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方学渐(1540-1615),字达卿,号本庵。他是明清时期桐城方氏家学的开创者,著有《连理堂集》。时人称其“诗歌独宗盛唐”。从其现存的44首诗来看,主要有时论诗、乐府诗、写景咏物诗三大类。其中时论诗体现了方学渐诗歌创作“独宗盛唐”的特点;乐府诗体现了方学渐在宗唐基础上的突破与创新;写景咏物诗则体现了“理学”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同时也说明,其诗并非“独宗盛唐”,同时还受陶渊明诗歌的影响。
关键词:方学渐 诗歌创作 时论诗 乐府诗 写景咏物诗
明清桐城方氏家族以文、艺兼修传家,是当时颇具特色的文化世家。根据方氏后人方显允朱卷履历的记载,统计出至光绪十五年(1889年),方氏家族有进士27人,举人54人,生员多至数百人。方学渐(1540—1615),字达卿,号本庵,方氏十一世祖,方以智曾祖父。他是明清时期桐城方氏家学的开创者,也是一位于桐邑兴教倡学、泽被后世的乡里大师。方学渐诗文集有《连理堂集》,在桐城地方总集《龙眠风雅》中存诗有44首,《明诗纪事》录诗一首,在《江南通志·卷十五·地志》中存赋一篇。在清代潘江所著的《龙眠风雅》方学渐小传中称其“诗歌独宗盛唐”。
一、时论诗:情感浓郁深沉,富有盛唐遗韵
该类诗歌虽仅存几首,但却显得格外耀眼,可谓上品。可以说“时论诗”是方学渐诗“独宗盛唐”的典型代表。如:
朝鲜海外作东藩,长护辽城绝寇源。岂谓凭陵愁日本,至勤师旅出中原。
千艘铠甲冲浪,万里旌旗散蚁屯。闻说釜山新筑垒,控弦未许息辕门。(《东征》)
《桐旧集》中《东征》诗下附有:“朱竹曰:宛然空同华泉遗响。”空同、华泉分别是李梦阳和边贡的号。朱竹的这个评论是说《东征》诗具有前七子的风格。而前七子的文学主张是“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据此而言,方学渐诗确实有“宗唐”的特点。此诗的历史背景当是万历朝鲜战争。万历朝鲜战争前后有两次,第一次是1592年至1593年,第二次是1597年至1598年,其中1593至1596年是和谈阶段。万历朝鲜战争,第一次战争的时候,日军是先进攻釜山,很快就占领了几乎整个朝鲜。后来朝鲜向明朝求援,第一次明朝派遣了五万左右的部队去援助。在明朝和朝鲜人民的共同奋战下,日军被赶出了汉城。之后丰臣秀吉便以和谈为幌子,企图赢取时间,为新的战争作准备。1597年初,日本重新开始进攻,但未得手。这时,明朝政府派出了14万军队入朝援助朝鲜军队和人民义勇军作战。此时,朝鲜水军也得到了加强。于是,日军撤向釜山,后被封锁在朝鲜南部一些港口。所以据此可知,日军在1592年至1597年间就一直占据着釜山。方学渐作为一个生活在偏远地区的知识分子,尚且能“闻说釜山新筑垒”,而且提醒当局“控弦未许息辕门”,甚至高呼“长护辽城绝寇源”。这说明谈判已经到了晚期,日本的狼子野心已经暴露无遗,战争马上就要打响了!所以据“闻说釜山新筑垒,控弦未许息辕门”推测,此诗应该作于万历朝鲜战争和谈期间,并且应该是在第二次战争马上就要开始之前不久,大概应该在1596年左右。同时,这也表明方学渐虽身处江湖之远,却能心系庙堂之高的思想境界。
如果《东征》篇准确地说应是方学渐忧国思想的表现的话,《饥民哀》则是其忧民、关心百姓疾苦的突出体现:
冯夷频作东南祟,旱魃今年复为厉。水田灭没恃高田,高田焦涸空云烟。农家作苦望新谷,播种不收况旨畜。磬悬四壁甑蒙尘……追逋悍吏猛于狼,鸣镳连辘驰村乡。小户逃亡追大户,不嗟仳离还索赂。帝阍万里阻且迁,谁献监门郑侠图。君不见太仓红粟化为土,啬夫羊饲圈虎。(《饥民哀》)
此诗亦可视为方学渐“诗宗盛唐”的代表作。思想情感上,有杜甫的沉郁苍凉。“追逋悍吏猛于狼,鸣镳连辘驰村乡。小户逃亡追大户,不嗟仳离还索赂”,这些极具批判性的诗句明显脱胎于杜甫的“三吏”诗。诗中僵卧不能出的饥民形象,让读者马上联想到《石壕吏》中“出入无完裙”的妇人!又“君不见太仓红粟化为土,啬夫羊饲圈虎”,这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又何尝不是异曲而同工?在语言上,又有白居易的通俗晓畅。此诗没有深奥冷僻的典故,唯用平实真切的语言,采用白描手法,为我们描绘了一副大旱之后的饥民惨状,将潮涌的感情隐藏在客观的描写和叙述中。该句运用对比的手法,抒发了诗人愤愤不平的情感,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批判性。根据《道光桐城续修县志·卷第二十三·杂记》记载,桐城在明代总共有九次大旱灾,分别是:正德二年(1507)、嘉靖二年(1523)、嘉靖十一年(1532)、嘉靖二十三年(1544)、嘉靖二十四年(1545)、万历十六年(1588)、万历十八年(1590)、万历二十年(1592)、崇祯十四年(1641)。再结合方学渐的生卒年(1540—1615),可以推知《育龙湫》中反映的只可能是1588年、1590年、1592年的旱灾。又根据诗第一句“冯夷频作东南祟,旱魃今年复为厉”中,一“复”字来推断,可以排除1588年,因为“复”字说明前面还应有一次。再根据《道光桐城续修县志·卷第二十三·杂记》中所记:“(万历)十八年(1590)庚寅大旱,民多饥死。”又记载有:“(万历)二十年(1592)壬辰夏秋不雨旱螽。”根据这两处记载所反映的旱灾的严重程度来看,方学渐的《饥民哀》应该反映的是1590年的旱灾。所以此诗应写于1590年。
二、乐府诗:清新别致,承中有变
方学渐现存的44首诗中除了其“时论诗”能体现其诗宗盛唐的特点外,还有现存的两首乐府古题,不仅能反映出他诗歌创作宗盛唐的特点,还能看出他在模拟和效仿中寻求突破与创新的尝试,不泥于古,和而不同。如《采莲曲二首》:
若耶熏风花正飞,木兰舟楫荡晴晖。青春白面谁家子,夜夜放歌溪上归。
采莲儿女歌不休,几年花发倍添愁。记得旧年花半蕊,为郎失却玉搔头。
《采莲曲》是乐府古题。在方学渐之前,《采莲曲》有不少名作,但是方学渐能在犯中求避,在模仿中亦有创新!首先,在形式上,方学渐的《采莲曲二首》也是七言,诗中“若耶溪”的意象出自于李白的《采莲曲》中“若耶溪傍采莲女”一句。“玉搔头”的意象,又明显脱胎于白居易的《采莲曲》中的“碧玉搔头落水中”。但是,该诗打破了传统的《采莲曲》多是描写水国风光和采莲女的劳动生活的限制,诗中增加了叙事成分,体现了《采莲曲》由单一的景物描写、借景抒情到叙事抒情的新变。该诗中不仅出现了采莲女,还出现了“白面子”。用家常口吻,叙述了“采莲女”对“白面子”的爱慕和思念。末句更为我们追述了“采莲女”与“白面子”初识时的情景。其次,在内容和诗境上,《采莲曲二首》其二明显得到了白居易的《采莲曲》“菱叶萦波荷风,荷花深处小舟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的启发。但又并不是拾白居易之牙慧。他能另辟蹊径,营造别样的诗境。白居易诗是“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而方学渐诗是“记得旧年花半蕊,为郎失却玉搔头”。从句意上来看,方诗似乎是在为我们叙说白居易《采莲曲》中的那个少女逢郎后的心境。诗依然是用乐府旧题写男女恋情,人依然是那个含羞带笑的妙龄采莲女,可事已由偶遇佳人心动而掉玉簪,变成了渴望与佳人再遇不得而忆掉簪旧事。因此,情也由之前的乍遇心上人而心动惊喜,到现在的未能与心上人倾诉衷肠而搔首踟蹰。这首诗的内容和情境是对白居易《采莲曲》的续接,简直可以看成是白居易《采莲曲》的续写。
三、写景咏物诗:触目山川风物,体悟道体文章
《桐旧集》卷一方学渐诗《水帘洞》下有按云:“按公诗所咏有《石马潭》《滑石河》《云迳》《豸角峰》《双木岑》《莲华屋》《走马岗》《枫香》《鹅公峤》《黄白岭》《蛇蜒溪》《水帘洞》《楮棚湾》《蜈蚣峦》《赛社坛》《幽元峡》《流壑》《育龙湫》《泽豹岩》《搏虎嵬》,皆桐之山水佳处也。”由此可见,方学渐几乎游遍了桐城的名山佳水。
1.抒情摹景,效陶仿李
在《龙眠风雅》中方学渐所存的44首中,有31首是写景状物诗。此类诗歌大都为其记游之作。形式上多以五言为主;“内容上多是记述山山水水,且多以桐地山水为主”;思想情调上都带有几分高蹈隐逸的情调。在此举数首以观其貌:
万仞如双笔,入上台。清秋遥对汝,愧我谪仙才。(《双木岑》)
从写作技巧上来看,此诗第一句“万仞如双笔,入上台。”巧妙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双木岑形象生动地比喻为双笔。双笔二字不仅与诗题紧密相连,同时还与下一句中的“谪仙才”巧妙相关。从思想上来看,诗歌前一句写景,下一句抒情。作者的思想感情集中表现在“遥对”“谪仙才”之中。仙才需有仙山养,“遥对”意谓“不能近观,更无法身居其中”。遥对如此好山,于是以“谪仙”自喻的他,向往之心顿生,而叹息之情亦起。“谪仙人”是李白的字号,方学渐以“谪仙”自喻,这也足以看出诗人此时的自信与旷达。又如“《龙眠精舍》”亦可看出诗人的自信和抱负。该诗中诗人以龙自喻。
上欹千仞石,下临百石。磴道千入,青云似可梯。(《云迳》)
本诗主要是围绕一“高”字在写。内容无甚奇特之处,其妙就妙在“青云似可梯”一句。诗人不像李白那样惊叹直言:“噫吁兮,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而是通过巧妙地描写似乎可沿此石阶而登上青云,从侧面说明石径之高,不可不谓其匠心独具。据此推测,这两首诗应属其早年作品,从气势上来看,确有盛唐气象。
另外,从方学渐的此类写景记游诗中我们还可以看出他对浮山有着特殊的感情。在44首诗歌中其中写浮山的就有六首:《浮山二首》《再游浮山四首》。另外他仅存的一篇文也是写浮山的:《浮山赋》。方学渐在这些诗歌中时常表露出隐逸浮山的思想感情。如:
万壑流水,深源种碧桃。树迷千古洞,山接大江潮。道来仙客,高峰采药苗。衰年堪寄迹,宁羡十洲遥。(《浮山二首》其二)
何处堪逸,岩深地自偏。坐依石树,饮对落花天。翠黛春添色,云霞晚更妍。寥寥方外榻,已觉净尘缘。(重游浮山四首》其三)
这几首《浮山》诗,反映出方学渐追求清净、闲适的生活情趣。同时《浮山诗》也可以看出方学渐诗受陶渊明诗歌创作的影响。“何处堪逸,岩深地自偏”明显有着模拟陶渊明诗“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饮酒》)的痕迹。而“树迷千古洞,山接大江潮”一句又有着李白《渡荆门送别》中“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神韵。足见盛唐诗歌,尤其是李白诗歌对方学渐诗歌的影响之大。但是说他“独宗盛唐”就显得有些绝对了。因为从上述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在遣词造句,还是在意境的营造、思想情趣的表达上,方学渐仿效陶渊明的痕迹都十分明显。
2.比喻精准奇特,思辨色彩鲜明
方学渐作为当时的理学大家,他在文学上的成就远不及其理学成就。他的诗歌创作深受其理学的影响,使得他的诗歌明显具有学人诗的色彩。这主要表现在其写景咏物诗擅用新颖奇特的比喻,有着生动鲜明的思辨色彩。
不尽云山天际流,登临如载木兰舟。徐生大药寻难见,浪指沧滇撼十洲。(《登洪涛山》)
“不尽云山天际流,登临如载木兰舟。”比喻非常形象生动,把“登山”这一古已被无数诗人写烂的题材,写得个性十足。此诗还包含了“动静相对的相对运动”的道理。将静止的“山”比喻成流动的“舟”,出乎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屹立在皖江边的洪涛山,在滚滚长江水的衬托之下,山真的就如一叶小小的木兰舟。用如此新奇的比喻,不仅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登洪涛山的感受,也衬托出了长江奔腾浩荡的气势。寥寥数字不仅表现了山,还表现了江,极大地扩展了诗句的情感内涵,体现了诗歌丰富的表现性。这也正是方学渐诗歌带有理学神韵的体现。
方学渐很多写景诗都喜用比喻修辞,而且比喻都十分别致准确。这与他长期讲授理学的经历有着密切关系。理学思想的抽象性,使得他在讲解理学的过程当中,为了能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必须要用形象的比喻来予以说明。而且在讨论理学的问题当中,他也时常会运用比喻或夸张等修辞来增加说理的效果。因此深厚的理学修养和长期讲学的双重影响,使得他形成了敏锐的思维和独特的眼光。
方学渐的写景诗中另一可贵之处在于,他在游山玩水之间,还不忘民生疾苦。如《育龙湫》等。
在《迩训》卷之十七中记载方学渐关于山水与文学的互动关系颇有见地。这可以视为方学渐在游历山川的同时进行文学创作的理论依据。“方子曰:山川与人相为重者也。士登高望远,心怡神旷。有不得则慷慨悲啸,托以自鸣。山川若为贤士奇矣,一经游览,加之品题,岩壑生光,行且不朽。贤士又不为山川奇乎?昔司马浮江渡淮,登会稽、探禹穴,其文章益雄深。李杜游秣陵,走锦江,诗更悲壮。人助山川乎?山川助人乎?噫!山川一也!有道者游之,触目皆道体,文人游之,触目皆文章。区区行乐,则一光景止耳。枢机在人,不在山川也。游者自镜焉。”由此可见,他游历山川,意绝不止在行乐,而在体悟道体文章耳。
此外,在方学渐现存的44首诗中,除了上述三种题材的诗歌之外,还有怀古诗,如《左慈丹台》;赠别诗,如《天雄别儿大镇》;访友诗,如《访王元善》《访张生》等。
参考文献:
[1] 张杰.清代科举家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2] (清)徐.桐旧集[M].影印本.
[3] (清)潘江辑.龙眠风雅[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
[4] (明)方学渐.迩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241册.济南:齐鲁书社,1995:594
[5] 胡必选,王凝命.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集[G].康熙桐城县志(卷之五)[G].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153.
[6] 马其昶.桐城耆旧传[M].安徽:黄山出版社,1990:78.
[7] 廖大闻,金鼎寿.道光续修桐城县志[G].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作 者:张家波,湛江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助教,文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古代文学及文艺理论。
编 辑:魏思思 E-mail:mzxsws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