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琼
【关键词】农村初中 语文教学 口语训练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8B-0072-01
根据新课标要求,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这四个方面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从农村中学的现状来看,学生说话能力之低下,尤令人忧:上课时教师提问,学生站起来或低头不语,金口难开;或细声细语,羞若闺秀;或上言不对下语,胡诌乱编。有时教师召开学生座谈会,到会者无一人主动发言,即使个别学生能勉强说几句,也是词不达意,甚至语无伦次。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除学生本身的心理因素外,主要是平时的语文教学不注重口语训练。有的教师认为升学考试重在读写,口语训练可有可无,因此在课堂设计中忽略口语训练,结果学生在课堂上噤若寒蝉,没有“说”的机会,久而久之,只好习惯于耳听笔练了。此外,加强口语训练,是教育“三个面向”的需要。对于学生来说,提高说话能力,可为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教师必须从培育全面发展人才的高度,有计划地把口语训练贯彻到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去。如何搞好口语训练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启发诱导,打消顾虑
与城镇的学生相比,农村中学的学生视野较狭窄,见识不广,少言寡语,尤其怯于在大庭广众中讲话。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消除害怕心理,大胆地接受口语训练。(1)让学生明确听说读写是语文学习的四项基本任务,缺一不可,而能说会写又是这四项任务的集中和概括,特别强调口语在当今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使学习与时代要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提高学生口语训练的自觉性。(2)打破“好口才是天生的”的观念,通过画眉练喉、鹦鹉学舌的故事,使学生懂得好口才不是天生的,而是靠后天训练而成的。另外还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外交家和企业家的用语艺术以及名人会话、奇闻趣事,增强学生进行口语训练的信心。(3)以典型引路。口语训练主要靠课堂教学来实施,其中以问答为常用形式。以课堂提问为例,教师可以设计难易两类问题,让不同水平的学生作答,而每节课的第一次体验,应首先让学优生回答或集体回答,以打开局面,活跃气氛,消除学困生紧张害怕的心理,为学困生示范引路,这样易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果上课伊始,先抓住学困生发问,学困生会误认为教师有意惩罚,容易造成僵局,使气氛紧张,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4)应多以鼓励为主。口语训练与其他训练不同,它具有公开性、演示性等特点。一个人口语表达的好坏,心理因素占很大影响。因此,口语训练不能操之过急,要让学生有个逐步适应和提高的过程。比如,开始答问时学困生因胆怯而说话声音小,其他同学难以听清,这时教师不要嫌弃责备,因为学生敢说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教师应给予肯定,可以走近他们,侧耳倾听,然后再向其他学生“转播”,使学困生感到教师是他们的帮手,从而获得鼓舞。有时学生回答错了,教师千万不要再去找一些表达较好的学生加以评论,或说一些“这么简单的问题都说不清”之类的话,应从肯定入手,用“如果这么说就对了”的安慰口气给予鼓励。有时学生回答得没有条理,教师不妨作示范回答,这样才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制订计划,明确目标
新课标明确指出,中学生口语训练的目标是能用普通话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心情。教师应明确,中学语文教学进行口语训练既不是培养电台播音员,也不是造就演说家,不应要求学生口若悬河,夸夸其谈,而只要求学生能正确、流利地用普通话表情达意而已。过高的要求是违背课标要求且脱离实际的。口语训练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按照循序渐进的规律,分阶段由易到难逐步进行。初中阶段着重要求学生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训练学生能清楚地叙述事物,能大胆地表达意见,做到说话思路清晰、有条不紊。在口语训练中,应以课内为主,并与课外相结合。
三、方法灵活,形式多样
口语训练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如果方法单一,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效果不佳。因此,在训练中要力求做到方法灵活,形式多样。(1)先读后说。读一篇文章后,让学生进行口语复述,或复述片段,或复述全文,或归纳中心意思,或进行分析评论,把读和说结合起来。(2)先看后说。先组织学生到校外参观,回校后畅谈所见所闻所感;或组织学生观看影视作品,然后发言,或介绍故事情节,或褒贬人物,把看和说结合起来。(3)做后再说。比如学生做完一次实验,可介绍实验过程,分析结果,说明条件和原因;或通过课外制作活动,介绍作品的制作步骤,说明原理功能,把做和说结合起来。(4)写前先说。在写作前,先口头作文,说提要,谈构思,介绍材料的处理安排,然后撰写成文,把写和说结合起来。
口语训练所花时间较多,为了不影响教学进度,教师应充分利用作文训练,把课内练和课外练结合起来。每学期有计划地举行一些口语训练活动,如举办故事会、辩论会、演讲比赛、会话游戏等,增加训练的知识性和趣味性。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勤于训练,持之以恒,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一定会有质的改变。
(责编 周翠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