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春粉
[摘 要]:正确地选择和安排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能使学生对物理现象获得鲜明具体的印象。它是学生理解概念、规律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分析概括能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物理教学 演示实验 分组实验 重要性
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如能正确的演示和指导学生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促进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态度。本人在初中物理教改实验中,对中学物理实验教学进行了认真的研究,我认为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从其教学组织形式来说,可分为教师的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两种类型。
一、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是教师为配合课堂教学而对学生所做的表演示范实验,演示实验主要把要研究的物理现象展示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配合讲授或穿插学生讨论等方式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是一种最有效、最直观的教学手段。正确地选择和安排演示实验能使学生对物理现象获得鲜明具体的印象,并为学生独立训练创造条件。它是教师讲授和学生理解概念、规律的基础,是学生进行观察和获得感性知识的重要源泉,也是培养学生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成功的演示实验,常常给学生留下难以磨灭的鲜明印象,使课堂气氛活跃,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演示实验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课前准备要充分
演示实验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内容,需要认真研究和准备。如果轻视课前演示实验的准备工作,往往会造成演示失败或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以致在课堂上手忙脚乱,教学效果很不理想。所以教师在课前要做到四点:①准备好与实验有关的全部仪器、材料,注意考虑备用器材。如演示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要考虑到万一胶管漏气了怎么办呢?因此要准备好备用的带入课堂。②是在课前反复操作,直到熟练的地步,对于在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做到心中有数并能及时排除。③是掌握演示时间,注意与教学进度紧密配合,④是要考虑在演示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思维,最大限度地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
2、实验操作要规范
操作规范是指教师在使用仪器、连接和装配仪器及演示现象时动作要准确、标准。
3、要让学生参与配合
演示实验不能先由教师做给学生看,再讲给学生听,使演示与讲解脱节。这种做法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完全没有发挥出演示实验的作用,是不可取的。教师要在演示的同时及时、适时地引导学生观察,不断启发提问,让学生分析、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做实验,如让学生上前来读数或动一动手等。例如在进行探究杠杆平衡实验中,让学生走上讲台在杠杆的两端或一端挂上钩碼,通过多次尝试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4、实验用语要规范、准确
教师在介绍实验仪器、阐述实验过程和总结实验结论时,语言必须准确,不能含糊其词。
二、分组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课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实验室里利用整节课的时间进行分组实验的教学形式。学生分组实验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遵守纪律、爱护仪器的优良品质以及掌握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因此我认为教师在学生分组实验课的教学中应做到以下五点:
1、观察物理现象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兴趣是影响学习积极性的最直接的因素。那些新奇的、对生活有意义的知识和问题,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而在观察这些物理现象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整个现象发生的过程、产生条件和特征等。只有认真、仔细地观察,才能捕捉到所要观察的现象;
2、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能力。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初中物理实验又是学生将来从事科学实验的起点。因此,在物理实验课的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独立工作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每次作实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弄懂实验原理,学会正确使用物理仪器,掌握计数、读数和处理实验结果的技巧,能够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结论。因此,实验前教师应对如何正确操作仪器进行示范,必要时强调说明不按规范操作会造成什么后果。尤其在学生进行操作过程中,要抓住典型事例向学生反复示范。
3、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在学生分组实验中,教师应对实验教学的内容进行动态处理,通过变换问题的结构、已知条件,变换提问角度和论证形式,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和提示,使学生由被动做实验变为主动作实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测量物体的质量为例,通常的实验是用弹簧测量钩码的质量,钩码的两端都有跟弹簧秤可以直接连接的吊钩,但是对于学生日常见到的书本、水杯等却是无法用弹簧秤可以测量出其质量的,这时候可以引导学生设想其他的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如天平等。这些小小的改变与创新说明了实验不仅可以在实验室完成,在家里或是其他任何地方只要有合适的工具一样可以进行实验。
4、培养学生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使之形成科学的实验素养。
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包括爱护仪器,遵守安全操作规则和尊重实验事实的习惯等。实验后器材的归类、整理是各类实验的扫尾工作,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工作,它培养学生爱护仪器,培养学生有始有终的科学态度的重要内容。如:做电学实验结束时,应将仪器调到最安全的状态再切断电源,然后拆除连接线,整理好仪器和导线。要经常地对学生进行良好实验习惯的教育,以免损坏仪器及发生实验事故等。
5、实验后的总结与反思,使学生了解误差概念,并学会初步的误差计算和分析。
除实验前的准备和实验中的操作外,必须做到实验后的反思和总结。必须让学生懂得减少误差首先要发现它的存在和来源,其次是确定减少误差的方法。增加测量次数固然可提高平均值的可靠程度,但是作用是有限的,实际上,只有改进实验方法和仪器,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测量的结果,提高测量精确度。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对进一步理解实验、深化实验、完善实验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通过反思可总结实验规律,优化实验方案,创新实验设计,揭示实验本质,增强实验效果。
总之,随着新课改的稳定推进,教师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应该大胆尝试,通过实验真正做到:“学生力所能及,教师让之;学生力所难及,教师助之;学生力所不及,教师为之”的新课程理念。而且,更重要的是: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十分有效的途径,对提高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将为学生在今后走上社会参加社会实践、为将来学好物理知识打下坚实基础。因此,中学物理教学,应大力加强和优化物理实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