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中青少年道德人格危机成因透析

2013-04-29 01:26黄海蓉
人民论坛 2013年8期
关键词:透析网络环境危机

黄海蓉

【摘要】青少年道德人格的养成受到网络环境的双重影响,呈现出矛盾性的特征。通过研究,作者认为导致青少年道德人格缺失的因素有网络特性、传统德育的欠缺、传统道德人格局限性、青少年自我修养欠缺、网络道德规范立法的滞后等,以期为社会和教育机构解决青少年的道德人格危机提供启示。

【关键词】网络环境 道德人格 危机 透析

道德人格是指个体人格的道德规定性,是作为人的全部尊严、价值、品格和行为范式的综合,是由某个个体特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习惯的有机结合。道德人格不是先天的,而是人们在一定的道德生活环境中通过不断进行各种道德实践逐渐形成的。

环境是人的道德人格形成的必要条件,网络环境正以其优越性改变着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在政治态度、思想观念、道德风貌、价值取向和行为习惯等方面都产生了显著影响,但是由于网络具有综合性、开放性、虚拟性、隐蔽性等特点,加快了信息传播,也给青少年道德人格的形成带来了不利影响和错误导向。准确透析网络环境中青少年道德人格危机原因,是解决当前青少年道德人格危机的重要前提。

网络环境影响中青少年道德人格的矛盾性特征

在网络环境中,青少年的道德人格受到双重影响,体现出矛盾性。一方面,青少年有成才意识,观念开放,开拓进取,智力水平较高,有个性,不盲从,网络技术发展促进青少年道德人格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网络所具有的一些特性,对青少年的道德人格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使青少年产生道德困惑和价值失落。

道德认识的矛盾性。在网络交往环境中,道德认识是一种虚拟认识。网络的不断发展,为青少年提供了与广泛的人际交往、社会关系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全新“交互性”教育空间,使道德认识由封闭走向开放。随着新媒体的飞速发展,便捷的信息获取渠道对青少年的道德认识的影响也在逐渐增强。但是由于青少年习惯于平面化思维,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严重干扰道德判断力,道德相对主义在网络中找到了适宜的土壤而肆意滋生和蔓延。因此网络中青少年的道德认识会产生混乱、矛盾、冲突,有时他们因为分不清楚善恶而困惑。

道德情感的矛盾性。网络创造了一个平等开放的世界,QQ、微博等网络交流平台满足了人们的交往需要,迎合了人们的感情,为个人社会化提供了更加平等的环境,有助于青少年在比较轻松的状态下学习社会交往,解决人际冲突,对融洽人际关系、提升道德情感起到积极作用,但是人际情感需要人与人的直接交往来维持和发展。网络交往的虚拟性和多重身份的特点使交往主体的网上活动带有浓厚的“做秀”成分,缺乏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的真实感和确定性,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建立在一种脆弱的基础上,弱化了青少年的真实情感。上网者将大量时间耗费在网络上,使自己的思想、感情沉迷于网络之中而不能自拔,将会导致个人产生紧张、孤僻、冷漠及其他心理问题。

道德意志的矛盾性。网络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对青少年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当青少年从自身利益出发并在网络交往中始终一贯地保持鲜明的观点立场时,其道德意志便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但是,网络虚拟化、数字化特点容易导致人们忘记自己作为一个社会人的身份与起码要坚守的道德义务。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个体的身份都是在匿名状态下,“快乐原则”支配着个人欲望,日常生活中被约束的人性中假、恶、丑的一面,会在这种无约束的状况下得到释放宣泄,使人的言行一致性水平降低,产生道德意志的无奈,丧失有效的道德判断力,很难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容易造成道德意志的弱化。

道德信念的矛盾性。青少年从维护自己的实际利益出发,加上正确的思想教育引导,通过对网络环境中各种价值观的比较分析,会理智地选择相应的、体现公平与正义的、能维护网络正常发展的道德原则,形成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和道德义务感。但是网络交往的“去中心”性和交互性,使西方文化霸权得以顺利地对青少年施加影响,网络信息的平面性、直观性、动态性也使青少年无所适从,并造成短期行为在青少年中的流行,影响其对科学道德信念的追求和责任意识的形成。

道德行为的矛盾性。作为上网者宣泄情感的一个渠道,网络交往有利于上网者的身心健康。但是网络交往是间接的,在虚拟、符号化的超时空空间中,上网者的身份处于隐匿状态,这容易导致进入网络的人产生置身于无人认识之境的错觉,易于使一些不成熟的青少年上网者忘却自己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责任,做出一些有违传统道德的不理智事件。长期沉溺网络,将导致在现实交往中极易产生紧张、孤寂和冷漠的心理,其道德行为难免产生障碍,产生个体网络道德行为和现实生活中道德的异化,并造成道德行为的越轨。

网络环境下青少年道德人格危机的原因分析

网络特性的影响。一是网络信息的全球性和不可控制性容易造成青少年思想的混乱,导致人生观、价值观的冲突与失范。网络环境产生网络文化,互联网在带来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受到与其背道而驰的理念和文化的冲击。西方国家凭借信息技术优势和大量的英语信息攻势,向社会主义国家灌输自己的文化标准和价值取向。长期以来,世界霸权国家和一些邪教组织通过互联网向国内传播“文化毒品”,宣扬有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错误思想,对广大青少年实施“精神毒害”。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可塑性强但辨别能力低,网络中混杂的不良信息很容易对他们造成影响。

另外,网络环境的全球性和不可控性,使青少年个性得到极大张扬,但失去准确的判断和正确的标准,道德认识失去基础,道德行为失去规范。在良莠并存、千奇百怪的网络世界里,各式思潮和观念激荡其间,信息量之大,承载内容之多,让青少年置身其中难以适从。对网络上负面的错误信息认识不够,容易造成思想混乱。同时,在“网络自由,网络资源共享”的标语下,造成青少年以为网络上各种信息皆为“公共领域”,可以自由、不加限制地使用的错误认识,以至于对互联网上淫秽、色情、暴力等不良文化也一并据为己有,从而使青少年在道德认识上产生错位,影响其健康成长。

二是网络环境的虚拟性特征容易导致青少年“网络上瘾”,从而造成人际交往障碍、道德情感的冷漠,进而降低青少年的责任感。

网络交往具有对象广泛性和交往方式间接性等特征,长期沉迷在虚拟网络世界,容易导致青少年现实人际交往的障碍。处在特殊时期的青少年对情感的需求日渐强烈,又面临着繁重的学习和生活方式的压力,因此,通过网络交友,在网上聊天,成了许多青少年沉湎于网络的重要原因,有一些青少年甚至过分投入而染上“网络毒瘾”,长期活动在“网络”中,失去了与他人、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加剧了自我封闭,造成人际关系淡化、社会适应能力低下等不良后果。在网上,一个人无需承担责任和义务,甚至可以刻意装扮为各色人等,网络言行随意放纵。情感交往是青少年网络上交往的一个重要方面,青少年处于情感发育的黄金时期,向往异性、渴求情感,但由于网络交往只是“人机交往”,性格意识、年龄意识和身份意识已经被淡化,行为具有极大的自由度,有些青少年尽其所能地对自己进行包装,造成交往中冒名顶替、虚假欺骗和粗言恶语等一些不道德现象。可见,这种虚拟交往会导致青少年责任心的缺乏和责任感的淡化。

三是信息网络的隐蔽性弱化青年的道德法律意识,出现一些不道德甚至违法犯罪的行为。

网络信息传播具有隐蔽性和不可控制性,通过一部手机或一台电脑上网,就能够接受或传播信息,没有任何限制。青少年的计算机操作水平较高,访问黄色、反动等非法网站十分容易,若缺乏健康的思想情操和抵御诱惑的自制力,将陷入非法网站难以自拔。网络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虚拟”环境,上网者以“隐形人”的身份在网上自由操作,他们摆脱了现实社会中诸多人伦关系的束缚,极易放纵自己的行为,忘却社会道德规范,往往会导致诸如“电脑黑客”、网络犯罪、传播色情信息、知识侵权、信息泄密、金融偷盗等道德失范行为。

传统德育的欠缺。人之初始,从道德上讲,犹如白纸一张,只有通过外在的道德教育及其内在道德修养的共同作用,道德人格才能形成。道德教育的好坏对于道德人格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传统德育的欠缺是导致青少年道德人格缺失的直接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方法呆板。课堂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虽不断改革,但从目前教学的实际效果看还不够理想,还存在“满堂灌”的说教和书面考试为主,往往是教师道理讲得多,行为指导少;管教得多,启发得少;灌输得多,引导得少;形式呆板,缺少灵活性,德育效果却并不理想。

二是内容陈旧。课堂教学的部分内容陈旧、保守、老化,激不起青少年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他们“听腻了、听烦了”、“入耳没入脑”、“入脑难入心”。长期以来存在着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使青少年普遍关注的问题和内心的苦恼得不到有效解决。虽然互联网提供了自主选择信息的机会,开拓了他们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生活,但是,信息内容的良莠混杂也会使他们原有的价值观发生动摇,信息的多元化和同步化已经使学校德育的主旋律变得模糊。

三是对象被动。德育成功的关键,在于激发德育主体即青少年的内在作用。而在当前学校的德育教育过程中,青少年却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通常是教师将德育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的东西进行灌输,采取的是以“我说你听”为主的、忽视青少年主观内心感受的简单的教育方式,而对于青少年主体参与意识的培养、情感态度的沟通以及他们道德的自我修养等方面重视的程度则很不够,抑制了大学的主观能动性,甚至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四是目标抽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这些是党经过探索总结出来的真理,也是党长期坚持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现行学校德育教学的目标确定过于抽象,不接“地气”,缺乏现实感和生活气息,究其原因,就是在目标确立时没有将理论与现实相联系,简单的说教不能让学生清楚地明白学习的意义和所学内容对青少年成长有何帮助,空乏的内容让家长和学生均感到针对性不够,造成课堂教育与社会现实差距明显、教法枯燥与现实生动的强烈对比。德育教育缺乏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因而难以将正确的道德理论转化为青少年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支柱。

五是评价空泛。德育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解决的是“知行统一”的问题。而我们的德育则过于注重考试,将德育简单地作为一项任务来完成,考分成了学生道德评价的依据。教学内容只照纲要不顾学情,评价考试只限教学氛围不强调迁移发散,德育教育教条化,学生也仅仅将德育学习停留在了“死记硬背”上。这种“考限于学、学背离行”的教学及评价方式甚至将一些“行知背离”的高分学生绝对地评价成为“好学生”。

传统道德人格应对网络的局限性

传统道德人格根植于中华民族的性格当中,对当代青少年具有较大影响。传统道德人格中,既有合理性,也有其局限性,这种局限性是网络环境下青少年产生道德人格问题的深层原因。

具体而言,传统道德人格的局限性表现如下:一是欠缺平等、民主意识。中国文化某些观点的影响使人形成逆来顺受、惟命是从的习惯,缺乏参与意识,个人自信心严重欠缺,青少年遵守社会道德规范不是出于内在的追求,而是出于外在的压力,在道德生活中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二是突出双重性。儒家鼓励入世,但入世要用既成的规范约束自己,使个体融入群体之中;道家主张无为,回避现实,保持独立自由。在社会公理和自我心理的驱使下,导致双重人格的出现,受到这种双面性的影响,部分青少年徘徊于“化大众”和被“化大众”之间,产生人格的双重性。三是注重他律性。“礼”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法制总名”、“人之规范”,因传统习俗、社会导向、大众惯性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具有他律性特征,因此也就具备了一定的强制性,要求人不要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要自以为是,这使得个体的自我意识被异化,个体的独立人格被泯灭,在其影响下,部分青少年没有自己的思想,不敢坚持自己的见解,缺乏自信。

青少年自我修养的欠缺。道德教育是外部条件,道德修养是内在根据,没有道德修养的高度自觉性,再好的外部条件也产生不了作用。

当代青少年在道德修养上出现了明显的缺陷,这是青少年产生道德人格问题的根本原因。一是内心修养的欠缺。内心修养即反思,包括对自我的反思和对社会的反思,忽视自我的反思会导致个人主义的膨胀,忽视对社会的反思会导致对专制主义的容忍。由于受到重智主义、科学主义思想的影响,一些青少年把注意力过分集中到对知识的获取和技能的培养上,而较少关注到自身言行的道德性问题。由于内心修养的欠缺,使部分青少年缺少道德准则意识,产生道德虚无主义倾向。二是实践修养的欠缺。道德的实践修养代表着在实践中克制自己的一些利欲,尤其在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时,要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个人的利益,同时,要在实践中改变某些不合理的社会规则。但是,消除某些不道德的丑恶现象既艰巨又困难,这使得部分青少年缺乏进行道德实践修炼的勇气和毅力,道德意志得不到锻炼,产生道德意志的非自主性问题。

网络道德规范和立法的滞后。网络是一个不设防、出入畅通的“数字化王国”,也是有别于现实社会的虚拟电子社会,网上言行和现实生活的言行存在较大差异。在网络世界中,相关法律和道德规范出现真空或“控制失灵”,现实社会中用来约束和调节人的行为规范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法规在网络世界丧失了约束力,不再具有引导和制约社会价值观与社会言行的功能。网络立法和网络道德规范制定的滞后,直接导致了道德体系出现了“断腿”或“短腿”,影响了健康、和谐网络环境的营造,青少年在这样的环境中摆脱了现实社会中的管控和约束,没有了基本的道德监督和评价,在网络环境中形成了一种“我的地盘我做主”的恣意放纵的心态。

结语

综上所述,要化解网络环境下的青少年的道德人格危机,必须努力解决网上和网下的不利因素,政府、网络企业、家庭和学校要分别使力,摸索一套符合客观实际、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

【作者单位:琼州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责编/边文锋

猜你喜欢
透析网络环境危机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停电“危机”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浅析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三“效”合一,与文本对话
数学学习中成功避开出题者的陷阱研究
“危机”中的自信
危机来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