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胜志 刘涛 张桂新等
摘要:高校学生逆商的培养和提升是学生完善人格、成为适应社会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证。通过对当代大学生逆商缺乏表现的分析,指出在北方高校冰雪体育教学中实施学生逆商培养的重要意义为: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人的现代化进程和培养学生优良的社会品质;并提出确立合理的教学目标、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营造适宜的教学情境等培养途径,为不断提高北方高校冰雪体育教学质量和效果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逆商;北方高校;冰雪体育教学;培养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ˉ3488(2013)02ˉ0077ˉ04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观念下,学校体育大多只关注学生体育技能的培训和身体素质的提高,而往往忽视了学校体育所特有的教育教学优势[1-2],即学校体育在学生逆商培养方面的独特价值。体育的主要形式是参与者直接与对手进行同场竞技,因此每个参与者都有机会充分展示和发挥自己的个性与才能,都有可能成为竞赛的胜利者和失败者。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要想取得比赛的胜利,必须要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落后和失败并不可怕,要从失败中求改进,从困境中求自强,由此培养大学生耐挫能力, 从而具有不怕输、不服输的优良品质[3]。体育本身具有一种“永不言败”的体育精神, 在体育教学中
进行学生逆商的培养是其他学科所不能及的。当代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又赶上物质条件相对优越的历史年代,学生们在顺境中“茁壮”成长,极少经历到挫折教育,学生们抗挫折的能力更是可想而知。大多数学生们会经受不住失败的打击,在困难面前往往表现出消极、脆弱和自卑的心理,缺乏斗志和基本的心理承受能力。低逆商者的忧虑及失败感使精神难以集中, 绝望的心情也可能会使他们放弃及逃避奋斗, 不能在奋斗中体验满足, 所以缺乏克服困难的持久力,高逆商者却能从面对挑战中获得满足感,所以更能自发持久地面对困难, 走向成功[4]。逆商AQ(Adversity Quotient)全称逆境商数,一般被译为挫折商或逆境商。它是指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除了智商、情商外,逆商成为人们获取成功必备的不二法宝。
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学生逆商的培养,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特别是在冰雪体育课程中,学生们会经受重重困难,饱受逆境中成长的快乐。因此,北方高校在冰雪体育课程中积极开展大学生逆商培养的教育活动,对大学生们在逆境面前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行为反应方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1当代大学生逆商缺乏的表现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后备军,他们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对他们寄予了厚望并向他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出现明显的无序状态,但同时,现代化的程度却在不断提高。处在这种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之下的大学生会具有什么样的心理特点呢?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1 价值取向动荡,道德信仰缺失
由于长久以来教育思想的片面化,使得学校教育只看重学生的分数,而对于学生的思道德教育处于严重缺失的状况,加上改革开放西方思潮的来袭,使得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严重产生盲目认同的趋势。在急剧的社会变迁时期,许多传统价值观念系统逐渐丧失其功能,而新的价值观念又零散杂乱而不成系统。在这种新旧价值观并存且相互冲突的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大学生们的政治信仰和思想道德出现偏差,甚至还出现信仰虚无、理想庸俗化、目标实用化等消极现象,急功近利和浮躁等不良心理状态下,一旦遇到挫折,就会更加的不堪一击。
1.2性格韧性差,心理素质不健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将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给予了高度重视,指出: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注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近年来,随着大学校园里突发事件和恶性案件的增加,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特别是具有典型意义的马加爵案件发生后,研究和应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成为高等教育研究中的重大课题。当学生处于逆境中时,最直接的表现则是心态和情绪的紧张,这种紧张的心态和情绪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宣泄和缓解,就有可能形成不健康的心理状态,甚至是心理疾病。纵观当前的我国青少年大学生,他们大多是在“蜜罐”中成长起来的,很少经受挫折,遭遇逆境,他们的抗挫折能力便可想而知了。面对挫折,大学生大多采取冷漠、失望、悲观的消极情绪来对待,这会使得大学生们的心理建康状况受到不良影响,当困难、危机来临时,不能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而只是一味地抱怨、沮丧,甚至采取一些极端的手段和行为,造成不良的后果。
1.3人际关系紧张,社会适应能力弱
大学是人生新阶段,大学生需要考虑更多的问题,具备独立决策的能力和相应的责任意识,而未经相应训练和缺乏相应心理准备,就会产生诸多不适。大学生正处在步入社会的关键期,从内心渴望着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但却不能正确认识交往,缺乏交往的技巧[5]。当代“独生子女”大学生,从小受到父母、祖父母等许多人的关心和宠爱,很少体验到生活的艰辛,从小养成“唯我独尊”的性格特征,由于他们社会阅历浅薄、自我修养不到位以及自我评价不合理等特点,在与其他人的交往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不合群”的现象,不能与集体中的其他人融洽相处,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大学阶段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学生们的社会品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养成,社会适应能力更是无从谈起。
2实施逆商培养的重要意义
2.1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当今时代比以往任何时代更需要人们具备优良的心理素质。作为跨世纪的人才,每一位大学生都应该努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优化心理素质。作为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高等学校,更应该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从各方面予以真正的关注。北方的冬季,学生们通过在雪地足球的竞技、在高山上疾驰而下的高山滑雪等冰雪体育运动中,可以有效地缓解各种不良心理的压力,得到全身心的放松和释放[6-7]。在冰雪体育教学中,适时地对学生进行逆商的培养,对于预防和治疗学生的心理疾病效果甚佳。体育教师应从积极的方面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抓住教学中的关键点,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逆境承受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们能够身心健康地从容地面对困难和挑战。
2.2促进学生人的现代化进程
在冰雪体育运动中的很多项目中,如滑雪、滑冰等,在练习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学生们通过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过程,不仅学会了体育技能、锻炼了身体,意义最大的则要属学生们意志品质的培养。学生们在参加这些冬季冰雪体育运动时,会培养他们勇于挑战困难、吃苦耐劳、坚忍不拔、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等优秀品质,学生们的逆商水平同时也会得到培养和提高。面对困难,有的学生选择了坚持,有的学生选择了回避,而这两种态度则会造成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坚持者会饱尝成功的喜悦,退让者则会一无所获。人的现代化,是指人应具备适应社会现代化建设需要,并不断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素质和能力。它包括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三个方面[8]。当代大学生被称为“被抱大的一代”,他们极少吃苦,经不起一丝的挫折和失败,面对困难,有些大学生“厌学”“退学”,有的甚至选择自杀等极端行为。在冰雪体育教学中,学生们会历经艰辛、体验失败和成功,对于现代化人的成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3培养学生优良的社会品质
大学时期是学生走向社会的最后阶段,只有逐步具备了适应社会的优良社会品质,才能为将来真正走向社会、更快地适应社会做好准备。冰雪体育文化构筑了大学生社会化的良好平台,发挥这一平台的影响和感召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们的思维方式、言谈举止以及对人生的看法,引导和影响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团队协作意识、社会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文明意识,发挥冰雪体育文化的导向、教育和辐射的功能,为学生社会品质的塑造发挥其应有效应[9]。作为体育教师要让学生们在冰雪体育中体会到“痛苦”“挫折”,并经历战胜“痛苦和挫折”的过程,培养他们应对挫折和逆境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培养他们走向社会所必备的社会品质,逐步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激发他们的斗志和潜能,提升他们的逆商指数。大学生通过“逆商”教育可以提高自身素质、磨练意志、增强心理免疫力,提高对社会生活与环境的适应能力[10]。有些大学生因为“逆商”不高,在突如其来的爱情挫折、求职不顺、人生障碍面前,缺乏应变能力,束手无策。有的选择消极逃避,甚至用自杀来求得解脱。也有人遇到挫折、困难就掉泪,心理承受能力差[11]。 北方高校的冰雪体育教学,应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们的逆商水平,让他们掌握应对挫折的方法和心态,使他们在逆境中不放弃、不消沉,最终成为生活的强者。
3培养途径
体育是磨练意志的重要手段,体育好比人生,其中酸、甜、苦、辣样样俱全。在体育中学生们可以体验成功和失败,可以经受挫折和痛苦,可以感受团队和竞争,可以学会关爱和与人的融洽相处。因此,应将学生逆商的培养贯穿于冰雪体育教学之中,增强学生们对逆境的适应能力和勇于战胜困难、挑战困难的勇气,使其逐步适应社会,成为社会所需的有用人才。
3.1确立合理的教学目标
合理、适宜的教学目标是冰雪体育课程中逆商培养的保证之一。每一个学生的身体素质、个性特点以及运动能力等都存在个体差异,如果在冰雪体育教学中,教师采用统一的教学目标和标准,则会使一部分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而另一部分学生则会对于教学任务的完成感到“无动于衷”,学生们逆商的培养就不会产生应有的效果,甚至还会产生负面的影响。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制定出适宜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这样会激发学生们的学习能动性和创造能力,即目标的制定要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教学效果才能显著。
3.2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由于冰雪体育教学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学生们在不同项目的教学中会产生不一样的感受。教师应根据各冰雪体育项目的不同特点和规律而采取和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时刻将学生逆商教育融于冰雪体育教学之中,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如在高山滑雪教学课中,教师应采用分组异步教学方法[12-15],按照学生身体素质和滑雪技能基础的不同水平,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对不同组别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们的课堂表现及时准确地作出评价,运用激励教学手段鼓励学生勇于战胜困难,顺利掌握滑雪技能,同时学生们的逆商水平会得到显著的提升。
3.3营造适宜的教学情境
快乐、和谐、友善的教学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们战胜困难的勇气。教师们应用自己饱满的工作热情和积极的情绪来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来影响和带动学生们在愉快的课堂氛围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抗挫折能力。教师还应创设适宜的挫折情景,利用教学竞赛等形式来创设“逆境”,使学生学会正确处理和解决困难、战胜苦难的心理承受能力。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兴趣、需求、气质与性格特点,结合逆商培养的内容和目标,选择与建立逆商培养的“欣赏视角”,将如何面对困难、摆脱困难、超越困难设置成能撞击学生心灵的生活化情境,使学生在“情境”的欣赏与评判中,完成有关优良意志品质的建构、升华和积淀。
4结语
冰雪体育教学是北方高校冬季体育的必修课程,在冰雪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逆商的培养,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针对当代大学生缺乏逆商的现状,提出在冰雪体育教学中进行学生逆商培养的优势所在,积极对其逆商进行培养,使受教者人格更趋完善,为当代大学生的人生未来铺就成功之路。不断提高冰雪体育教学质量,并从中培养学生们的意志品质和抗挫折能力,为社会培养身心健康的高素质优秀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淑华,雷霆,任玉梅.高校冰上课教学与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J].冰雪运动,2007,29(6):75-76,79.
[2] 刘滨.大学生冰雪体育文化素养的培养[J].冰雪运动,2011,33(2):57-60.
[3] 何红亮.高校体育教学中注重逆商教育的探讨[J].考试周刊,2009(35):139-140.
[4] 秀斌.逆商:成功的重要因素[J].继续教育与人事,2003(1):42.
[5] 徐士元.梅苏蔓.对大学生开展逆商教育的意义及机制探讨[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3):84-85.
[6] 关晨涛北方高校冬季滑雪课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积极效应[J].2012,34(4):72-74,96.
[7] 赵华兰.冰雪运动对“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意义[J].冰雪运动,2012,34(1):74-76,81.
[8] 郑德志,王淑华.冬季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实现人的现代化的促进[J].冰雪运动,2011,33(5):57-59.
[9] 王淑华,张桂新.冰雪体育文化特征对大学生社会品质的塑造[J].冰雪运动,2012,34(2):69-71,80.
[10] 孙玉巍.冰雪体育教育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J].冰雪运动,2011,33(5):51-56.
[11] 潘丽萍,王振绘高校体育教学中进行“逆商”教育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28(3):102-106.
[12] 张玉昌.异步式教学法在速度滑冰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冰雪运动,2006(6):61-63.
[13] 李阿强,刘学奎,陈鑫鹏.动态可控式教学法在高校速度滑冰训练中的应用[J].冰雪运动,2007,29(2):65-66.
[14] 闫雷,吴景全,周琦.普通高校速度滑冰课小群体教学模式实验研究[J].冰雪运动,2010,32(4):79-82.
[15] 靖文,陈玲.探析分层教学法在速度滑冰教学中的运用[J].冰雪运动,2006(2):80-81.
责任编辑:张赢