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自读能力 提高学生素质

2013-04-29 22:57刘庆晓段修会
新校园·上旬刊 2013年8期

刘庆晓 段修会

“教是为了不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尽快地实现学生的独立阅读,这是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自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最佳手段,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最佳途径。因此,阅读教学应以学生自读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之感知领悟课文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

一、激发兴趣,提出要求

小学生的自制力较差,缺乏自学的习惯,但有强烈的好奇心。依据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安排学生自学时,教师首先应以简短、新颖、有趣的导课,声情并茂地范读,激发学生的自读兴趣,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带着一股动力自然地进入自学的准备状态。然后,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提出自读要求,制订出自读目标,设计出问题提纲,让学生有目的地阅读课文,克服学生自读的随意性。问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设计:一是让学生查字典,自学课文的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二是让学生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几段?每段的段意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二、自读为主,提倡多问

阅读教学,要以自读为主,要给学生足够的读书、思考、讨论交流的时间和机会;要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真正学起来;要突出学生这个主体,使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使阅读教学过程成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读的过程。学生自读时,教师要做到三保证:一是保证自读时间。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自读时间,一般以绝大多数学生完成了自读任务为宜。二是保证面向全体学生。要让学生都能参与自读,要兼顾低差生、后进生的自读情况。三是保证学生独立自读。学生自读时,教师不要过多干预,但要巡回检查指导,了解学生的自读情况。

学生在自读过程中,遇到问题要提倡“五问“:一要问自己。要自己动脑筋,多问几个为什么。二要问工具书。查字典,查资料,找出问题的答案。三要问课本。要反复认真地去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思考,从文中找出答案。四要问同学。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同学之间可以相互讨论。五要问教师。最后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再向教师请教。

三、指导方法,教会感知

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读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顺利地完成自读任务,必须教给学生自读的方法。自读的方法要简便宜学,操作性强,便于学生在自读过程中试用。

1.边读书边思考。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不要无目的地去读书,一边读书一边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归纳出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不动笔墨不读书。要求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眼到、口到、心到、手到,使用圈、点、批、注、画等办法,理解课文内容及重点语句。

3.总结阅读规律。要求学生在自读每篇文章时,都要注意总结阅读的方法、规律。如根据文章的写作顺序来给文章分段;用摘句法、节意归并法来概括段意;用串连段意法获根据题目、中心句来概括主要内容等方法。

4.教给学生“三读法”。开始自读课文,学生脑中无路,胸中无法。因此,教师要首先为学生的自读铺路,教给学生“三遍读书法”。第一遍读书——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要求学生把课文从头到尾认真地通读一遍,可用粗读法。这一遍的任务是让学生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扫清字词障碍;发现问题,把不懂之处划上句号,把问题记在笔记本上,从总体上感知课文的内容,知道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第二遍读书——细读课文,部分理解。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分析理解重点字词、重点句即每一个自然段的意思。理清文章的段落层次,知道哪几个自然段联系紧密,讲的是一个意思。理解段与段之间的关系。独立地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第三遍读书——精读课文,整体深化。要求学生在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作者是怎样来写这篇文章的。写了哪些内容?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品析关键词语和重点句段,分析文中哪些地方写得好,好在哪里。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选材方法和写作方法,应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四、默读为主,提高效率

学生在自读过程中应以默读为主。默读最有利于学生“潜心会本文”。因此,要指导学生沉下心来,静观默想,深思熟虑,统摄全文。要启发学生“口诵心惟”,使眼、口、手、脑同时参与到阅读活动中去,尽可能多地去捕捉信息,有所感悟,有所发现。

学生默读课文,一要注重理解,二要强调速度。速度是学生默读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体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强,默读速度就快;反之,默读速度就慢。所以,默读速度的快慢,应该以学生是否理解为前提。教师要在提高学生理解能力的基础上,逐步要求学生提高默读的效率。

总之,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摆正教与学的关系,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提高学生素质。要让学生在读中学到知识,在读中体会感情,在读中学习写法,在读中提高能力,真正使阅读教学逐步向着素质教育的轨道迈进,向着叶圣陶老先生讲的“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境地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