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冰雪特色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2013-04-29 21:54:30唐敏高文智王淑华等
冰雪运动 2013年2期
关键词:旅游产品开发黑龙江

唐敏 高文智 王淑华等

摘要:黑龙江冰雪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对黑龙江省冰雪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通过对黑龙江冰雪特色旅游产品开发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当前还存在冰雪旅游产品定位不准确、缺乏市场竞争力;冰雪旅游产品开发深度不足,文化内涵不突出;管理、营销水平有限,配套设施滞后;缺乏整体战略,地区发展不均衡等问题。指出黑龙江冰雪特色旅游产品开发类型可分为冰雪健身游、冰雪风光游、冰雪养生游、冰雪文化游和冰雪民俗游等,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打造冰雪特色旅游品牌战略、深层次挖掘冰雪特色旅游文化内涵、加大政府扶持和媒体宣传力度、整合集群资源、发挥区域竞争力等可行性开发策略。

关键词:黑龙江;冰雪特色;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0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ˉ3488(2013)02ˉ0089ˉ04

近年来,我国的冰雪体育旅游事业发展迅猛,尤其是东北地区,其在长久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将冰雪体育旅游事业作为其旅游经济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地区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支柱产业的作

用。黑龙江冰雪旅游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冷到热的发展历程。黑龙江已成为备受世人瞩目的冬季旅游目的地,然而当前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产品还缺乏特色,旅游产业还处于初具规模阶段[1-4],旅游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创新意识不足,导致黑龙江省固有的冰雪旅游客源市场被瓜分,黑龙江冰雪旅游市场竞争力后劲不足,市场吸引力下降。黑龙江冰雪旅游要想长盛不衰,必须主打“特色牌”,因此如何开发冰雪特色旅游产品成为值得深入探讨的研究课题。

1黑龙江省冰雪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现状

1.1冰雪旅游产品定位不准确、缺乏市场竞争力

当前,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产业还没有形成和确定自身独有的特色,产品定位不准确、不统一。据了解[5],黑龙江省的许多地区虽然开发了冰雪旅游,但还是千篇一律,特色不突出。冰雪旅游企业还不能依据自身能力水平,适宜地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准确地塑造自身的市场形象,细化冰雪旅游特色产品,处于无序、盲目的状态,缺乏市场竞争能力。

1.2冰雪旅游产品开发深度不足,文化内涵不突出

旅游的经济性主要表现在发展初期,文化性的凸现则发生在后续阶段,加大投入冰雪旅游的文化内涵,提高冰雪旅游的文化品位,对进一步扩展冰雪旅游资源,促进冰雪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6]。黑龙江省的冰雪旅游产品,除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等极个别的景区外,大部分旅游景点没有得到深层次的挖掘,还处于浅层次、低水平的开发经营状态,科技含量较低,文化内涵不突出[7],缺乏创意。多数旅游产品趋于雷同,只是简单的抄袭,重复建设和盲目模仿现象较为普遍和突出。

1.3管理、营销水平有限,配套设施滞后

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产品的营销策略陈旧,力度不够,缺乏新意;管理人员素质和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服务水平有限,服务意识不强,人力资源匮乏[8];冰雪旅游服务设施的供给质量较低,除交通、通讯落后外,住宿接待设施、水电等基础设施也不完善,各种娱乐性项目开发滞后[9];没能形成较为完善的商服体系,配套设施整体滞后。

1.4缺乏整体战略,地区发展不均衡

黑龙江省冰雪旅游市场缺乏政府的有效指导和整体规划。多数企业还处于“小作坊”式的管理模式,规模小、管理水平低下,在开发的过程中还存在着盲目扩大化,从而导致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浪费现象[10],导致冰雪旅游产品质量低劣,样式单一,市场秩序混乱,恶性竞争现象频频发生。整个黑龙江省除哈尔滨外,其他地区并没有找准自身定位,发展区域优势,存在地区发展不均衡的现象。

2冰雪特色旅游产品开发类型

2.1冰雪健身游

大自然赋予了黑龙江省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人们想往白雪皑皑、晶莹剔透的冰雪风光,更是渴望冰雪运动带来的快乐体验。来到黑龙江,首先要走进银装素裹的林海雪原之中,尽情享受冰雪中独特的健身运动,如在五营森林公园里徒步穿越雪林,登五大连池、帽儿山等雪后的山峰,体验玉泉冬季狩猎活动,参加二龙山旅游区的冬季野外拓展训练,还有勇敢者的运动——冬泳和冰壶等极具北方冰雪特色的冬季运动项目。而来到黑龙江,最具特色的当属滑雪运动,黑龙江省旅游局确立了十大特色旅游滑雪场[11],人们在与滑雪运动的亲密接触过程中,傲霜斗雪、挥洒豪情,不仅强健了体魄、愉悦了身心[12],同时还会磨练意志品质,丰富人生阅历,加强自身修养,凸显冰雪运动健身价值。

2.2冰雪风光游

冬季的北国龙江,冬雪飘落时,会呈现给人们一个神奇、梦幻的银色世界,美丽的北国冰雪风光成为无数人魂萦梦牵的旅游最爱。闻名遐迩的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太阳岛雪雕博览会、哈尔滨极地馆、东北虎园、哈尔滨冰灯艺术游园会以及哈尔滨周边的亚布力度假村、大海林“中国雪乡”、镜泊湖雾凇、牡丹江雪堡、五营森林公园的林海日出等,人们看冰灯、游雪景、跨林海、穿雪原,走进恢弘壮美的北国冰雪天地,会倍感壮志激扬。还可以参加冰雪园区的抽冰尜、驾冰帆、坐冰爬、打雪圈、堆雪人等冰雪特色娱乐活动,体验不一样的冰雪情趣,其乐融融。

2.3冰雪养生游

黑龙江省以冰雪为主打的冬季旅游资源丰富,并具有独特的地域优势。黑龙江省的生态环境极具地理特性,以杜蒙连环湖和林甸北国温泉为重点的雪地温泉游吸引着全国、乃至国外游客的游览兴趣,成为不可错过的特色养生旅游项目,冰天雪地中涌动着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的地下热泉,人们在体验豪迈而刺激的“冰火两重天”的奇妙感觉的同时,达到疗养保健的神奇功效;五大连池的火山早已远近闻名,而冬季的火山,像一幅气势磅礴的水墨风景画,皑皑白雪覆盖着黑色的火山石海,形成一个“黑白世界”,可谓人间奇景。火山的磁场、矿泉的滋养和火山矿泉泥的神奇功效会让很多人赞叹不已。人们在休闲度假的过程之中,消除了疲劳,增进了健康,享受到了独具特色的养生方式,效果甚佳。可见,冰雪养生旅游的开发潜力巨大。

2.4冰雪文化游

黑龙江省冰雪旅游应大打“文化”品牌,要让游客们欣赏到冰雪孕育的文化精粹,中央大街的百年建筑、索菲亚教堂的钟声、伏尔加庄园的俄罗斯风情,以及大庆的铁人纪念馆、嘉荫的恐龙地质公园、金源文化博物馆、威虎山影视城、北大荒纪念馆等等,都是极具浓厚的文化气息的游览胜地。各种以冰雪旅游为主题的节庆活动也演绎着浓厚的冰雪文化和冰雪风情。以中国黑龙江国际滑雪节、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齐齐哈尔关东文化节、牡丹江雪城旅游文化节、佳木斯三江国际泼雪节、大庆雪地温泉节、伊春小兴安岭雾凇节、中国漠河冰雪文化节、中国雪乡旅游节等为代表的百个冰雪旅游节庆活动高潮迭起。人们在旅游中感悟黑龙江省传奇的历史和文化。因此,更深层次地挖掘黑龙江特色的本土传统文化特色,锐意创新,应是黑龙江冰雪旅游的国际化发展之路。

2.5冰雪民俗游

民俗旅游资源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是民族风貌的反映[13]。黑龙江省位于中国东北部,冬季漫长而寒冷,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漫长,全省年平均气温在5℃~-4℃,黑龙江省以寒冷著称,可这里的人们却不畏寒冷,在北风刺骨的数九寒天里,有些人竟不戴帽子在室外长时间地工作或活动,可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人们可在大兴安岭资源馆、鄂伦春民族博物、映山红滑雪场、北极村、漠河圣诞世界、最北哨所、最北邮局、最北人家、街津口赫哲民族风情园,抚远东方第一哨等极具龙江民俗特色的旅游景点,体验热情、纯朴、多彩的东北冰雪民俗,包冻饺、杀年猪、缓冻梨、吃冰糖葫芦,扭一扭欢乐的东北秧歌,赏雪上礼花,在龙江特色冰宫、雪堡、雪屋中吃火锅,住满族火炕、品尝朝鲜族泡菜、与农家一起剪窗花、贴春联,与赫哲人一起做杀生鱼、与鄂伦春人把酒欢歌。民族度假村也成为了吸引游客的旅游目的地之一,黑龙江的每一个民族村犹如一个“天然的民俗博物馆”,可以把各类民俗事物在有限的空间内展列出来,供游客观赏和体验。在少数民族地区举办冰雪旅游节庆活动,不仅对当地经济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对该民族文化的弘扬也具有重大的意义。在民族度假村里,举办参与性的冰雪活动、冰雪民俗美食盛宴,使游客感受奇特的少数民族文化氛围,满足游客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黑龙江冰雪旅游地域特色的开发不仅要体现民俗文化,还要与黑龙江的历史文化相融合,如金源文化、渤海文化、北大荒文化等相关的历史文化资源。黑龙江冰雪旅游只有挖掘出本土特色,才能拥有其他地区无法复制的竞争法宝。

3黑龙江省冰雪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策略

3.1打造冰雪特色旅游品牌战略

地域分异规律导致各地区旅游资源之间具有差异性,从而形成不同的特色。冰雪旅游资源是冰雪旅游产品开发的主要依托。冰雪旅游产品开发成功与否,在较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冰雪旅游资源利用得当与否。有特色才有吸引力、竞争力和生命力,所以冰雪旅游产品开发必须坚持突出特色的原则。在开发某种或某类冰雪旅游产品时,必须充分考虑该冰雪旅游产品开发所依托的冰雪旅游资源的性质、特征。努力把冰雪旅游与重要的冰雪赛事和演出相衔接,不断丰富冰雪旅游精品的形式和内涵。积极培育新兴冰雪旅游项目,努力形成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特色各异的冰雪旅游特色精品体系。充分依托黑龙江省地缘优势[14],树立自身鲜明独特的旅游形象[15],提高旅游核心竞争力,打造区域旅游品牌。一个城市的特色与主题已成为打响旅游知名度的新定位与新标准。如果一个地区和城市连基本明确的旅游形象都没有定位的话,那就根本不具备发展旅游。如果一个城市没有了特色,旅游没有了特色,那就失去了自身的竞争力,就更无从谈起发展了。发掘特色,突出主题,树立自身独特的旅游形象已是新世纪发展旅游的新标准[16]。旅游产品的开发在我国一直是薄弱环节,许多旅游区面临着经营的困惑,光靠“湖光山色”和“新鲜空气”已不能将旅游产品更好地“卖出去”。开发冰雪旅游要立足地方特色,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地利优势,推出特点鲜明的专项产品[17]。“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已经发展成为举世瞩目的国际化冰雪节日,哈尔滨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国际冰雪赛事基地、国际滑雪旅游胜地、国际冰雪主题乐园和冰雪文化艺术殿堂[18],黑龙江冰雪特色旅游应以冰雪体育赛事和各类冰雪文化节作为突破口,找准黑龙江冰雪资源的开发潜力,扩大黑龙江冰雪旅游产业的社会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扩大知名度,打造世界冰雪旅游名地的品牌形象,使黑龙江省成为世界冬季旅游胜地。

3.2深层次挖掘冰雪特色旅游文化内涵

黑龙江省地处我国东北地区,开发冰雪旅游特色产品必须要与寒地民族民俗文化产品相结合,与龙菜冬季饮食产品相结合,打造汇聚生态文化、娱乐文化、体育文化、民族民俗文化、龙菜文化等多元文化的集合体。注重挖掘本土文化内涵,突出本土文化特色。本着“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理念,针对不同的消费市场发展冰雪特色旅游产业。把冰雪文化与本区域的特色文化、民俗文化有机结合,打造黑龙江省冰雪旅游的突出个性和丰富内涵,发挥区域多元的、民族的文化优势。总之,黑龙江冰雪旅游要想突出重围,必须要更深层次地挖掘其文化内涵。

3.3加大政府扶持和媒体宣传力度

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财政和政策的倾斜机制,制定有效的政策和法规,扶持和激励黑龙江冰雪产业的发展,加强政府引导[19],统筹规划,优化冰雪产业结构,实施政府长效机制目标,做长远战略规划。坚持市场导向原则,根据市场的变化规律,开发适销对路的冰雪特色旅游产品。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关注社会热点,吸引更多游客的目光。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期刊、互联网等相关媒体,加大宣传力度,以强势的宣传、周到的服务、完善的设施和独具特色的冰雪旅游产品吸引国内外游客,打造世界冬季旅游胜地。

3.4整合集群资源,发挥区域竞争力

冰雪旅游都具有典型的本土特色的发展模式,各国能够充分利用主要节庆活动来展示冰雪文化的差异性,我国的冰雪旅游开发历史较晚,冰雪文化培育不足,滑雪场规模和建设质量不佳,区域整合力度不够。以黑龙江为例,历届的冰雪大世界景区都是外来文化成分过重,产品的本地文化及特色较为缺乏,缺少艺术创新和文化底蕴,没有发挥出自身的优势来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为了更好地体现差异化的冰雪旅游资源特色,增强对游客吸引力,把冰雪旅游产业做大做强,黑龙江冰雪旅游应充分挖掘本土特色,逐步迈上国际化冰雪旅游产业的发展道路。冰雪体育旅游产品结构优化原则就是以本地冰雪旅游资源为依托,以国际、国内冰雪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实现冰雪旅游产品多样化、系列化、配套化。旅游需求是包括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需求在内的综合性需求,因此,冰雪旅游经营部门需对各类旅游产品进行综合开发,使其协调发展。同时,要兼顾豪华、标准、经济等各档次冰雪旅游产品的开发,满足各个阶层冰雪旅游消费的需求,提高市场占有率。整合各地区、各层次的冰雪产业,发挥冰雪资源优势和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20],整合相关产业群。针对黑龙江省面积大、景点分散的现有状况,应把旅游公路建设纳入全省公路交通总体规划,切实解决有些景区交通不便的问题。对已有的铁路、航空、公路交通进行组织、串联,提高景区的可进入性。

4结语

发展特色旅游是新世纪旅游发展的新出路和新亮点。黑龙江省冰雪旅游必须打响“特色”品牌战略,深度发掘冰雪旅游产业的巨大潜力,挖掘本土文化特色,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整合相关产业资源,发挥集群优势,不断探索和建立适合黑龙江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的新体制、新思路,推动冰雪旅游产业集团化、国际化,使黑龙江省冰雪特色旅游逐步走向国际化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王建治,孙丽.生态旅游视角下的黑龙江省滑雪旅游发展研究[J].冰雪运动,2008,30(1):90-92.

[2] 温亚旭,孙奇.从体验经济的新视角看黑龙江省冰雪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J].冰雪运动,2005(2):66-68.

[3] 李鸿彬,朱成.对黑龙江省冰雪体育产业发展的若干思考[J].冰雪运动,2005(3):77-78.

[4] 刘俊一,张强.东北三省大众滑雪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析[J].冰雪运动,2008,30(5):89-92.

[5] 宋国良,韩洪侠.黑龙江省冰雪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与策略[J].冰雪运动,2012,34(2):89-92.

[6] 王洋,房殿生.打造冰雪文化品牌提升冰城旅游竞争力[J].冰雪运动,2011,33(3):91-93.

[7] 于扬,夏光,刘巍.黑龙江国际滑雪节的文化与经济效应[J].冰雪运动,2009,31(5):92-96.

[8] 杨斌霞.黑龙江区域冰雪体育旅游发展策略研究[J].冰雪运动,2011,33(4):92-96.

[9] 李松梅,黄清.刍议我国冰雪旅游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对策[J].学术交流,2008(4):110-112.

[10] 刘万鹏,邱云涛,李博.黑龙江省冰雪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冰雪运动,2012,34(6):81-84.

[11] 东北网.黑龙江省推出2011年春节黄金周特色冰雪旅游产品线路[EB/OL].(2011-02-03)[2012-12-16].http://heilongjiang.dbw.cn/syster/2011/02/03/052973702.shtml.

[12] 杨斌霞,李斌,马逸奎.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产品的内涵与开发现状研究[J].冰雪运动,2012,34(4):80-83.

[13] 杜春玲,李颖.黑龙江省冰雪旅游形象设计研究[J].冰雪运动,2011,33(6):88-92.

[14] 张大春,刘滨.黑龙江省开展冬季体育旅游的SWOT分析及开发对策研究[J].冰雪运动, 2011,33(2) :86-90.

[15] 宋毅,刘巍.黑龙江省冰雪体育产业发展策略研究[J].冰雪运动, 2008,30(1) :20-23.

[16] 曹雨晨.重庆市特色旅游产品开发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6):127-128.

[17] 孙建华,李寅,苗雅杰.冰雪旅游的市场特征及产品开发的策略[J].冰雪运动,2003(6):104-106.

[18] 龙江旅游产品司机旺销 硕果累累[N].黑龙江日报,2011-03-04(008).

[19] 崔晶,徐淑梅,耿春玲.提高黑龙江冰雪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对策[J] .冰雪运动,2008,30(5):93-96.

[20] 孙威,刘明亮.我国冰雪消费及相关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11):11-14.

责任编辑:张赢

猜你喜欢
旅游产品开发黑龙江
Homeless children in India publish newspaper
Write a caption
黑龙江弃风博弈
能源(2016年1期)2016-12-01 05:10:04
羌族地区纺织品类旅游产品设计思路
艺术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 18:10:44
河南方言文化资源的保护及其开发利用的研究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九嶷山瑶族文化旅游产品包装设计创意研究
基于J2EE和Ionic的ITer学习APP设计与开发
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开发
郑州方特游乐园景区发展现状及对策
企业导报(2016年12期)2016-06-17 16:2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