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阳
【关键词】文本解读 尊重 挖掘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8B-0071-01
阅读教学就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阅读的实践活动。语文新课标提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师只有立足文本,才能“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文本解读是阅读教学有效进行的前提和基础,对文本高质量的解读是确保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一、尊重文本
虽然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教师应提醒学生在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的同时,千万不能忽略它的共性,抛弃作者创作的初衷,主观臆断作者的感情和思想。如对鲁迅的《风筝》一文主题的提炼,多是“批判了那些受封建教育思想影响、无端压制子弟的父兄”“抨击了传统的封建的儿童教育思想”等,可是综合作者写作这篇文章的种种因素来看,一定含有批判的意味在其中吗?文章围绕风筝详写了“我”少年时虐杀弟弟的风筝梦以及中年时读了儿童教育的书籍后无限懊悔当年对弟弟的虐杀,想补过而又不得这两件事,表达了作者对亲情伤害的追悔之意。“我”当年不允许小兄弟放风筝,是希望小兄弟有出息,一旦明白自己错了,虽是几十年前的往事,虽为兄长,也要讨小兄弟的宽恕;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毫无怨恨,而是全然忘却了,原来他偷做风筝,自己也并不认为正当,以为兄长该管,因此并不耿耿于怀。文章字里行间无不体现出“我”与小兄弟之间这种血浓于水的亲情。
20世纪20年代中期,鲁迅经历了五四运动由高潮到低潮的变化,他的感情也由亢奋步入了沉寂,军阀混战、新文化运动的分化、跟弟弟周作人的决裂,这些都使他感到如同置身于“肃杀的严冬”。以前,他和弟弟作人也是友爱有加、相濡以沫的啊,而现在他却身处寒冬,承受“非常的寒威和冷气”,这不能说与弟弟一点关系也没有,正是因为作者内心孤独伤感,才有开头对亲情的渴望,对兄弟同心的热盼。
二、深挖文本
课堂要深刻,首先教师对课文的理解要有深度,但时下仍然有很多教师备课时仅凭课本和教参,对文本不作深入研究,将教参上的标准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这种做法无视学生的个性和已有的阅读经验,其直接结果是学生的阅读能力逐渐退化,阅读视野愈发狭窄。如《湖心亭看雪》一文是张岱小品的传世之作,它描写了西湖美丽的雪景,对它较为普遍的解读是“山水小品,雅情雅致”。然而,深挖文本就可以发现作者深藏其间的故国之思。“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亭上客人的回答显然牛头不对马嘴,问他们姓氏,怎么回答是金陵人?这是作者写错了吗?原来金陵是明朝故都,作者用笔曲折,饱含故国之思。“崇祯五年十二月”也表现了对故国往事的淡淡怀恋之情。课文写于公元1644年,此时已是清朝统治者当政,文中却仍用明代纪年,说明作者心中的明朝始终未亡。“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也有故国之思。王国维曾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绝”是景绝、境绝,更是心绝。张岱连死的心都有了,只是因为“国亡,史不可亡”,才忍辱负重,一如司马迁。一芥小舟,怎么载得张岱的愁?他痴迷于山水,痴情于知己,痴心于故国。掩卷沉思,心中的悲伤化作漫天大雪,冷彻心骨。由于是苦难过后的追忆,作者会不自觉过滤掉很多记忆,只留下那些最美好、最值得留恋的东西,以此来表达故国之思、乡土之情,抒发沧桑之感,寄托兴亡之叹。因此,此文应解读为“故国之思,离黍之悲”,才颇显文本的深度。
三、多元化解读文本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将文本内容与自己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突破教学空间,通过创设情境,多元化解读文本。例如在教学《童趣》时,可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文本内容,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自己的童年都经历了哪些有趣的事,与大家一起分享,畅谈自己的童年趣事。又如笔者教学《第一次真好》时,让学生结合文本说说自己感受最深的“第一次”,并让他们说说为什么第一次会给人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学生谈了第一次做饭、第一次洗衣服、第一次学骑自行车等,并结合文本所描述的“第一次”的体验,感悟到“第一次”的感觉新鲜、刺激、有趣、奇妙,所以才印象深刻。学生多元化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对文本的解读也呈现多元化,当全班同学将自己的心得与他人交流时,每个人都拥有了多种体验,从而更深入更全面地理解了文中提出的“第一次真好”的观点。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感悟,不要将自身对文本的解读强加给学生,而要和学生一起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要不落窠臼,让学生深挖本文,创造性地解读文本,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才能更准确更全面地解读文本。
(责编 周翠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