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桑塔格秉承艺术作品的所作所为, 是让我们看到或理解独一无二之物, 而不是判断或概括。而伴随着感受的理解行为才是艺术作品惟一可取的目标, 也是艺术作品惟一充足的理由。她正是以上述充满批判性思维的文字和精神,很好地帮助我们理解了其对反对阐释观点的思考和实践。
关键词:苏珊·桑塔格 反对阐释 实践研究
一、苏珊·桑塔格与反对阐释
苏珊·桑塔格毕业于哈佛大学和牛津大学,研究哲学、文学和神学。她独立特行,以文字为生、以天下为已任。英国《卫报》评价:“她是美国人,她谴责美国政府;她是学者,她反叛学院;她是文化研究者,她反对过度阐释;她是女性,她从不强调性别。她超越了一切自身的身份和处境,这使她成为一名真正的知识分子——美国最后的知识分子,今天美国社会的一个牛虻。”她写出了《反对阐释》,成为了真正影响力的世界级公共知识分子,她一生都在坚守文学的品质,她严厉地审视流行,她是人类精神的探索者,她的关怀超越国界、地域、文化。
二、文化范式的后现代转向:从阐释到反对阐释
“阐释”最早见于古典主义晚期,当时,神话的可信度与影响力正逐渐被由科学启蒙思想开启的现实主义世界观所瓦解。桑塔格在《反对阐释》中解释了为什么有阐释的最初原因:“一旦那个困扰后神话意识的问题——即宗教象征的适宜性问题——被提出来,原初形式的古代文本就不再能被人接受。于是阐释应召前来,以使古代文本适宜于现代的要求。”
桑塔格在书中提到的是当时的美国甚至是如今的美国,更是现今中国文化界面临的普遍情况,“对阐释行为的热情通常是对表面之物的公开敌意或明显的鄙视所激发的,而不是对陷入棘手状态的文本的虔敬之情(这也许掩盖了冒犯)所激发的”。桑塔格重视艺术的形式上的表现力,极力反对对文本内容的解释。她曾大声反对道“释义这种工作绝大部分是反动的,就好像是污染城市空气的汽车和重工业强烈的油烟臭气。如今,艺术释义的流弊正毒害着我们的感悟能力。在业已成为经典的文化中,在消耗体能的过程中使智力膨胀,使文化陷入困境,释义正是对这种凌驾于艺术之上的理性的报复……释义就是枯竭世界,就是耗尽世界,其目的是建立一个阴暗的‘意思,无论如何艺术必须从它们所遭受到的‘捕捉中逃离出来”。从桑塔格《反对阐释》这部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她的理论是建立在存在主义的本体怀疑论上的。其进一步的解释就是对世界的本源提出了怀疑。桑塔格在文章中说道,“亚里士多德的艺术传统将艺术作为模仿,作家是描绘他自身之外某样东西以及真理的媒介或手段。而按照现代把艺术作为表现的传统,艺术家讲述的是关于自己的真理”。
苏珊·桑塔格所倡导的美学思想,是去理解作品的“新感受力”,也就是她认定对作品的理解要依赖于感悟能力。那么什么是感悟能力呢?感悟能力即是人对世间万物以及对生命意义的瞬间感悟与理解的能力。然而综观桑塔格的理论,感悟能力是跟理解和认知对立的,提倡无序、差异等,拒绝传统的权威性,追求多元化,这样的感悟更趋向为全新的一种价值取向,并具有一种后现代主义的特质。桑塔格觉得“我们时代的典型艺术其实就是那些内容少得多、道德判断冷静得多的艺术”。桑塔格的反对阐释理论的美学理论深深地体现了强调感受力的这一思想。她着重感觉即是用直觉去直接体验和感受作品的美。桑塔格的反对阐释理论非常明确地表达了后现代主义文学批评拒绝一切解释的想法。她的这种美学理论观点,已预示着一种全新的后现代美学的产生。
三、苏珊·桑塔格的反阐释理论
桑塔格曾说,“去阐释,就是让世界贫瘠,使世界枯竭,为的是另建一个‘意义的影子世界……要去除对世界的一切复制,直到我们能更直接地再度体验到我们所拥有的东西。”这段内容表达了她对现实世界中的忧虑,因为过度阐释的缘故,人们的思想和感受力日渐枯竭继而产生贫瘠的焦虑和忧患意识,拥有这样的忧患意识,是正义直言的知识分子所特有的气质和敏感。那么,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苏珊·桑塔格的这部《反对阐释》不仅是一部文化批判力作,同时还是寄托着一位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的一份人文关怀。
因为隐喻性思维对世界采取了“阐释”的解读方法,使得本真而通透的现实文本不被人们所认同。那么反对阐释,其真正意义就在于去反对那些为了彰显社会的强权意识的专制而又专横的对人们思想和思考力的压迫与压抑,我们在现实社会中普遍看到和感受到的是什么呢?那些以内容的名义对形式的压抑,那些以意义的名头对文本的侵犯,那些以理性的理由对感性的曲解,那些以本质的目的对表象的篡改,以及那些以特权者的强势力对没有话语权人的压迫。清醒而有良知的桑塔格,在抒写这样一部作品时,其考量的即是通过她的笔触去搅动看似坚固不化的等级秩序,并既而期望让“边缘”与“中心”进行可能的平等交流,并既而在这样一种平等交流的基础上形成一种自由、多元、和谐共生的存在状态。那么,我们是否也能这样去理解:反对阐释理论就是为了使我们能够从更加多极状态和无极意义上去进行阐释。
四、苏珊·桑塔格的反对阐释实践
桑塔格终其一生共出版了17本书。第一次在文化界获得肯定的是发表于1964年的《论坎普》。桑塔格的《反对阐释》、《激进意志的风格》和《疾病的隐喻》等作品更为她引来了崇高的声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桑塔格的所写的《疾病的隐喻》是一部非常经典的文化批判力作。80年代,她开始进行小说的创作,1992年,她发表了《火山情人》,一经出版即受到读者的推崇。《在美国》是桑塔格最后书写的一本小说,而纵观她发表的所有小说和散文,都深深地透着经典的桑塔格风格:直率坦言、思考深入。她当之无愧地成为美国新兴的文化精英。
《恩主》作为桑塔格的一部艺术文本,实践着其所期待的文学形式,并与其理论作品《反对阐释》之间实践着两者的互文关系,而且要从她所有作品中找出与她自己的美学思想最为互文性、最契合的也仍然是《恩主》。在这部小说中,桑塔格实现了人物的驱逐与故事的消解。作品的开始运用了传统的平常而松散的叙事方式,小说的主要精力是放在了对希波赖特的多个梦境的叙述上,虽然写梦的文章并不希奇,但是桑塔格却在这部作品中将多个梦境进行这样的处理:似乎有某种关联,但通读全篇却发现这些多个梦境,真正可以关联的时候实在不多。随着作者进一步的叙写,那种传统的叙事模式开始转变为另一种不常见的叙事模式。在《恩主》这部小说里,现实对梦没有反射,正好相反是梦反作用于现实生活。然而现实世界中,跟桑塔格的这种叙写刚好相左。这种反常理的超现实写作模式也恰恰跟现实主义创作传统相反。那么什么是超现实主义呢?或者怎么去比拟超现实主义给我们的投影呢?或许可以正如本雅明这么说的那样:“只有当每个人的清醒与睡梦之间的界限已经磨灭之时,生活才最有意义……”。桑塔格为什么要这样处理呢?这种完全颠覆传统的叙事模式,或许就是要告诉我们:所谓现实其实就像梦一样使人感觉荒诞而又支离破碎,从而难以把握和琢磨。
去理解桑塔格倡导的新艺术形式及其新感受力,并从“反对阐释”的批判角度来看待她的作品是有其深意的。然而卓越超群的批评理念并没有引领桑塔格本人的小说创作获得优秀的品质保障,毕竟的小说的艺术(道)不是小说的技术(术),不可以把可读性牺牲掉,来渲染自己的理论意图。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虽然桑塔格的小说创作并不如她的理论那么卓著,但仍然不会影响我们对她的理论和批判思想的肯定和尊重。毕竟小说的成功与否跟其拥有的理论正确与否没有那么强烈的必然性。所以,我们也可以这么认为,桑塔格理论上的成功不等于创作实践上的成功,她提倡的形式主义主张没有经受住文学自身实践即文学接受过程的考验。
结语:通过对桑塔格的反对阐释理论与实践的梳理,我们能深深领悟和感受到她深刻而隽永的哲学思想与理念,继而体验到作品自身的本真气质和来自原始的震撼,了解到其作品和理论思想在促进世界文学繁荣和发展上起到的巨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Somag,Susan.Against Interpretation and Other Essays.Trans.Cheng Wei.Shanghai:Shanghai Translation Publishing House,2003.
[2]Sontag,Susan.Yao Junwei The Benefactor 2004
[3](荷兰) 汉斯·伯顿斯.后现代世界观及其与现代主义的关系[A].王潮.后现代主义的突破[C].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6.147.
作者简介:林静(1977-),女,四川人,双硕士,讲师,工作单位:景德镇陶瓷学院,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世界文学、商务英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