实实地开展越剧艺术教学,在校园内形成浓郁的戏曲氛围。各学校有计划地在广播时间安排越剧名曲的欣赏,让师生在优美动听的旋律中进行课间的休息和活动。现在,你只要在中午时间,不论走到绍兴县的任何一所学校,都能听到广播里流淌着熟悉的经典的越剧唱段。校园内充满了浓厚的绍兴地方戏曲氛围,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与感染,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他们的艺术修养。
3.创建表演舞台,加强活动展示。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越剧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展示他们风采的舞台,各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越剧艺术活动。例如绍兴地方戏曲邀请赛、小明星演唱会、戏曲沙龙等展示活动。在今年县六一文艺汇演中,许多学校也展示了他们的活动成果,其中,华舍实验学校参评的戏曲节目《小戏迷》,节目编排新颖、构思独特,小演员们字正腔圆的演唱,赢得了全场的阵阵掌声,、获得了综合艺术类节目之首。在刚刚结束的绍兴县首届“越剧小梅花”评比中,各校的小演员以他们优美的唱腔、丰富的肢体语言搭配上动人的戏妆,把许多经典名段演绎得精准到位。这些活动为学生的参与提供了展示的舞台与途径。
绍兴县中小学“越剧进课堂”实施近一年来,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已引起全国主流媒体关注肯定。2011年12月新华每日电讯、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浙江日报、浙江在线、等全国全省主流媒体以“地方戏曲进校园,绍兴县十万少年学越剧”等为题,在显著位置配发大幅照片进行报道宣传。
然而,“越剧进课堂”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十年大计、百年大计。所以“越剧进课堂”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孜孜不倦。只要从学生的的兴趣出发,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相信一定能加快推动地方戏曲普及与传承的步伐,若干年后,绍兴的舞台上定能从中小学中再出一大批像吴凤花、陈飞、吴素英这样的名角,无愧于“越剧之乡”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