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卓群
摘要: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适合我国的国情、国力,在较短时间内能使运动成绩提高显著,具有参加冬奥会潜优势项目的特征。通过对该项目中外运动员成绩和技术特点的分析比较,提出我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备战索契冬奥会的成绩目标,并以此目标为训练依据,提出从培养运动员基本姿势的稳定性与快速准确交换重心能力,加强运动员上体、髋关节控制能力,熟练把握转弯时机与转弯节奏变化技术,提高拼板立刃刻雪、点杖、提杖技术等几个方面改进回转技术;同时提高运动员完成比赛动作的滑行速度、空中技术动作的难度与完成的质量,从而提高比赛动作的得分,实现我国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项目在索契冬奥会成绩的突破。
关键词:冬奥会;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成绩;展望;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G86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ˉ3488(2013)01ˉ0051ˉ04
1引言
我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都灵冬奥会的夺金[1],给中国雪上项目的发展带来了机遇,特别是同为自由式滑雪的雪上技巧也开始受人关注。雪上技巧属技巧类项目,在场地、器材、身体形态都适合于中国开展,同为亚洲的日本运动员在第18届长野冬奥冬会上获得金牌、第19届盐湖城冬奥会获得铜牌,我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都灵冬奥会的夺金就是最好的例证。刘鹏局长在都灵冬奥会结束后,谈到对我国冬季运动项目可持续发展的意见中讲到:继续深化举国体制,实施强强联合,必须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开展适合中国人特点。回顾中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发展的历史,我国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项目具有符合上述讲话的特征,从中国滑雪运动发展的战略需要看[2],从理论分析上看[3],雪上技巧具备了短时间内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条件。
中国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队成立于2008年5月17日,宁琴、李楠等运动员进入国家雪上技巧队,开始正式进行雪上技巧运动生涯。2009年1月17日第一次参加国际比赛加拿大北美杯,李楠得4.67分,获第51名。宁琴得3.60分,获第52名。2009年3月7日参加日本世锦赛,宁琴得分7.26分,获第24名。李楠得分4.41分,获第26名。2009年12月10日芬兰世界杯,宁琴得分18.95分,获得34名;李楠2010年澳洲杯获第四名,得分20.54分。2010年北大壶世界杯,李楠获15名,得分18分;宁琴获第17名,得分17.24分。2011年1月22日美国普莱西德湖世界杯,宁琴得分20.22分,第18名;李楠得分15.37分,第35名。2011年2月3日哈萨克斯坦亚冬会,宁琴得分17.11分,第3名;李楠得分16.28,第5名。2012年北大壶世界杯,宁琴获第17名,得分17.24分。2012年全国第12届冬运会,宁琴得分21.65分,获第1名。李楠得分19.56分;获第2名。
在国家体育局冬季管理中心与滑雪一部领导的组织、关心帮助下,经过教练员与运动员的共同努力下,宁琴、李楠等运动员在从事雪上技巧仅4年多的时间运动里成绩稳步提升,这一点与我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的成长与成绩进步有许多相识之处,但与他们取得的冬奥会成绩相比还存在很大的距离。雪上技巧项目运动员如何能在余下的一年多时间里去冲击索契冬奥会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的奖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认为首先要了解主要竞争对手的技术特点,其次要充分借鉴我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的体能[4]、技术[5-12]和心理训练[13]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努力提升我国运动员的整体实力,使我国运动员的成绩提高到24~26分,形成自己的技术优势,做到有备而战,才有可能实现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冬奥会奖牌零的突破。
2我国运动员与主要竞争对手的成绩和技术特点
2.1我国运动员的成绩与技术特点
宁琴,1992年11月6日生,2000年进入长春体工队,在一系列国内外比赛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宁琴在2006年全国空中技巧青年锦标赛女子规定比赛开始崭露头角,2009全国雪上技巧冠军赛获得第1名,2011年哈萨克斯坦第七届亚冬会获得第3名,2011年全国冠军赛雪上技巧获得第1名,2011年全国锦标赛雪上技巧获得第1名,2011年1月21日美国普莱西德胡世界杯获得第18名,2012年全国第12届冬运会第1名,2012年全国冠军赛雪上技巧获得第1名,2012~2013年度全国冠军赛雪上技巧夺得第1名。宁琴的技术特点表现为空中动作难度大、质量高,滑行速度较快、爆发力好,心理素质较好,比赛中敢于使用自己的技术特长,往往有较好的发挥。
李楠,1992年3月6日生,2000年进入长春体工队。李楠在2005年全国空中技巧青年锦标赛比赛获得第5名,2009年全国赛雪上技巧冠军赛获得第2名,2010年全国赛雪上技巧冠军赛夺得第1名,2010年澳洲杯雪上技巧比赛获得第4名,2011年亚冬会雪上技巧比赛获得第5名,2011年全国雪上技巧冠军赛获得第2名,2012年第12届全国冬运会雪上技巧比赛获得第2名。李楠的技术特点:滑行基本技术好,空中动作完成的质量较高,训练与比赛中头脑灵活、思路清晰,能较好地完成教练员的意图。
2.2国外主要竞争对手的成绩与特点
汉娜(KEARNEYHANNAH),1986年2月26日生,美国雪上技巧国家队运动员。汉娜18岁时在日本白马获得2004年雪上技巧世界杯女子冠军,2010年获得温哥华冬奥会雪上技巧比赛女子冠军。汉娜的体能与技术特点表现为身体能力强,滑行、速度和空中三项得分技术平均没有短板;其弱点是心理素质一般,由于名声较大,心理包袱重,比赛时抗心理压力的能力较弱。
克里斯蒂(RLCHARDSKRISTI)生于1981年,加拿大雪上技巧国家队运动员。克里斯蒂21岁时获得2000年普莱西雪上技巧世界杯女子冠军,2010年获得温哥华冬奥会雪上技巧女子第20名(预赛第4名)。克里斯蒂的特点为从事专业滑雪的时间较长,滑行速度快、回转技术较好;弱点心理素质较差,比赛成功率低。
罗比肖·奥德丽(ROBICHAUD AUDREY),1988年5月5日出生,加拿大雪上技巧国家队运动员。罗比肖·奥德丽在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女子雪上技巧比赛中获得第5名(预赛第9名);其特点是从事专业滑雪的时间较长,比赛经验丰富,空中动作难度较高、完成的质量较好。
麦克弗莱·希瑟(MCPHLE HEATHER),生于1984年5月28日,美国雪上技巧国家队运动员。麦克弗莱·希瑟在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雪上技巧比赛获得女子第15名(预赛第3名);她的技术特点为空中动作质量高,比赛经验丰富,但由于三项技术平均水平稍弱,大赛时状态不稳定,往往不能发挥自己应有的水平。
伊斯托亚欧维·卡特琳娜(ISTOLYAROVAE KATEERINA),1988年4月25日生于俄罗斯,现为俄罗斯雪上技巧国家队运动员。伊斯托亚欧维·卡特琳娜曾多次获得雪上技巧世界杯女子冠军的奖牌,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雪上技巧比赛获得女子第7名;其技术特点为滑行速度快,空中动作完成质量较高,索契冬奥会占东道主的优势,相信选手会有会很好的表现。
上村爱子(UEMURAAIKO),1979年12月9日出生,日本雪上技巧国家队运动员。上村爱子在2006年都灵冬奥会雪上技巧获得女子第5名,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雪上技巧女子比赛获得第4名,多次获得雪上技巧世界杯女子冠军与2009年雪上技巧世锦赛获得女子冠军。上村爱子的特点是滑行速度快,技术比较全面,比赛经验丰富。
加里舍娃·尤亚(GALYSHEVA YUIA),1992年生于哈萨克斯坦,现为哈萨克斯坦雪上技巧国家队运动员。加里舍娃·尤亚获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雪上技巧女子比赛第11名,获得2011年雪上技巧世界杯法国站女子冠军,2011年亚冬会雪上技巧比赛女子冠军,2012年雪上技巧世界青年锦标赛女子冠军。加里舍娃·尤亚的技术特点表现为滑行速度快,动作紧凑,比赛冲劲足,敢于使用新技术,比赛中经常出现超水平发挥。
杜弗尔·拉博安特(DUFOURLAPOLNTE),生于1994年3月25日,加拿大雪上技巧国家队运动员。杜弗尔·拉博安特获得2011年雪上技巧世界杯蒙特利尔站女子第1名,2011~2012年度雪上技巧世界杯总排名女子亚军。杜弗尔·拉博安特的体能极佳,滑行速度快,回转技术好,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穆拉·塔里莎(MURA TAARISA),1990年10月17日出生,日本雪上技巧国家队运动员。穆拉·塔里莎在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雪上技巧比赛中获得女子第8名,2012年3月10日雪上技巧世界杯瑞典奥勒站女子第2名,是日本队未来的希望之星。穆拉·塔里莎的技术特点:滑行速度快,身体控制能力强,空中动作难度高。
佳佐娃(SUDOVANIKOLA),生于1982年3月17日,捷克雪上技巧国家队运动员。佳佐娃是雪上技巧项目的老将,多次站在雪上技巧世界杯比赛的领奖台,曾经获得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雪上技巧比赛女子第11名。SUDOVANIKOLA比赛经验丰富,陡坡滑行技术好,在陡坡场地比赛中处于前3名水平,是索契冬奥会雪上技巧女子比赛奖牌的有力争夺者。
3成绩目标与技术改进的方向
3.1目标成绩的设定
2011年1月21日美国普莱西德胡湖世界杯,我国运动员宁琴同温哥华冬奥会女子雪上技巧冠军汉娜同场比赛,这站比赛汉娜获得冠军,得分为24.54分;宁琴获得第18名,得分20.22分,她们的技术得分见表1。宁琴同汉娜得分差距总分差4.32分,其中,回转分差3.1分,空中分差0.11分,速度分差1.11 分。从上面得分对比可以看出,宁琴与汉娜主要差距在回转技术上,只要宁琴回转技术能提高上去就可进入世界先进水平。
我们对第19~21届冬奥会女子雪上技巧比赛前3名运动员的成绩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运动员的成绩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冠军与亚军成绩平均差为0.89分,亚军与季军之间的成绩平均差为0.25分(表2)。
我们计算出第19~20届与第20~21届冬奥会雪上技巧比赛冠军、亚军和季军成绩的增长率,采用两届增长率再计算出平均增长率值,将这个平均增长率值作为第21~22届索契冬奥会女子雪上技巧比赛成绩提高的增长率,利用冠军与亚军、亚军与季军之间成绩平均差与教练员多年的训练经验进行修正,从理论上计算(预测)出索契冬奥会女子雪上技巧比赛冠军、亚军和季军成绩区间,其中亚军、季军的成绩应在26.09~25.63分之间(表3)。
根据我们对第22届索契冬奥会女子雪上技巧比赛成绩的预测,我们将为国运动员备战索契冬奥会女子雪上技巧比赛的训练目标成绩设定为26分。目前我国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运动员中,宁琴在比赛中取得的技术分值较高,国内最好的比赛成绩是21.65分,国外最好的比赛成绩是20.22分,当前距训练目标成绩相差4.35~5.78分。为了实现这个训练目标成绩,我们认为需要从回转、速度和空中三个方面着手分解训练目标,以期在训练中实现由繁入简、有的放矢,在有限的时间里使训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中,回转技术提高的训练目标是3.58分,在索契冬奥会之前要达到13.60分(宁琴世界杯回转最高得10.02分);速度提高的训练目标是1.51分,在索契冬奥会之前要达到6.6分(宁琴世界杯回转最高得分5.09分);空中动作提高的训练目标是0.87分,在索契冬奥会之前要达到5.80分(宁琴世界杯空中最高分4.93分),完成训练目标成绩26分。在距冬奥会仅一年多的时间里要达到这个训练目标成绩还有许多技术难点需要攻关,还需要从多各方面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
3.2需要提高与改进的
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运动员的技术提高与改进训练紧紧围绕这专项体能、技术以及心理三个主要环节展开,在训练过程中将技术分解为若干要点到各层次的训练中,每个层次的训练即要有所侧重、又要协调发展,表现为夏季、冬季训练与比赛有机结合的有机性、系统性和整体性。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是实现技术改进与提高的基础,运动员提高运动员基本姿势的稳定性与快速准确交换重心的能力要从运动员的平衡能力抓起,利用多种平衡训练器材[14-15]、训练手段提高运动员的平衡能力。把发展神经肌肉系统协调、控制能力的训练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在夏季陆地训练中组织针对性专门化练习,训练方法、手段及训练形式突出个性化特征,增加恢复性训练、心理训练比重,使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得到有效的改进与提高。
3.2.1回转技术的改进
3.2.1.1培养运动员基本姿势的稳定性与快速准确交换重心能力
正确、稳定的基本姿势是完成好雪上技巧滑行技术的根本。良好的基本姿势稳定性对交换重心、回转立刃刻雪、转弯时机、点杖位子、滑行速度、滑行稳定性、跳台起跳,及着陆联接等技术起着重要作用。雪上技巧是快速、灵敏、技巧项目,男子运动员的滑行速度一般是9.7 m/ s,女子运动员是8.2 m /s。运动员比赛中回转首先要交换重心,交换重心不好,对回转会产生一些系列错误(后座、里倒、前倾过大、手杖失控、速度过快、速度过慢等),出现以上主要错误也会造成危险情况。提高运动员快速准确交换重心的能力是提高滑行速度与滑行稳定性的重要前提。
3.2.1.2熟练把握转弯时机与转弯节奏变化技术
转弯节奏变化技术基本可分为:出发滑行至第一跳台前为中上速滑行,接近第一个跳台为控制滑行,第一个跳台着陆接联雪包为快速交换转弯滑行,场地中间段为快速节奏立刃刻雪滑行,接近第二个跳台前为控制速度滑行,第二个跳台着陆后为冲刺滑行。雪上技巧场地220~270 m,但节奏变化大,提高运动员把握转弯时机能力与转弯节奏变化技术才能使滑行流畅、滑行速度提高,获得较好的雪包缓冲,增加回转成绩得分。
雪上技巧运动员眼睛、上体、髋关节控制方向的能力是提高其把握转弯时机的基础。运动员滑行、转弯等一系列动作看似由脚下的动作完成,但实际上眼睛瞄准方向,由上体、髋关节控制方向完成滑行、转弯等动作的。可以说培养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运动员眼睛、上体、髋关节控制方向的能力是提高回转技术得分的技术要点之一,是提高滑行稳定性、滑行速度的关键技术环节。
3.2.1.3提高拼板立刃刻雪、点杖、提杖技术
雪上技巧比赛场地雪面不平坦,雪包距离为3.5 m,对运动员拼板立刃滑行技术要求很强。通过提高运动员的拼板立刃刻雪技术,使其回转转弯时更加流畅、快速地完成滑行,提高重心交换的速度。
雪上技巧项目手杖正确的点杖、提杖技术是要点在雪包下面并迅速提杖,这个看似很简单的点杖、提杖技术动作,却运动员的滑行速度、身体重心控制起着决定性作用。运动员在过雪包是由于点杖、提杖不准确、时机掌握不好就会造成滑行减速、破坏身体重心,严重的会造成运动员的摔倒,导致比赛功亏一篑。因此,在平时训练中要严格求运动员正确使用点杖、提杖技术,使其形成良好的动力定型是至关重要的。
3.2.2提高运动员的滑行速度
雪上技巧是在不平整的场地上滑行,缓冲技术是回转和速度的纽带。提高运动员滑行速度的前提是其具有良好的缓冲技术基础。因此,教练员要在训练中帮助运动员建立快速、准确的缓冲技术动力定型,使运动员在滑行中尽量降低缓冲带来的速度损失,这是提高滑行速度的关键一环。
3.2.3提高空中技术动作的难度与完成的质量
雪上技巧空中动作都是一周动作,起跳决定着落地着陆成功率,着陆动作准确,保持正确回转基本姿势,对完成滑行技术提供了基础。我国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运动员完成空中动作的难度、质量具有一定的优势,相对回转技术、滑行速度是长项。提高运动员起跳与着陆的技术水平,是保证运动员在空中动作难度、质量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前提条件。
4结语
空中技巧项目是中国雪上项目的优秀队伍,经过近20年几代人不懈努力,在冬奥会、世锦赛和世界杯等国际大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发展道路。雪上技巧和空中技巧同属自由式滑雪,比赛同为一组裁判,专项技术有很多相近处,这对雪上技巧项目索契冬奥会具有许多可以借鉴之处。我国雪上技巧项目运动员在回转、速度和空中这三个方面进行针对性、实效性、科学性和个性化训练的同时,还需要进行综合素质、体能、自信心、意志品质、心理素质、参赛能力、适应雪质和场地能力的提高,更需要完善器材装备,提高训练条件,只有这样才可能真正实现索契冬奥会中国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成绩的突破。
参考文献:
[1]《冰雪运动》编辑部.韩晓鹏主要运动成绩[J].冰雪运动,2006,封三.
[2] 张云峰,王制,王旭.中国滑雪运动发展的战略价值思考[J].冰雪运动.,2010,32(1):38-41.
[3] 王旭. 我国开展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运动项目的优势[J].冰雪运动.,2009,31(4):34-39.
[4] 李妮娜,戈炳珠等.我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女队备战第21届冬奥会形势与对策[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27(2):15-19.
[5] 张云峰,王制,戈炳珠.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优秀运动员下肢力量与静态平衡能力特征[J].冰雪运动.2010,32(3):34-38.
[6] 王振,韩巍.生物力学研究方法在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中的应用[J].冰雪运动,2008,30(1):66-69.
[7] 李军艳.冬奥会空中技巧夺金动作难度和质量的关系[J].冰雪运动,2009,31(1):34-38.
[8] 银刚,左斌.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滑行技术与训练安全的认识[J].冰雪运动.,2012,34(6):33-36.
[9] 岳海涛,代云山.我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运动行损伤与预防[J].冰雪运动.,2012,34(3):36-40.
[10] 徐凛,隋力,江建辉.脊柱稳定操对预防自由式滑雪运动损伤效果的研究[J].冰雪运动,2009,31(4):51-54.
[11] 纪冬,王猛.第21届冬奥会女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参赛技术动作展望[J].冰雪运动,2009,31(5):54-56.
[12] 徐囡囡,王猛.我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3周动作着陆成功率的影响因素[J].冰雪运动,2009,31(6):35-37.
[13] 叶丹.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运动员心理技能训练初探[J].冰雪运动,2006(4):46-48.
[14] 张连涛.单板U 型场地滑雪动态平衡力量训练器的研制[J].冰雪运动.,2011,33(2):91-93.
[15] 张连涛,于洪.单板U 型场地滑雪吊旋杠杆式旋转训练器的研制[J].冰雪运动.,2011,33(3):94-96.
责任编辑: 张连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