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水暖鸭先知

2013-04-29 21:17杨贤新
新校园·上旬刊 2013年8期
关键词:作文教学高中语文

杨贤新

摘 要:下水作文,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在布置相应作文题目后,先于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命题,进行构思、立意,从而写出符合要求的作文。面对作文教学越来越模式化的现状,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素养,勤于动手,把写作心得与作文指导相结合,让写作训练课充满趣味,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高中语文;下水作文;作文教学

一、引言

下水作文,即教师在布置相应作文题目后,先于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命题,进行构思、立意,作从而写出符合要求的文章。苏轼《春江晚景》中说“春江水暖鸭先知”,学生写作好比游泳,若任凭学生在水里扑腾,稍有疏忽,就有可能发生意外,教师如能先于学生在水中游弋,摸清情况,探得冷暖,知晓深浅,把自己的真切体会与作文教学结合起来,无疑会让作文的讲解更透彻,指导会更切实,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教育家刘国正先生也曾说:“你要教会学生写文章,自己要乐于和善于写文章,教起来,才能左右逢源。犹如游泳教练自己要专于游泳,钢琴教师自己要精于弹琴,道理是很简单的。老一辈语文教育家的教学艺术和文章艺术是相辅相成、水乳交融的”。

二、“载不动几多愁”

事实常常令我们难堪。当下有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视写作为难事,没有写作能力,更有甚者,教了一辈子书,却也写不出一篇像样的文章。究其原因,固然跟教师本身的素养与水平有关,但传统作文教学“君子动口不动手”的习惯也在很大程度上消磨了教师的写作热情,再加上现如今学生学习的功利性、作文教学的模式化,也让教师失去了写作的兴趣。

在平时作文教学中,往往是教师把一个题目扔给学生,提出要求,或根本无要求,让学生自己把握,学生也是“如入无人之境”,按着不同文体的“样式”,快速地进行“程式化”写作,各种写作技巧被学生运用得“炉火纯青”。可结果呢?可想而知,全部千篇一律,文章的思想深度与自我个性无从谈起,作文失去了意义。教师批阅后,亦只是从中挑选一些“套式”比较突出的文章念一念,然后就草草收场。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述而不作,因此在指导作文时,只能是蜻蜓点水,导致学生打不开思路,行文滞涩,缺乏新意,没有深度。面对作文,学生只能感叹“载不动许多愁”。这与现阶段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中“作文要深刻,即主旨不能停留在事物表面的罗列或生活现象的描述上,而应该要分析,揭示事物和生活的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则,并能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结果,文章内容充实、深刻,具有一定的说服力,能够对读者产生一定的启示意义”的要求是不相符合的。

三、以己昭昭,使人昭昭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把写作当作自己的专业素养。特别是随着当下教育形势的变化,我们更要提高自己的作文教学水平。不管在指导学生写作上,还是提升自身能力上,这一要求已经十分迫切。

2013年福建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晋升中级考试对学科核心知识的运用已做出明确要求,试卷中最后一题是一则材料作文,内容是这样的:“据英国媒体1月1日报道,在几十米高的海啸袭向泰国普吉岛的一个海滩之前,英国一位年仅10岁的聪明女孩凭借自己在学校里所学的地理知识,预测出威力强大的海啸将吞没整个海滩,她立即让父母提前发出警报,疏散了海滩上的游客,从而挽救了100多名游客的生命,演绎了一段传奇故事。”要求参考教师写一篇文章。

我想,这道题目的命题者不在于考查教师的审题能力怎么样,而是考查每位参考教师的写作功底如何。像这样的考试,教师如果平时没有动笔,没有写作的习惯,或只会纸上谈兵而没有实践,就会万般思绪无从说起,或即使下了笔那也是苦不堪言,更别说创新写作。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要“敢下水,懂下水、多下水”。教师应当是优秀的表达者,只有体会了写作的甘苦,才能更懂得学生作文,如果一个作文题目教师写不出,就要及时调整自己的作文教学,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作文教学的一些误区。通过“下水”,教师可以接触到不同时期、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材料作文、命题作文等,对各种命题心中有数,对学生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心中有数,从而更好地激活学生的思路,指出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应该解决的关键问题,替学生扫除一些可能会遇到的困难、障碍,最终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除此之外,在具体过程中,教师应该把重点放在对学生作文的微观指导上,注重对作文深度和个性的挖掘。正如帕斯卡尔说过:“人是一棵会思想的芦草,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作文的“魂”也在于文章的“思想”。高中生作文的特质更多的应该是一种思想的特质,高中生作文的魅力,更多的应该是一种思辨的魅力。高中生作文应该给人一点“咀嚼”,一点“想头”。此外,在追求文章思想深度的同时,我们一定要摒弃现阶段只重技巧、忽视学生自我感受、用套路化的要求来约束学生的做法。

人本主义理论的倡导者、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也曾说过:“成为一个人,意味着个体朝着本真方向发展,认知和接纳,这是个内向而实在的过程……心灵与情感最深处隐密处的存在,更确定而深刻,发现自己更愿意成为那个最真实的自我。”如果教师能把这两方面放到下水作文教学中的突出位置,那么学生必定会有所领悟,最终影响、感染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教师要善于动笔,真正去体验写作规律,在教学中把写作规律和教学规律完美结合在一起,做到指导得法,利于学生提高作文水平。真正做到“以己昭昭,使人昭昭”。

四、方寸有度,方能有为

教师写下水文时不能操之过急,不能在命题刚布置完,就匆匆表态,埋头苦写,而应当站在学生角度,以学生的角色、用学生所掌握的语言,选择既有普遍性又有典型性的切入点写作,这样文章才有针对性、启发性,才有指导意义。

有了针对性,学生就不会无动于衷,有了启发性,学生就会跃跃欲试。教师可以把自己所写的文章念给学生听,在读的过程中,给学生分析为什么要这样写,不能那样写,指出学生作文中的毛病,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强调领会思考方法,鼓励学生写出有自己独特见解和独特风格的文章,说明除了这样写之外,学生作文中哪些写法是可取的,通过看、读、讲结合,使学生能够完全领会。这样,学生学到了写作的角度和思路,作文写作就会有提高。

五、持之有恒,方成正道

事实说明,教师写下水作文对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和水平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过去几年的作文教学中,坚持下水文的教学让我尝到了甜头,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不断增强,作文水平不断提高。我想,凡是切实可行的方法都应该自觉坚持,下水作文贵在持之以恒。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时时充电,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毕竟,教师缺乏写作的经验,就不可能对学生的写作做有效指导,教师在写作上比学生水平高一些,学生就有了可以提高的空间。教师的写作经历丰富了,在和学生的交流中,他的经验和教训就都可以为学生写作所借鉴,最终使学生的写作跳出模式的束缚,最终实现“要我写”变成“我要写”。

参考文献:

[1]刘国正.也谈“教师下水”[J].人民教育,1984,(10).

[2]胡家曙.走出作文越教越笨的迷局[J].中学语文教学,2011,(07).

猜你喜欢
作文教学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高中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初探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快乐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关于高中语文鉴赏阅读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